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疲劳驾驶主要多发于夏季秋季由于气候的影响夏秋季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特别多公安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适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途径(2)疲劳驾驶主要产生在夜间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制约夜间人们特别容易疲劳但是长途汽车司机大都是日夜兼程疲劳驾驶已是家常便饭针对这种现象一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增派警力加强对夜间公路路面的巡逻监控二是公路交通部门在公路上架设霓虹灯警示宣传标语提醒司机注意让广大司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3)立法部门建立健全法规对疲劳的驾驶员仍…  相似文献   

2.
司机坐姿直接关系交通安全一项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司机坐姿直接关系交通安全。因为司机坐姿不正确,会造成司机开车疲劳,而司机开车疲劳,就会对危险的情况反应不及时,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从医学角度讲,司机要预防开车疲劳,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坐姿,坐姿与...  相似文献   

3.
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司机坐姿直接关系行车安全。因为司机坐姿不正确,就会造成司机开车疲劳。而司机开车疲劳,就会对危险情况反应不及时,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从医学角度讲,司机要预防开车疲劳,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坐姿。坐姿与卧姿或站姿相比,对脊柱的不良影响更大。脊  相似文献   

4.
夏季行车由于气温高,有些机件因过热,容易导致机械故障;人也易疲劳、瞌睡和中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确保行车安全,机车驾驶员应做好以下10防.   ……  相似文献   

5.
五、夜间行车与事故预防 根据我国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夜间行车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夜间的交通事故要比白天大1~1.5倍,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夜间,人的视觉机能特性发生变化,即对色光的视认性变差;在暗亮交替时视力变差;受车灯照射时引起眩光感或眨眼所造成的。二是夜间行车的驾驶疲劳或瞌睡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交通安全专家们通过多年分析总结出,夜间行车下列3个时段为交通肇事多发期,应引起司机朋友的警惕。 1.晚7时至9时称为“恶魔时段”。车大灯使用不上,视觉适应性低,属于在半盲目状态下行车,路上行人和各种车辆活动频繁,司机往往不能完全准确掌握客观情况,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夜10时至12时称“夜麻痹时段”。此时路上行人与车辆稀疏,司机多认为是赶路的最佳时段,麻痹大意思想占上风,易酿车祸。 3.凌晨0时至5时称“疲劳时段”。此时因人体生物钟的作用,困乏思睡,难以久睁双目,对周边事态判断反应力降低,也成为…  相似文献   

7.
《南方农机》2001,(3):27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朋友常抱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最容易犯困、打瞌睡。这究竟是什么呢 ? 其实,这就是“高速催眠”现象。首先,高速公路实行分隔行驶,完全杜绝了异向干扰,驾驶员不必考虑对面来车等情况;其次,高速公路无指示灯 (如红绿灯 )干扰,又无行人、非机动车影响,驾驶员仅顾踏下油门,盯着前方高速行驶;第三,由于驾驶员视觉产生一定影响,如有效视野变窄;有效辨认距离缩短;动态视力下降;速度感减弱等。所有这些会驾驶员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因缺乏感官刺激而逐渐产生精神疲劳,反应迟钝,产生睡意。 “高速催眠”现象是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驶的天敌,也是许多交通事故发生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目前许多国家对高速公路的直线段加以限制,从而改善行车条件,调节司机心理。对于广大驾驶员来说,除时刻保持警惕外,要常备清凉油,必要时抹一些;或感到疲劳时打开录音机听一听节奏欢快的音乐,来提高兴奋性。 (二木 )  相似文献   

8.
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研究如何能够在此类事故发生前起到警醒的系统尤为重要。本设计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对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疲劳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报警模块,通过对驾驶人员生理信号的采集、处理,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对驾驶员进行疲劳决策融合,判断疲劳状态,进而采取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进行疲劳预警。研究证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对疲劳驾驶员进行监测并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
炎热的夏季,驾驶员开车应特别注意“八防”。(1)防瞌睡。夏天行车,驾驶室内温度高,司机体力消耗大,易疲劳、易瞌睡。行车中如遇困倦发生,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或用冷水淋洗头脸,活动四肢。(2)防中署。有条件的驾驶室内应安装风扇或空调,司机应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备好仁丹、清凉油、风油精、霍香正气水等防署药物。(3)防雷电。夏季常有雷暴、台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发生,司机出车前应注意天气预报。当恶劣天气出现时,路上交通易混乱,这时司机应低速行驶,必要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暂避,以防雷击。(4)防遇险。应特别注意路边、桥头、树荫等…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司机,我想咨询一下,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当事人应怎么办? 司机 董得明董得明同志: 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当事人应认真履行如下义务:①主动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报案;②保护事故现场,积极抢救伤者;③如实反映  相似文献   

11.
驾驶疲劳是农机交通事故的潜在因素石绍磊驾驶疲劳是目前发生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因素。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产生的心理、生理疲劳致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统称。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判断不准确、肌肉痉挛、手脚麻木等。在生理上...  相似文献   

12.
这项设计是一种新型的驾车靠垫装置,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驾车靠垫无法防止司机疲劳以及无法对交通事故进行补救的问题。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单片机控制振动电机定时为司机振动按摩;若检测到车体的加速度超过国家标准的加速度时,单片机控制GSM模块会发送警报短信至家人手机,提醒家人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司机的坐姿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如果司机的坐姿不正确,就会造成开车疲劳,导致对危险情况反应迟钝,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从医学角度来看,坐姿与卧姿或站姿相比,对脊柱的不良影响更大。脊柱恰似“S”形的弹簧,处于游离状态。如果  相似文献   

14.
司机违章行车、停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有些国家的交警,采用巧妙的方法,对违章司机进行处罚,以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 罚劳动 在巴西的一些城市,交警发现违章行车、停车的  相似文献   

15.
拖拉机肇事后司机逃逸的法律后果《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拖拉机驾驶员抱着侥幸的心理,在拖拉机发生事故后,不仅不立即停车,...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100起交通伤亡事故中,驾驶员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超过70起,究其原因,疲劳驾驶占相当比例,且显增长趋势,因此解决疲劳驾驶车这个问题,是减少事故的有效办法之一。纵观案例,司机疲劳驾车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钱驱使。不少驾驶员为求经济效益,多头寻找货源,不顾劳累运了东家货,又拉西家客。超负荷工作,忽视了行车安全。二是货主所迫。有的货主因交货日期所限,为节约途中开支费用等原因,盲目催促司机开快车,开疲劳车,而有的驾驶员明知体力不支,但为了满足货主需要,不失今后货源…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西乡县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时违章作业,致使对面来车闯入勘查现场,造成4死三伤的特大交通事故。最近,该案经西乡县人民法院审结:肇事司机判刑4年6个月,民事赔偿177055.63元,西乡交警大队因违规作业被判民事赔偿88966.06元。事情发生在一年前。2005年11月17日晚,西乡县交警大队民警在该县苦竹坝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没有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而且将警车置于道路中央并开启大灯。农用车驾驶员传某行车至肇事处时,误认为是对面来车,从而冲入交通事故勘察现场。造成四名现场群众当场死亡,处理事故的两名交警和一名当事人受伤。经西乡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肇事司机传某违反交通安全法,超速、超载行驶,在道路不佳、情况不明条件下未采取有效措施,引发了4死3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西乡县交警大队民警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未按照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作业,即未身穿反光背心、也未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标志、开启大灯逆向停放道路中央,导致被告无法准确判断路况而引发第二起交通事故,因此西乡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应对这起事故负次要责任。交警处理事故被判赔8万多元$陕西省西乡县农机管理站@...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全国平均1d发生948起道路交通事故,每叫日有1人死亡,每10日有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9.3亿元:,…这些骇人听闻的数字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披露的。1998年三.6万多起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司机是肇事的主要群体,占巴.7x。sa以下驾龄司机肇事频繁,共发生交通事故一色万多起,致使28052人死亡,891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七分钟撞死一个@刘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我国交通事故居高不下 ,原因是多方面的。日前 ,笔者与一位多年从事交通事故处理的老交警谈论得知 ,在交通事故中二茬肇事现象比较突出 ,应引起各地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如司机王某 ,在 1999年因疲劳驾车造成一死一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惨痛的教训和沉重的经济赔偿理应终生难忘 ,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 ,事隔一年 ,他又因酒后驾车造成多人伤亡的特大交通事故。王某再次肇事令人震惊 ,让人痛心 ,更发人深省。仅隔一年 ,两次造成多人死伤 ,像这样的马路杀手 ,劣质驾驶员 ,假如在第一次肇事时就严惩不贷 ,吊销其证件 ,让他永远不能行车 ,那…  相似文献   

20.
国外一交警部门曾对嗜吃香蕉的128名汽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发现在开车途中有25%的司机出现肢体麻木;有33%的人有嗜睡现象,曾发生交通事故者占19%。 医学家认为,这与空腹食用香蕉有关。香焦含糖量高达20%,是补充糖类、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