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黄土高原大棚黄瓜不同施肥水平及采收期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黄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素水平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黄瓜产量,且硝酸盐含量变化不大。但当施氮素超过138 kg/hm时,会使黄瓜产量下降,同时导致黄瓜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迅速增高,使黄瓜硝酸盐含量达到高污染水平。施肥后随时间的推移,黄瓜中的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在中等施肥条件下40 d后可达到安全食用水平;过量施肥会促使在50 cm左右土层中形成硝态氮累积量的峰值,随时间的推移,该峰值有逐渐向下移动的趋势,大约1年后在80~100 cm土层处富集。综合产量、安全品质及环境影响因素,黄土高原大棚黄瓜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15 kg/hm。  相似文献   

2.
滴灌施肥技术对大棚甜椒产量与土壤磷酸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进行常规施肥沟灌、无肥滴灌和不同肥料用量的滴灌施肥,研究其对塑料大棚栽培甜椒果实产量与土壤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技术不仅可节约肥料40%-50%,而且也不降低商品果产量和产率,高氮、磷、钾营养对结果盛期甜椒果实的生长不易产生不良影响,15cm和100cm土层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和无机态氮在甜椒整个生育期内保持稳定是滴灌施肥、节肥高产的主要原因。大棚土壤和地下水的无机氮素污染物质主要是硝态氮。滴灌处理100cm土层土壤溶液中的硝态氮在整个甜椒生育期内显著低于常规施肥沟灌处理,滴灌施肥技术对减轻土壤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利用人工调控措施持续维持根系主要分布区适宜的养分浓度,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滴灌施肥技术有望成为大棚蔬菜栽培中一条既高产又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研究滴灌施肥和沟灌施肥对保护地番茄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Nmin(硝态氮和铵态氮)残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水平下,滴灌施肥较传统的沟灌施肥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同时促进番茄地上部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在0~40cm土层中滴灌施肥方式土壤Nmin残留量明显高于沟灌施肥土壤Nmin残留量(P〈0.05),说明滴灌施肥方式可以减少浅层土壤中的氮素淋失。  相似文献   

4.
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现场速测蔬菜硝酸盐水平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结球甘蓝、白菜和黄瓜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用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田间现场速测黄瓜、白菜和结球甘蓝叶柄汁液硝酸根含量与土壤硝酸根含量、施氮量、蔬菜食部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心叶外第3展开叶叶柄中段、白菜心叶外第2展开叶叶柄中段、黄瓜心叶下第3叶叶柄中段、叶柄汁液硝酸盐浓度与施氮量和产量都有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灵敏地反映了蔬菜及其土壤的硝酸盐水平。用于3种蔬菜氮素营养诊断推荐追肥,氮肥用量比常规高产施氮量减少40.7% ̄66.4%,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过量化肥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结球甘蓝播种后40d心叶外第1、2和3展开叶叶柄汁液硝酸盐浓度与土壤硝酸根含量极显著和显著线性相关。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现场测定外叶叶柄汁液硝酸盐含量与按GB/T15401-94的方法实验室测定可食部分硝酸根含量极显著线性相关。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快捷简便,是蔬菜氮素营养诊断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监测的理想的现场速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方式下设施土壤硝态氮的积累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灌溉方式下设施土壤及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连年采用沟灌、滴灌和渗灌灌溉方式的设施土壤硝态氮、全盐含量、pH及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水分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灌溉方式土壤硝态氮、全盐含量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0~20 cm土层范围内,滴灌处理硝态氮含量和全盐含量明显低于沟灌和渗灌处理;不同灌溉方式土壤的pH值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升高,在0~30 cm土层范围,土壤pH值滴灌高于沟灌,沟灌高于渗灌。沟灌和渗灌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滴灌,沟灌和渗灌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渗灌和滴灌水分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沟灌。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设施土壤硝态氮积累与土壤全盐含量、pH值、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关系密切;与沟灌和渗灌相比,滴灌更有利于抑制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6.
玉米N素营养快速诊断精准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中,用反射仪-硝酸根试纸法田间现场速测作物汁液硝酸根含量水平,研究作物最佳测试部位,土壤硝酸根含量、施氮量、食部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用于氮素营养诊断推荐追肥,减少氮肥用量,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过量化肥对作物和环境的污染。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道街乡等高村亚热带干热河谷缓坡耕地设置了玉米精准施肥试验。通过对玉米不同施氮量的田间试验和硝酸盐含量的测试。研究了玉米某一时期特定部位的硝酸根含量与土壤硝酸根含量、施氮量、作物食部硝酸根含量和产量的关系,确定了玉米施肥诊断时期、诊断部位、采样时间、诊断临界值及其对应的追肥量。为当地高产玉米种植,减少化肥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开顶式生长箱(OTCs)内,以津美3号和津绿婉美2个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氮条件下CO_2施肥对黄瓜干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对照大气CO_2浓度相比,CO_2施肥显著提高了黄瓜产量,其中施氮时的津美3号产量提高27.0%,不施氮时津绿婉美产量提高123.2%;CO_2施肥更能促进根系生长量小的津绿婉美根系的生长;CO_2施肥与不施氮更能促进津绿婉美黄瓜茎叶中干物质向果实的分配。(2)CO_2施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著;CO_2施肥同时提高施氮时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CO_2施肥下较高的土壤铵态氮含量与黄瓜产量有显著正相关,正常CO_2供应时土壤铵态氮含量与黄瓜产量无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CO_2施肥对不同设施黄瓜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很大,同时土壤中氮含量对CO_2施肥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性状及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优4号黄瓜为试材,设滴灌和沟灌两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土壤硝态氮含量、土壤酶活性、水肥利用率以及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能显著提高0~30、3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比沟灌处理高183.87%和80.50%;滴灌能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滴灌较沟灌能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0~30 cm土层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30~60 cm土层碱性磷酸酶活性。滴灌处理较沟灌节水69.72%,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比沟灌高280.41%和15.16%。滴灌能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果实的可溶性糖、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较沟灌处理提高16.96%、19.64%和19.14%。因此,与沟灌相比,滴灌在保证氮素高效利用、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氮肥施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不同肥力水平大棚土壤上设置不同氮肥供应水平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提高黄瓜产量16.0%~45.8%,但每kg氮的增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黄瓜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和土壤供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有利于改善黄瓜品质,而过量施氮使黄瓜果实中Vc含量降低和硝酸盐含量增加。利用修正的Stanfort施肥公式计算保护地黄瓜优质高产施氮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潘涌璋  朱峰  李健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47-5149
通过调查和地下水田间采样,对广州市白云区部分露天蔬菜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122%,属中上水平,菜地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浓度范围为0.13~49.84 mg/L,出现超标现象。分析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过量施肥会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溉施肥方法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5):782-785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方法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溉施肥方式下,滴灌施肥处理番茄的株高、茎粗、果径均较沟灌施肥处理高,均表现为滴灌8 d施肥处理滴灌16 d施肥处理沟灌8 d施肥处理沟灌16 d施肥处理;滴灌8 d施肥处理产量最高,与沟灌8,16 d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沟灌8 d施肥处理增产23.3%;滴灌8 d施肥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沟灌8,16 d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沟灌8 d施肥处理高13.7%;各处理间番茄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硝酸盐含量整体低于沟灌处理,滴灌8 d施肥处理比滴灌16 d处理降低9.48%;滴灌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总体高于沟灌处理,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滴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与沟灌处理间基本没有差异。总体上说明,滴灌施肥处理方法比沟灌施肥更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小区实验下,通过水杨酸比色法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不同磷肥用量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第1次采样施肥后,每隔7d采1次样,第3次采样时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又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最佳氮磷配施用量(氮为375kg/hm2,磷为75k/hm2),此施肥量下黄瓜产量最高,并且硝酸盐累积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植物系统硝酸盐迁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设施菜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的施入量(0~60 t·hm-2)在黄瓜生长期对土壤一植物系统NO3--N迁移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生长期土壤-植物系统NO3--N的迁移累积规律受黄瓜生长期和有机肥施用水平的影响.盛果期,0~40 cm土壤各个土层的硝酸盐含量以及黄瓜叶片和黄瓜的硝酸盐含量均高于黄瓜生长的前期和后期;对于不同的施肥水平,当施肥量为60 t·hm-2时,0~40 cm各个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黄瓜的硝酸盐含量在黄瓜生长旺盛期超过国家安全食品标准(410mg·k-1),当施肥量低于20t·hm-2时,0~40 cm土壤各个土层未出现硝态氮显著累积现象,且在黄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黄瓜的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不会造成硝酸盐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的过量累积.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蔬菜高产区化肥施用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蔬菜高产区中的7个县区进行了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监测,并研究了过量施肥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07年河北省蔬菜高产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值在5.18~7.54mg/L之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标准(〈10mg/L),但呈上升趋势。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差异明显,总体趋势是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地下水硝态氮污染主要集中在≤30m的水体层。从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来看,两者呈正相关,即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随土壤硝态氮的上升而上升,表明蔬菜高产区过量施肥会对土壤中的硝态氮经过雨水或灌溉水向下淋洗,个别地区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8-11
研究了传统施肥、优化施肥对设施芹菜土壤硝态氮运移、芹菜生长及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能够减少硝态氮向土壤中下部运移,从而减轻环境风险。在优化施肥处理时,芹菜各时期长势指标、生物量、经济产量、品质指标均优于传统处理,其中产量提高了11.4%,Vc含量提高了65.6%,可溶性总糖提高了48.8%,糖酸比提高了82.1%,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3.2%,总酸度降低了18.4%。优化施肥能够降低施肥环境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果,对提升蔬菜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设施黄瓜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以黄瓜‘碧玉’为试材,通过设置全营养滴灌施肥区(T_FNPK)、滴灌施肥无氮区(T_FPK)、滴灌施肥无磷区(T_FNK)、滴灌施肥无钾区(T_FNP)、全营养沟灌冲施对照区(T_CNPK)等不同施肥方式,调查各处理地上部茎、叶、果实的累积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明确滴灌施肥技术对提高肥料氮、磷、钾养分利用率的效果。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技术有利于黄瓜植株地上部各器官的均衡生长,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全营养滴灌施肥处理下每667 m~2黄瓜产量为4 921.8 kg,比常规冲施对照提高6.90%;缺少氮、磷、钾任一元素均会降低黄瓜产量,其中缺氮对黄瓜产量影响最大,缺磷其次,缺钾影响最小,全营养滴灌施肥处理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比常规冲施(对照)提高10.44%、14.45%和14.54%。滴灌施肥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滴灌施肥的氮、磷、钾利用率较常规冲施(对照)分别提高了7.51%、10.66%和15.40%。  相似文献   

17.
施肥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质量安全和土壤环境,因此,开展设施番茄氮肥和钾肥配合施用方案的研究,对区域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番茄新品种辽粉185为试验材料,采用氮、钾2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设计,探讨氮、钾配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果实硝酸盐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氮和钾施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氮施入水平的提升而增加,随钾施入水平的提升而降低。氮、钾施入水平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均为先促进后抑制,通过回归模型获得番茄最高产量的氮、钾推荐施肥量分别为323.6 kg/hm~2和377.0 kg/hm~2。采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进行综合评价,获得的结果表明,氮是影响番茄产量、质量安全和环境的重要因素,氮投入142.9~285.7 kg/hm~2可作为区域设施番茄栽培决策施肥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8.
填闲种植对棚室菜田累积氮素消减及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中国集约化蔬菜种植区,传统的高水肥投入导致土壤氮素大量累积,致使氮素淋洗到土壤深层或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种植填闲作物可控制和减少土壤深层硝态氮的累积,因此,本研究探讨不同填闲作物种类对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及下季作物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填闲作物种类。【方法】以华北平原传统棚室黄瓜菜田为对象,在蔬菜休闲期通过种植深根型填闲作物,利用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吸氮量大的特点,促使土层中硝态氮大量消耗,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和降低土壤剖面NO3--N淋失。以此为目标,设置甜玉米、苋菜、甜高粱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填闲作物的消减效果。【结果】在这3种填闲作物中,甜玉米的生物量和吸氮量最大,整体根长密度大于其它填闲种类。从对土壤剖面NO3--N的消减能力来说,甜玉米的消减能力最高。2008、2009及2010年,甜玉米对0-200 cm土层土壤NO3--N的消减量分别为153.8、605.7和56.3 kg·hm-2。3年休闲期后,第一季前茬休闲处理的黄瓜产量、生物量及吸氮量均最高,在产量、吸氮量上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第二季、第三季,前茬休闲的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填闲作物的种植并没有对黄瓜产量造成影响,并且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明显降低。氮素表观平衡中0-200 cm土层,甜玉米-黄瓜的氮素亏缺量较大,说明甜玉米能显著降低土壤NO3--N的残留。种植填闲作物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甜玉米、苋菜与甜高粱可分别为农民带来39 467、497和16 522元/hm2的净收入。【结论】棚室菜田夏季种植填闲作物不仅可以消减土壤剖面根层NO3--N累积,而且对下茬黄瓜产量未造成显著影响,黄瓜收获后土壤NO3--N含量也会明显降低;在设施蔬菜轮作体系中引入填闲作物具有可行性,甜玉米为较佳的填闲作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筛选适合温室土壤栽培黄瓜最优营养液滴灌管理方式。【方法】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博美626"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目标产量滴灌施肥为对照。设计3个(园试、山崎、山东)营养液配方,并采用不同的浓度梯度(苗期为1/2倍、开花期为2/3倍、结果期为标准浓度营养液)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温室黄瓜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营养液处理均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其中,园试配方处理较目标产量(对照)株高增高13. 99%;根系活力增加4. 95%~36. 19%;有效光合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Pn增幅为12. 55%~22. 09%。该处理利于果实中糖的积累,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11. 33%,提高产量11. 77%,降低施肥总量30. 65%,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细菌数量23. 43%,促进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提高速效磷31. 99%,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46. 33%与68. 06%,水分生产率为108. 24。【结论】园试配方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佳,可促进黄瓜的营养生长,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的季节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宁夏引黄灌区设施菜田番茄-黄瓜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设施菜田硝态氮淋洗的季节特征及其环境因子和施肥管理对硝态氮淋洗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态氮淋失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夏季休闲期,黄瓜季(秋冬茬)淋洗显著高于番茄季(冬春季),常规施肥周年硝态氮淋洗量平均为185.7 kg·hm-2,优化施肥和调节碳氮比两处理硝态氮淋洗量比常规处理分别降低了10.6%和8.3%。设施菜田硝态氮淋失与浅层地下水位、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浅层地下水位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浅层地下水位埋深越浅,硝态氮淋失量越大;土壤水分和温度与硝态氮的淋失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升高,硝态氮淋失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