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据目前有关资料分析,1994年养虾是“风险与希望同在,失败与成功共存”。为减少养虾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增加养虾的成功性和把握性,建议1994年在养虾在生产中实行阶段目标技术管理,即按照养虾生产期间的不同气候条件及对虾生长持点,将对虾养成期划分为5个生产阶段,分阶段确定指标要求,制定重点技术管理措施,以阶段指标保证总体指标的完成。争取在体长达到7cm时,免亏微利;渡过7cm后,稳产稳收。具体指标及技术管理规范如下: 总体指标 亩放苗0.7~0.8万尾,苗种回捕率为50%,500g虾的只数为25尾左右,亩产65~75kg,饵料系数1~1.5,亩投喂总饵料量70~80kg,亩总成本800元以内.  相似文献   

2.
过去领导养虾生产,总觉得养殖技术规范难落实,今年我们根据对虾生长的阶段性,实行对虾养成阶段分段目标管理责任制,有利于规范化、标准化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人们反映说:过去分段目标不明确,养好养坏秋后见,提心吊胆闯大运,鼓不起劲来,现在每段都有目标有措施,干到啥样心里有了底,分段干好了,秋后也错不了,越干越有劲。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生态池塘对虾健康养成技术是昌邑市结合现代渔业虾池改造项目和昌邑地区对虾生长的特点,针对对虾的致命病"白斑综合症"防治特点,设计的一种快速健康的对虾养成模式。我们以新改造的标准化生态池塘为基础,充分发挥良好的水域环境,精心调节好水质,实行对虾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从而实现了对虾的快速健康养成。现将此养成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从中国对虾无节幼体期、蚤状幼体期、糠虾幼体期、仔虾期、养成期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看生产过程中投饵发生变化的科学合理性,进而为中国对虾的健康科学投饵养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殖对虾,必须经过准备和养成两大阶段。这两大阶段的工作严细程度、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对虾收成时的产量。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实现对虾人工养殖的高产效率,必须坚持做到;放苗前严把“四关”一是把好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是山东省著名的对虾精养高产典型。其“对虾集约化养殖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千亩方对虾大规格高效益精养技术开发”获山东省“丰收奖”与“星火计划”科研奖;“亲虾越冬技术及其子代养成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该公司2.68亩虾池精养试验亩产和用越冬亲虾所育苗种养成的大规格对虾产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是对虾幼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关于对虾养成期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需求量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幼体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蛋白质除了作为有机体增长的“构件”和组织修复的原材料外,还是对虾幼体重要的能量来源。育苗生产中,以轮虫为对虾幼体饵料,育苗效果最好。据此可以推测,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饵料较适宜于对虾幼体的存活与生长。本研究利用不同剂型和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饲喂中国对虾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探讨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旨在为对虾苗种生产和幼体饲料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收稿日期:1999-01-1…  相似文献   

8.
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要求“从水中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产品要具有“无污染”的特征。这将成为21世纪食品市场的主导发展方向。本文就如何做到对虾无公害健康养殖谈一些看法,供生产中参考。一、养殖环境管理要运用对虾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对虾无公害养殖生产,要求养殖场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防治对虾病害的发生,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向全国养虾地区推广了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对虾精养健康养成技术主要有采取实施健康养殖管理;选用健康虾苗;进行有限量水交换;使用增氧机、水质保护剂、有益细菌;培育和控制养殖地单胞藻,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要素的相对稳定等技术措施,隔绝病源的传入,为养殖对虾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对虾抗病能力,达到防病的目的。下面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养虾池要求1.最好建在高潮线1m以上;2.海水盐度一般不高于35‰,最低不低于1‰,适宜范围10‰-30‰。pH值…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是山东省“千亩连片对虾精养高产”技术示范典型单位。“对虾集约化养殖试验”曾获农业部科技进行二等奖;“千亩对虾大规格高效精养技术开发”获山东省“丰收奖”与星火计划科研奖;“养虾越冬技术及其子代养成研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阶段斑节对虾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斑节对虾不同生长阶段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斑节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结果表明,根据消化酶活性,可将斑节对虾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在体长10~12.5 cm阶段之前,随着个体的增大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断升高;第2阶段,在12.5 cm之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肝胰腺、胃、肠3种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活性在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大致上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胰腺>胃>肠;脂肪酶活性:肠>肝胰腺>胃;淀粉酶活性:肠>胃>肝胰腺。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俗称草虾、花虾,属热带性大型虾类,我国主要产于海南、广东和广西沿岸,浙江、福建也有少量分布。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东南亚许多国家养殖斑节对虾有较长的历史,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等国,近年来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发展较快。我国除台湾省在斑节对虾人工育苗、养成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外,广东、福建还处于初期阶段。为了开辟新的养殖品种,促进我省对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中外合资马尾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承担省水产厅科教处下达的“斑节对虾高产养殖试验”的任务,于1988年6  相似文献   

13.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报刊要闻     
<正> 中子辐照技术中子辐照是利用中子的生物效应刺激对虾卵子,促进卵子的孵化、对虾的发育和生长。试验分两部分进行,一是中子辐照对虾卵子,二是中于辐射仔虾。该技术应用于对虾大水体育苗和大面积养成,孵化率高、变态快、抗病力强、仔虾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高产养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对虾低盐度育苗和养成获得成功后,上海地区的对虾养殖面积已达1300多ha,年产量约3500 t。但由于养殖品种单一,中国对虾对饲料的要求较高,天然饵料资源有限,且日趋紧张,故很难进一步发展。鉴此,有必要引进生长快、偏植物食性的斑节对虾。根据上海市科委下达的“斑节对虾养殖技术研究”的课题要求,作者于1988~1990年分别在奉贤县本所河蟹人工育苗场和上海市养殖总场奉贤海水场进行了养成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 黑龙江省国营尖山农场在抚宁县山河里租赁海滩开发对虾养殖。1989年是第五年养成。前四年的养成每年亏损。今年在养殖对虾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改变了本场养成连年亏损的局面。全场855.2亩养成水面,产对虾5万kg,平均亩产60.5kg,共盈利19万元。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但有盈利;盈利不多,但出现于歉年。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高产高效的养虾模式,应对环境恶化及疾病蔓延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制约,以凡纳滨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SPF优质虾苗为对象,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高效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为期90d的循环水养虾试验,以探析循环水养虾的可行性及适宜的养虾条件与管控措施。结果显示:在循环水系统,凡纳滨对虾活动正常,生长快速;在放虾苗750~1200尾/m2的高密度情况下,养成产量平均高达8.6016kg/m2(5.734 4kg/m3),平均存活率64.88%,饵料系数1.22。由此表明,循环水系统适合凡纳滨对虾集约化养殖,并能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添加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0、0.5g/kg、1.0g/kg和1.5g/kg的自制中草药添加剂,制成4种实验性饲料,饲养平均体长为(4.75±0.51)cm、平均体重为(0.77±0.24)g的凡纳滨对虾60天,以研究不同添加量对其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测定了凡纳滨对虾的日增重率、相对增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和抗病力。结果表明,该中草药制剂可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以促生长角度考虑,添加1.0g/kg是合适的,而从提高免疫力方面考虑,添加1.5g/kg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微生物调控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排放水的水质状况,设置了3种放养密度(200、400、600尾/m~2),共9口养殖池,跟踪监测了对虾从苗期到养成期不同生长阶段排放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化物、总磷、COD、重金属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3种放苗密度下,当对虾体长8 cm时,排放水的水质基本能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当对虾体长≥9 cm时,排放水中无机氮的含量均不符合一级、二级标准。在采用微生物调控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条件下,放苗密度不超过600尾/m~2时,对虾生长前期养殖水质基本能达到排放要求,生长后期则需要采取一定的养殖废水处理措施,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饵料是对虾赖以生活和生长的物质基础,在水质等环境因子适宜于对虾生长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虾的摄食需要,就有利于对虾的生长,提高对虾的规格和产量。目前,养成的对虾规格相差很大,且饵料利用率也不一样,如何合理投饵,降低饵料成本,本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