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60-8162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滨水景观区是城市开放空间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其设计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的特点而形成。该文主要概述滨水景观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着重分析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和地域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作用,以东北地区鲅鱼圈的山海广场为例来阐述地域文化如何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取郑州市东风渠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从生态要素、社会要素和景观要素等3方面对其滨水景观进行分析,提出东风渠滨水景观的优点与不足,将东风渠滨水景观按照景观节点分为25个景观段进行评价。以POE理论为前提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进行分析,制定出一套针对东风渠滨水景观的评价体系,在加强景观节点的设计构思、提高创新性和形式美感、提高景观质量等方面对东风渠滨水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之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滨水景观评价的目的、目标和概念出发,对当前国内滨水景观评价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在城市滨水景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观评价的介入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滨水景观主观评价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南京江宁大学城滨水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唐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4-17185,17280
在分析南京江宁大学城滨水植物配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滨水景观的现状,探讨了滨水植物造景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滨水植物景观的建设必须结合艺术与生态科学,并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建设成既有城市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7.
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归纳分析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对岭南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做出思考。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在滨水植物种类,滨水植物空间营建,植物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公园常用的滨水植物有92种,隶属51科77属;其中乔木类33种,灌木类19种,草本类40种。建议滨水植物景观应进一步注重生态效益研究,使景观同时具有生态与美学效益,并注重其养护管理方法,做到景观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镇滨水景观不仅可以反映当地的历史与风貌,还可以增强生态效益。但是许多滨水景观在大开发的背景下变得支离破碎,未能形成统一的景观风貌。以常熟市青墩塘河(金湖路—铁琴街)滨水景观为例,从空间、景观、生态、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整合设计,使该河段滨水景观重新焕发生命力,提升该城镇的整体风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乡村滨水景观的主要自然特征,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分别对50张乡村滨水景观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乡村滨水景观的主导景观因子是植被类型、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景观色泽和驳岸线条4个要素;乡村滨水景观构建的基本技术要求为建造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驳岸线条自然弯曲流畅、植被类型乔灌草结合、景观色泽明艳鲜亮;在构建乡村滨水景观的过程中,4个主导景观评价因子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1.
滦河承德市双滦区段景观总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滦河双滦区段河道现状情况,根据《承德市双滦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大避暑山庄"旅游规划要求,从景观分区、道路、建筑及绿化等方面,对滦河双滦区段滨水景观进行了全面规划,旨在开发双滦区的旅游资源,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2.
南宁市人民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斌  庞洁  和太平  崔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19-5421
通过对南宁市人民公园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植物造景主要从滨水绿地、建筑周边环境、园路、疏林草地、密林、园中园绿地六大类型营建进行分析论述,总结其植物造景特色,剖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析南宁荫生植物园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斌  庞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83-1685
通过调查,主要从疏林草地、棚架植物、热带雨林、多浆肉质植物、水滨植物、小径植物6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南宁荫生植物园的植物造景及其特色,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剑平   《现代农业研究》2019,(3):121-123
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的代名词,水榭戏台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衣锦坊, 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是古时上流社会的浮光掠影,也是唯一一座建在水上的戏台,对现代视觉 传达设计的影响颇深。本文以水榭戏台装饰纹样为切入点,在概述纹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 过分析纹样对现代视觉传达传承的启示,探讨了纹样在现代视觉传达应用的策略,以其丰富图 形的语言和创作手法,为现代视觉传达艺术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园林素尚自然,视山水为园林的灵魂,历代的造园匠师们都把地形的处理(地形的利用和改造)当作造园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园林的地形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山水的布局不仅直接影响着园林的风景效果,也影响了活动内容以及适用性等。因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解放后三十多年,北京市兴建了不少公园,其中较大型的有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和龙潭湖等公园。本文主要以陶然亭和紫竹院两个公园的现有地形进行剖析,针对其共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陈诗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46-16448
[目的]探讨我国东南区和西北区丹霞地貌区域特征及其成因。[方法]以福建省和甘肃省作为我国丹霞地貌的代表区域,选取福建省武夷山、永安和甘肃省本康、张掖等典型地点,通过实地考察,对比东南和西北两大区域的丹霞地貌在形态特征、物质结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上的地域差异,并对造成地域差异的内外营力要素和时间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我国境内发育的丹霞地貌区域差异显著。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多发育临溪丹崖赤壁、一线天等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地貌景观,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发育温带干旱—半干旱区丹霞地貌景观。[结论]我国丹霞地貌的地域差异性是在构造运动的阶段性、地貌外力的分带性和发育过程的周期性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中国园林发展的角度论述文学、绘画对其所产生的深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测资料以及北疆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独特性,在探讨景观敏感度指标测度方法基础上,给出森林公园全部景观的等级评价,并进而讨论公园建设、景观保护和开发等一系列课题。  相似文献   

19.
景观生态学在高校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和满足景观欣赏要求等多重目的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校园园林植物群落规划建设,建造兼具自然和人工特色的优美景观.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新时期高校园林绿化功能、特点、建设原则,并基于景观生态学提出高校园林绿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哲学高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室内自然景观得以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结合实例剖析了室内自然景观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室内自然景观的设计特点, 提出了一套室内自然景观的创作手法,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