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指数方面定量分析了龙门山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植被状况良好,森林景观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其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1.6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整个区域的基质,与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一起构成该保护区的4个主要植被景观要素,其它植被类型镶嵌其间;高山灌丛的分布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异质性最低,景观地位最弱.与其它研究区域相比,该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景观具有类型丰富、多样性高、优势度大、破碎度低的总体植被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态资源的认识日益提高,逐步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对生态环境以及可开发领域的重要性。烟台福山银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在2008年被省政府设立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银湖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丰富,保护区现有的湿地总面积为1,774.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79%。其中河流湿地面积78.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55%;库塘湿地主要指门楼水库,湿地面积1,616.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1.69%,是保护区最主要的湿地类型;水产养殖场面积73.1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43%;运河、输水河面积6.2hm2,占保护区湿地总面积的0.12%。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对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0.079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2.3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8.152 2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0%;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64.439 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9.77%;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9.509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72%.由于放牧、采药的影响,川金丝猴的适宜栖息地大面积丧失.在川金丝猴的实际栖息地内,最适宜栖息地面积为5.811 9 km2,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9%;适宜栖息地面积为8.072 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98%;勉强适宜栖息地面积为46.920 4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8.96%;而不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01.235 6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2.48%.  相似文献   

4.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物种水平指标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物种多样性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Ⅳ级的次之,为28%;Ⅲ级处于中间位置,为21%;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13%和7%。在植被盖度方面,Ⅴ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9%;Ⅳ级次之,为17%;Ⅲ级、Ⅱ级和Ⅰ级的分布面积较小,分别为9%、4%和1%。在物种水平方面,Ⅳ级的分布面积最大,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Ⅴ级和Ⅲ级的分布面积相差不大,分别为26%和25%;Ⅱ级以下的分布面积较小,仅为6%。  相似文献   

5.
平潭县植被景观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潭岛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对2003年的TM遥感影像图进行判读,结合实地调查,纠正判读,得到平潭岛植被景观现状图。将data格式转成excel格式,计算出研究区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斑块为细粒结构,以中小斑块为主,以农业植被景观为基质;次生相思树林为森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和斑块数为4918.6410hm^2和96块,占景观总面积和总斑块教的16.33%和20.04%;研究区内植被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水平低,景观异质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云岭山脉北端,行政上隶属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北面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接壤,东面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德荣县相望,南与维西县犬牙交错,西与云南第一峰——卡瓦格博峰遥相呼应。保护区总面积为19014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7%,在我省4个国家级保护区中,其面积仅次于西双版纳而位居第二。它是我县森林资源的主要集中地之一。保护区有林地面积为77541公顷,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28.5%;森林覆盖率为40.8%;活立木蓄积量为1600万立方米左右,占全县活立木蓄积总量的40%左右。整个保护区以人支、白马、格里、甲午4座雪山主峰为骨架,区内超过5000米的山峰有20多座。保护区主峰扎拉雀尼最高海拔为  相似文献   

7.
基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2017年林业小班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对该保护区2014—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类结构稳定,以林地为主;保护区内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实验区;研究时间段内保护区发生变化区域面积为269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12%;保护区2014—2017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野三坡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水体缓冲区和植被类型6个因子作为评价要素,采用德尔菲法、AHP法和加权叠加法,通过ArcGIS平台对旅游景观敏感度进行了评价及分级,并从生态旅游的视角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在影响风景区景观敏感度评价的因子中,因子的权重排序为:高程坡度土地利用水体缓冲区坡向植被类型。风景区的整体景观敏感度适中,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风景区的北部和东北部,总面积占比4.2%,为旅游核心保护区;中敏感区分布广泛,总面积占比88.75%,为旅游限制开发区;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风景区的中部,南北向呈条带状,总面积占比7.04%,为旅游主体开发区。研究结果可为野三坡风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提供数据参考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ARC/INFO支持下,利用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1∶50000植被分布图和其它辅助数据,选取多个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对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异质性较高,连通性较好,破碎化程度不明显;各景观组分的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平衡,森林景观是区内主要景观类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等少数几种组分在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景观类型是竹林和农田景观.  相似文献   

10.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黄腹角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越冬期的分布状况,从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四个方面对黄腹角雉适宜性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井冈山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图、林相分布图、地形图等,采用等级赋值的方法,综合评定了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评定出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中一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4 731.76 hm2,占总面积的16.7%,二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11 298.43hm2,占总面积的39.9%,三级适宜分布区域面积为12 293.31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