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85年我所有八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 一、山西省野生果树资源调查:1981—84年对我省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澄清了全省野生果树资源分布、数量、种类和品种。全省共有野生果树17科37属  相似文献   

2.
张玉芹 《北方园艺》2010,(24):62-66
甘肃省地处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北缘,气候类型多样,野生果树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调查研究表明,甘肃有木本野生果树33科,72属,329种,48变种。现对甘肃野生果树资源种类、果实类型、野生果树种、属地理区系分布类型、野生果树在甘肃各地理区域的分布状况及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甘肃野生果树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山西野果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果树资源是山西省非常重要的种质资源,具有良好的抗性特征,研究、开发和利用野生果树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据调查,世界各国共有果树 60 科,其中原产我国的 51 科 293 种,种占世界的4/5……[1]。而山西位于我国华北的黄土高原,地域辽阔,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境内苹果属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主要分布有4种,即河南海棠、湖北海棠、山丁子、毛山丁子,其中山定子、河南海棠分布最为广泛.文章对4种野生资源的植物学特性、物候期、分布范围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目前的利用现状:山定子常作为苹果砧木,海棠则用于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从河南海棠中实生选育出了S系苹果矮化砧木...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省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有4属7种2变种。阐述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果实经济性状及利用价值,提出了木通科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野生果树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以长白山区为主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综合调查时发现,野生果树资源生存现状岌岌可危,数量急剧减少。因此,采用珍稀植物优先保护分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7项指标定量评价植物优先保护指标体系,评价了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寒冷地区的野生果树资源,为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12科、33属、49种的评价指出,有6科、9属、11种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7.
对青海野生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有99种,隶属14科28属。其中蔷薇科野生果树有47种,占总种数的47.5%。其中有的种类具有抗寒、耐旱特性,可试作砧木或抗性育种材料。将青海野生果树分布划分为四个区,介绍了各区野生果树的种类,调查了各属的垂直分布。提出了野生果树资源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主要野生果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果树资源是发展果树生产、开发综合利用,以及选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除了已开发利用的栽培果树之外,福建还有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野生果树,有的已经利用并已成为商品的余甘;正在引起重视,并正在开发利用为重要营养保健果品猕猴桃;以及可供砧木或可供杂交育种材料等,和尚待研究开发利用的柑桔属、柿属、蔷薇属、苹果属、悬钩子属、板栗属、葡萄属等野生果树。野生果树,具有各种特点,有些果实可以鲜食,有些可为育种材料,有些果树可为抗性砧木,有些可为医药原料、工业原料和加工原料。本文就我省野生果树资源开发与利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果树资源学报》前身系《山西果树》,2020年1月更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单月10日出版。主要报道有关果树资源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优秀创新性成果,反映我国果树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评价、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欢迎广大学者投稿!1.主要栏目辟有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技术、专论综述、引选育种、特异资源等栏目。全面介绍果树种质资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的野生果树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213 种, 分属26 科44 属。多为蔷薇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以神农架及周围地区, 鄂西南宜昌、恩施州, 鄂东南至鄂东北3 个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具有南方果树和北方果树资源的兼容性和开发利用多样性的特点,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使野生果树资源受到威胁, 建议加强综合保育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云南特有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南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500 余种, 其中云南特有的164种, 分属35科54属, 多为热带、亚热带果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滇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和滇中—滇东北3个特有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用途广泛, 优异性状明显, 有待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赵宏波  郝日明  胡绍庆 《园艺学报》2015,42(9):1760-1770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野生资源有非常丰富的性状和遗传变异,但目前被过度开发、破坏,导致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规模和数量锐减,生境片断化严重。以往的文献认为桂花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即中国的西南地区;然而随着野生种群在湖南、浙江和福建等地被陆续发现,关于桂花自然分布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作者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桂花的自然分布和种群特征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分析了野生资源与品种起源的关系,以期为桂花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2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重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平均果实单果重为32.78g,变异系数48.44%,果实单果重大于60.00g的种质有10份;不同来源地的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存在较大差异,野生种质果实单果重低于栽培种质,差异极显著;红肉种质与白肉种质果实单果重差异不显著;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与种子数、种子重、可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小陇山林区野生果树资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98种(包括变种、变型),隶属于28科、57属,其中50.2%集中于菩薇科和葡萄科。对125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资源的分布、用途、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省杜陵国家遗址公园发现1种鬼笔目真菌,经鉴定确认为五棱散尾鬼笔Lysurus mokusin(Cibot:Pers.)Fr.。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此前该菌在陕西省内未有报道和文献记载,因此,本次调查发现增加了该菌在我国种质资源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地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地处湘鄂渝黔四省边区的武陵山地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记录到该地区野生果树48科,109属,342种(变种、变型),其中16种为武陵山地区特有的野生果树。含15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壳斗科、猕猴桃科、芸香科、桑科5个科,为该地区野生果树的优势科。介绍了70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果树。武陵山区的野果资源已得到初步开发利用,猕猴桃等数种野果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果树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荫生观叶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维柱  黄文 《园艺学报》1993,20(3):289-294
  相似文献   

18.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