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高科技产品,主要是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在荧光显微镜的基础上添加了激光扫描装置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等,通过对观察样品进行光学断层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等,可得到细胞或组织内部细微结构的荧光图像,同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还是活细胞动态观察、多重免疫荧光标记和Ca2+荧光观察(Chen et al.,2009)的有力工具,目前已在花粉(Fang et al.,2008)和花粉管发育(Chen et al.,2008;Wu et al.,2008)、蛋白质功能(Zheng et al.,2009)及信号传导(Liu et al.,2009)等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芽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是植物体的重要构件之一,也是植物树冠形成的基础(魏媛等,2010).芽的萌发预示着冬眠结束和生长开始(Yakovlev et al.,2008),并影响着许多过程,以及各种动物行为(Wesolowski et al.,2006).因此,乔木芽萌发、芽的时空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机制,对于理解乔木的许多季节现象非常重要,对于制定物种管理方法(Akamine et al.,2007)及探讨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具有重要价值(Wesolowski et al.,2006;Rohde et al.,2011).植株树冠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芽在植物上的着生位置、排列和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体培养结合荧光定位技术对油松花粉管生长特征和微丝骨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离体萌发过程,除大量呈单一花粉管形态外,还存在异形花粉管,如具2条花粉管及分枝花粉管等;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60 h后萌发率趋于稳定(91%以上),培养96 h后花粉管长度逐渐趋于稳定(173 μm以上);异形花粉管发生频率与花粉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 =0.786 7,P=0.004 1),花粉管分枝发生于管伸长至89.73(±3.44)μm处;在不同形态的花粉管中均有微丝骨架正常分布,并且推动花粉管细胞核和造粉体向花粉管顶端移动;在花粉管的透明区,微丝束呈现平行于花粉管的浓密网状结构,当花粉管生长较长时,微丝束有变得稀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2种盐生植物根系的适盐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在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过程中,根系起关键性作用(Satomura et al.,2006),同时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格局反映出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Hartlea et al.,2006),这种对策在逆境中表现为增加其生存的机会(冯锋等,2000).盐生植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适应能力的植物,生长于盐渍化土地上,这种适应对策可能表现在种子萌发(高瑞如等,2007;Song et al.,2006;Qu et al.,2008)、幼苗生长(李圆圆等,2003;韩张雄等,2008)、形态结构(陆静梅等,1998;赵可夫,2002)、生理(孙黎等,2006;贾娜尔·阿汗等,2007)及分子调控(Yin et al.,2002)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变温层积处理诱导肉苁蓉种子的萌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关于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和吸器形成过程化学信号调控机制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Bouwmeester et al.,2003;胡飞等,2003;2004;Matú(s)ová et al.,2005;Bais et al.,2006).目前,普遍认为寄生植物种子萌发需要有寄主释放特定化学信号物质的诱导(胡飞等,2004;宋文坚等,2006;Matú(s)ová et al.,2006);除此之外,在化学信号物质诱导之前,寄生植物种子还必须先经过一段时间的湿热预培养(Song et al.,2005;宋文坚等,2006;牛东玲等,2006).  相似文献   

6.
为给杂交育种和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作用不同。6-BA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萘乙酸在10mg/L时促进萌发效果最好,抑制花粉管生长;赤霉素在60~9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适质量浓度为90mg/L;多效唑只有在50mg/L时能促进花粉萌发,抑制花粉管生长;2,4-D在0.5mg/L时促进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其它质量浓度表现抑制作用;精胺在0.025mmol/L、腐胺在0.05mmol/L时促进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亚精胺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氮磷供应状态对水曲柳幼苗氮磷吸收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楚  范志强  王政权 《林业科学》2005,41(5):196-200
氮(N)和磷(P)是植物所需的最重要的2种营养元素,其可利用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如生长与光合(Whiteheadet al.,1997;Masarovi埁ov偄et al·,2000;Broadleyet al.,2001)、生物量分配(Masarovi埁ov偄et al.,2000)、根系统结构(Linkohret al.,2002)以及细根的形成和寿命  相似文献   

8.
森林火灾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和蔓延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林其钊,2003;宋志杰,1991),气候波动是过去几千年来林火动态(forest fire regime)发展演变的重要影响因子(Whitlocka et al.,2006;Yalcin et al.,2006;Talon et al.,2005;Carcaillet et al.,2001;Hallett et al.,2006;Grenier et al.,2005;Goff et al.,2007;Hu et al.,2006).当前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IPCC(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Morton et al.,2007):过去100年(1906-2005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气候变暖必然会对林火的发生和蔓延产生重要影响(田晓瑞等,2006).  相似文献   

9.
黑松花粉与花粉管中的微管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平  黄群策  杨鹭生  秦广雍 《林业科学》2006,42(9):13-16,I0001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黑松花粉和花粉管中的微管骨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黑松萌发花粉内存在一密集的微管网络,在花粉粒中微管呈斜向或横向分布,在伸长的花粉管内微管呈轴向排列,并一直延伸至花粉管顶端.花粉管顶端区域的微管网络荧光特别明亮.在含秋水仙碱的培养基中萌发的黑松花粉,其花粉管形态明显异常,特别是花粉管顶端肿胀的频率显著提高.认为是秋水仙碱破坏了花粉管顶端区域的微管骨架而导致顶端肿胀的产生,这说明分布于裸子植物花粉管顶端的微管网络对于维持正常的花粉管顶端形态具有重要作用.裸子植物花粉管顶端的生长可能与被子植物不同,微管网络参与了引导顶端生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19个板栗品种的花粉育性的两个方面(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了测定 分析,发现板栗花粉的萌发率一般高于65%,以70%~90%区域内分布为最多,高于90%和低 于70%的品种较少。花粉管生长在花粉萌动后的20min中伸长最快,而后逐渐趋于平稳。一 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有助于花粉管的生长,10%、20%蔗糖浓度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管伸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8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中七子花的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破损率和花粉净萌发率有较大的差异.硼酸对七子花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增加花粉管的破损率.以0.5mg/L 2,4-D、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84.90%;以10mg/L H3BO3、0.5mg/LNAA、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的净萌发率最高,达53.25%.硼酸与NAA或Ca(NO3)2配合使用,有利于七子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黑松花粉体外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研究了黑松花粉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黑松成熟花粉含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花粉水合12 h后才开始萌发,花粉萌发后管细胞核移动进入花粉管内,而生殖细胞仍留在花粉粒内;伸长的花粉管可分淀粉粒区和透明区;花粉管内原生质的流动呈喷泉式;花粉管壁具纤维素层;年青的花粉管壁有胼胝质沉积,而较老的花粉管壁不具胼胝质层,花粉管内亦不具胼胝质塞;花粉管易于形成分枝,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与分枝的形成有关;培养基中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伸长.裸子植物在花粉结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方面与被子植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TTC法和I-KI法以及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散粉期胡桃楸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胡桃楸花粉不适合用TTC法和I-KI法进行测定,而离体萌发法为最佳检测方法。以胡桃楸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胡桃楸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在散粉周期中,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  相似文献   

14.
柚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是世界名贵的用材树种,天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和老挝[1],具有生长快、用途广、纹理美观和价格昂贵的特点,已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引种,是世界上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树种之一,也是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一个造林树种[2-3]。我国引种柚木已有17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5个紫薇品种‘红蝶飞舞’、‘红蝶飞舞’×福建紫薇、‘红蝶飞舞’×南紫薇、‘红蝶飞舞’בRPN74C’及‘多花紫’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授粉后2~6 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多花紫’自交授粉后不同时段均没有发现花粉粒的萌发现象,花粉粒全部干瘪而死,说明紫薇不接受同源花粉,自交不亲和。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UV—B强度对6种园林植物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UV—B辐射强度、6个时间梯度。6种植物分别为北黄花菜、天蓝绣球、紫葳、龙葵、国槐和矮牵牛。结果表明:增强的UV—B对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高强度辐射的抑制作用大于低强度,且UV—B辐射对花粉的影响具有时间累积效应,二元回归分析表明,除天蓝绣球的花粉萌发率以外,其他所有物种和指标均随着UV—B辐射的强度增大和时间增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初步观测了杜鹃红山茶的2n花粉自然发生情况,证实杜鹃红山茶有未减数花粉的存在,其自然发生比例为0 ~1.81%.有效诱导花芽大小筛选结果表明,花芽纵轴为18 ~ 25 mm时均可起到诱导作用,较为有效的诱导时期为花芽纵轴在22~23 mm之间;最优的2n花粉诱导处理方式为0.5%秋水仙素+2%DMSO棉浸2d、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 MTT 法和离体萌发法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5个羊蹄甲属树种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B. tomentosa)、宫粉羊蹄甲(B. variegata)、橙红羊蹄甲(B. galpinii)和羊蹄甲(B. purpurea)花粉 MTT 染色率分别为40.3%、79.8%、93.6%、95.7%、100%,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花粉细胞生活力较其他两个树种要高;离体萌发试验测得以上5个树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很大,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和羊蹄甲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分别为0、23.0%、92.1%、50.0%、80.3%,其中宫粉羊蹄甲花粉萌发率最高,羊蹄甲花粉次之,红花羊蹄甲花粉不萌发。以上5个树种中宫粉羊蹄甲及羊蹄甲的盛花期花粉可以作为人工授粉进行杂交育种较为理想的花粉来源。宫粉羊蹄甲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20 g/L+硼酸2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