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施用过农药的森林、苗圃、果园和农田土壤及其附近水体中六六六和DDT的残留量。研究指出,残留量和施药量成正相关,在施用农药较多的地方六六六和DDT的残留量相当高。六六六的各种异构体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不同:丙体分解最快,其次是甲体,丁体和乙体分解缓慢,如果用丙体六六六代替工业六六六作杀虫剂,可以使土壤中的残留量降低90%。本文也表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因施用方法而异。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省对厂矿企业和水、大气污染的研究和管理,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土壤中残留的大量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的污染危害、治理等研究的还不够。1984年,我们承担省海洋办、省农科院、省果树所,内容包括滴滴涕、六六六在内的土壤污染调查任务。三年来,在我省沿海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等5个市的14个县区的海岸土壤和省农科院、省果树所的试验地,面积约为32000平方公里,进行了采点和化验。结果说明,滴滴涕、六六六在土壤中残留有一定规律性。一、土壤中滴滴涕、六六六的污染现状土壤中滴滴涕、六六六的污染是普遍的,有的地块残留量很高,污染严重。残留量的多少,与农药用最、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如表1。  相似文献   

3.
1982年对山东省牟平、荣成、平原、泰安和萊蕪等县农田土壤及小麦中六六六和DDT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六六六在小麦和0~70厘米土壤中残留量总平均分别为0.1452和0.1423ppm; DDT分别为0.0173和0.2148ppm。不同地区农田土壤和小麦中六六六和DDT的各異构体的残留比率不同,各異构体随土层加深而残留量减少,但甲体、丙体和丁体六六六随土层加深其残留比率却有所增加,乙体則减少;DDT各代谢異构体在不同土层中的残留比率变化较小。与1980年相比较、六六六和DDT在小麦相农田土壤中的残留量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纳米有机二氧化硅对小青菜吸收土壤中六六六的阻抑作用。[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六六六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0(CK)、1%、2%、4%)纳米有机二氧化硅对小青菜鲜重、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和小青菜六六六含量的影响。[结果]纳米有机二氧化硅可促进小青菜生长,添加量为1%、2%的处理小青菜鲜重相等,且最大,对照鲜重最低;4个处理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量在1.25~1.80μg/g,对照残留量最高,添加1%纳米有机二氧化硅的土壤残留量最低。纳米有机二氧化硅添加比例为1%、2%和4%时,小青菜中的六六六含量分别较对照下降8.46%、67.47%和62.32%。[结论]土壤中纳米有机二氧化硅的添加比例为2%时,既有利于小青菜生长,又有利于抑制其对六六六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林丹为六六六丙种异构体,本文研究了林丹在甜菜、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采用空心毛细管柱进行样品分离,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在样品的预处理上,针对植株样品色素干扰严重,易使检测器污染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此类样品的净化处理,有效地消除...  相似文献   

6.
赵智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17-7818,7970
在河北省11个市区进行大尺度的样品采集,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和气相色谱仪研究了河北省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河北省土壤中HCH残留量均值为1.31 ng/g,经对比相关标准,河北省土壤中的HCH残留量处于极低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在水稻中的消解动态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松粳9号为试材,毒死蜱喷雾施药,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毒死蜱在植株、田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糙米、稻壳、植株、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植株、田水、土壤中的消解速率相对较快,半衰期分别为5.5、11.7和12.5 d。采用推荐剂量施药,毒死蜱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MRL值。  相似文献   

8.
用~(14)C-BHC研究了六六六在水稻和淹水稻田土中的残留动态及其相关性。六六六在淹水稻田土中的残留量y(ppm)随时间x(天)增长而减少,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为,y=3.50-0.036x,r=-0.9150(在5ppm六六六的土中)。在46天后,总~(14)C-六六六的残留占施入量的33.8%,其中结合态占51.5%。水稻根能吸收六六六并运转到整个植株。植株中总~(14)C-六六六的残留量随时间延伸变化不大;但结合态占的比例却随时间而增加。水稻植株中的~(14)C-六六六与土壤中~(14)C-六六六的含量有关。当土壤中~(14)C-六六六为1、5和10ppm时,46天后,在地上部的总~(14)C-六六六残留量分别为0.42、3.06及3.96ppm;在根里,分别为2.00、6.61及10.64ppm。在~(14)C-六六六为5ppm的土中之水稻,其地上或地下部中六六六(及其降解物)y(ppm)的量与土壤中的含量之比,随时间x(天)而增加,相互关系可分别用直线回归方程y=0.20+0.031x,r=0.8480,及y=0.380+0.074x,r=0.9673表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在研究区域采集216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21种OCPs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业区和牧业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64~102 ng·g~(-1)(26.3 ng·g~(-1))和0.18~23.8 ng·g~(-1)(5.81 ng·g~(-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构成农牧业区土壤OCPs污染的主要成分,其异构体检出率范围为89.1%~100%,两者残留量均符合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OCPs污染相比,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污染处于较低水平。来源分析表明,农业区HCHs主要源于林丹使用和少量工业HCHs输入,DDTs可能与三氯杀螨醇输入有关;牧业区OCP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和大气沉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OCPs、HCHs和DDTs残留量最高的土壤类型均为蔬菜地、西瓜地和大豆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农牧业区土壤中OCPs的综合致癌风险值和综合非致癌危害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当地人群基本不构成致癌威胁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西部松原地区农田———水田、旱田种植类型下的包气带及地下水中有机氯类农药的长期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包气带土壤的各个取样层位都检测到了有机氯类农药,均为六六六、滴滴涕,在地下水中检测到了β体六六六。同时解释了不同类型农田包气带中六六六异构体含量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茶园土壤和茶树叶片农药残留量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108个有代表性的茶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滴滴涕(DDT)残留量现状进行调查,共采茶树鲜叶、土样和背景土样344个.分析结果表明:(1)BHC在茶树及土壤中分布均匀,且主要残留于土壤中,但均已自然降解到较低水平;DDT主要残留于树体,茶树与土壤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BHC污染来自以往施药所致,DDT污染主要是80年代引起,DDT残留量高于BHC.(2)名贵品种种植园土壤DDT残留量比一般品种园高,但其叶片农药残留量却比一般品种园低.(3)各品种茶树叶片及其种植土壤农药残留量均与树龄、海拔高度、土壤深度等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是广谱性杀虫剂,但由于其无毒异构体含量较多,连续使用易造成对土壤、农作物及环境的污染。国内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工业品六六六进行提纯,发展高丙体六六六的生产,但高丙体六六六在防治害虫后对农作物及其收获物中的残留情况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仍是目前急需明确的问题。根据1979年全国农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六六六、滴滴涕污染的三七栽培土壤进行处理,而后测定三七茎叶、块根及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块根中六六六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但对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及NaHCO3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只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次,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其栽培土壤中滴滴涕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对三七块根中滴滴涕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O3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没有降解作用。由此认为,利用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O3处理六六六、滴滴涕污染土壤可以成为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的降解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目的】通过在北京平原区农田采取的131个表层土壤样品的化验分析,研究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残留总量及异构体、代谢物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方法】样品测定结果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半方差结构和模型拟合的地统计分析以及结合普通Kriging 和反比距离插值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传统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残留HCH和DDT的异构体、代谢物及总量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全部属于强变异。基于半方差结构和模型拟合的地统计分析, -HCH、 -HCH和HCH总量没有空间变异结构方差,而其它农药含量存在空间变异结构方差、且可分别用指数模型或高斯模型拟合。模型拟合的结果看出α-HCH、DDT总量及其异构体以较大范围的变异为主(变程大于18 km),而 -HCH的变程只是2.73 km。趋势分析表明DDT的异构体、代谢物及总量都存在明显的趋势效应,而HCH及其异构体中只有 -HCH 和 -HCH略有趋势效应。结合普通Kriging和反比距离插值方法,获得了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等值线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规律。【结论】所有土壤样本中的六六六含量和 85%的土壤样本的滴滴涕农药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0.05 mg·kg-1),残留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津市辖区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2种灌溉类型的188个点位进行野外实地采样及定量分析,分析了天津市土壤环境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系统研究了天津市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各异构体单体在土壤中的残留水平、空间和剖面的分布特征,以及残留量今昔情况比较。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壤环境中HCHs和DDTs含量均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天津市HCHs污染空间分布特征为近郊区、滨海地区相对较重,市区次之,远郊区较轻;DDTs污染空间分布特征为近郊区、市区相对较重,远郊区次之,滨海地区较轻;不同的土壤利用类型中,城市绿地的OCPs残留量最高,清灌区和污灌区的OCPs残留量差异不大。剖面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总量主要集中在0~30 cm的耕作层中。通过比较HCHs和DDTs的残留情况发现,DDTs的降解率高于HCHs,天津个别地区出现残留水平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ECD-GC)测定土壤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土壤样品中的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量分析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经超声辅助液-液分配及浓硫酸净化除去干扰物质后,a-BHC,β-BHC,γ-BHC,δ-BHC,P.P′-DDE,O.P′-DDT,P.P′-DDD,P.P′-DDT依次出峰。该方法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9.65%~107.98%范围内,方法线性良好,且测定快速,简单准确,适用于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多菌灵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多菌灵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甲醇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田水、土壤、稻秆、谷壳、糙米中多菌灵添加浓度为0.05~ 1.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83.16%~95.44%,变异系数在1.23%~5.3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田水0.005mg·L-1,土壤0.005 mg· kg-1,稻秆0.050 mg·kg1-,谷壳0.050 mg·kg-1,糙米0.025 mg·kg-1.多菌灵在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3~3.41 d、6.20~7.27 d、3.27~3.91 d,原始沉积量与施药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以231 g·hm-2和346.5 g·hm-2间隔7d施用多菌灵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多菌灵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未检出(≤0.005 mg·kg-1),稻秆0.524 mg·kg-1,谷壳0.528 mg· kg-1,糙米未检出(≤0.025 mg·kg-1).多菌灵在稻秆和谷壳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以该稻秆和谷壳作为饲料有一定的风险;多菌灵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日本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是我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随着该市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氯的使用量逐年增长。据统汁,全市1981年有机氯农药销售量为1971年的1.71倍,1982年又比1981年增销159吨,有机氯农药使用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它在土壤和作物中残留量的提高。1981年我们对该市有关县的调查,六六六超标率为:中稻糙米36.84%,鸡蛋18.18%,鸡肉100%,猪肉64.29%,可见污染之严重。为了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减少污染,扬州市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鄂东(北)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六六六等13种农药的残留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仅检出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其残留量分别在0.01 ̄0.08mg.kg-1和0.01~0.10mg.kg-1之间。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近66%的取样点土壤处于轻污染状态,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滴滴涕。茶样中检测出的农药品种为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喹硫磷,茶样农残结果满足无公害食品的标准,但不符合有机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