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实践本体论的分析,揭示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实质,说明了在任何问题上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偏离唯物主义的航线。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所发生的革命变革出发,肯定了马克思对物、对人、对人的直观能力的实践理解的合理性、革命性.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唯物论,也没有否定自然这一唯物论的前提.而当前流行的实践本体论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自然及其规律对实践的先在性、前提性,忽视了实践本身所具有的"变革世界"的客观功能而有滑入到唯心主义的危险.文章指出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构成了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几种经典的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观点虽各具特色,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核心是在马克思文本中并不存在一个本体论承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离不开实践,哲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实践观的支撑。正确剖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才能深入、全面地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精华,才能更为深入地探究人、自然、社会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更好地指导于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在梳理前人实践观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将马克思实践观真正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人权具有物质依赖性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人权物质依赖性的理解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出发,从人权的本原、内容、实现条件的视角对人权的这一特性进行认知。不应排斥人权对物质的依赖性,也不宜过分夸大这种依赖性,更不能把这种依赖性放大为物质在任何层面上对人权状况的决定性。科学理解人权的这一特性,对我们应对西方人权问题的挑战,对现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了传统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观,它将主体间关系引入其中,把实践看作是"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关系相统一的结构,即主体——客体——主体的实践结构。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有着科学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新全球化。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于宇宙终极问题探讨之学说的本体论在科学中亦经历了它的兴衰历程.在科学理解论视野中,所谓本体论承诺就是指出有待理解的世界是一“混沌”, 它是有序与无序的统一, 是正在生成的确定性, 它的显现道路就是主体进行的科学理解活动。阐明了其本体论前提后, 科学理解的相关问题才能得到良好地解决。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的、核心的观点,也是与旧哲学相区别的关键。从《手稿》经《神圣家族》到《提纲》,实践思想贯穿始终。《手稿》是实践观的萌芽阶段,确立了实践观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神圣家族》是实践观的过渡阶段,在清算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过程中,初步萌生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原理;《提纲》是实践观的形成阶段,通过对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哲学的彻底批判,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相似文献   

9.
把结构范畴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受到我国哲学界的重视。笔者从物质的统一性方面对结构范畴进行探讨,现发表一点浅见,以供商榷。(一)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世界,是一幅纷繁复杂、气象万千的图景。诚然,这幅图景远不能概括物质结构的无限多样性,因而它是有限的、相对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能够日益清晰地描绘出物质结构的无限复杂的图景,而且能够从千变万化的特殊的物质结构中看出共性,即客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一场哲学变革,其目的在于克服旧教科书体系的系列缺陷,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探索和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使哲学更加贴近实践,有两层涵义。一是,要以科学实践观为透视点,对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关系进行理论反思并形成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二是,就当前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实践就是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陶富源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正是这样一部集中反映上述哲学变革成果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实践观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据核心的地位,正因为马克思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其哲学中,才使马克思的哲学更具生命力和活力。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论证实践的本质,即主体和客体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揭示其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双向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提出了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服务、消费、调整关系4种实践划分形式。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它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泉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完成,究其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是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一场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转折。本文就是要探讨实践观对当代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爱平 《甘肃农业》2006,3(2):200-201
本文具体考察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实践”范畴研究所引发的讨论和争议中富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从哲学史角度阐述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而本文在反思过程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实践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93-29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的观点占据其核心位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因此,通过在该文中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阐述其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促使其更好地与中国的时代脉搏相契合。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本体论是在农业术语基础上组成的知识集成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全面检索有关农业本体论各类文献资料,建立了《中国农业本体论文献数据库》;并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我国农业本体论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研究机构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量化综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其思想灵魂的内在统一的哲学体系 ,时代主题的转换 ,科技的发展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化 ,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 ,我们要从实践出发去审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而不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内去审视、理解并“包容”实践 ;学哲学的体悟 ,需生活的磨洗 ,学好哲学 ,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视域下篮球技战术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争夺”是篮球技战术发展演进的本体,在篮球技战术发展中具有永恒性及逻辑优先性.从本体论的视域,对篮球运动技战术进行诠释,为指导篮球运动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篮球技战术的发展皆源于攻守矛盾双方对于空间争夺的结果,配合是处理技术运用空间问题下的合作行为,在攻防各自内部表现为创造技术运用空间,表现为对对手技术运用空间的限制,全队战术是“空间争夺”理念的表现形式.我国篮球运动实践要注重对技术运用空间的理解及利用空间的技术创新,在战术上注重围绕“空间争夺”进行理念创新,进而促进战术的体系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性质1.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先在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出现是对之前一切物质观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区别与过去那种没有脱离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物质观,不论是过去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还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他们远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高度,更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物质物质观先在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物质先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从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是先于人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