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最近 ,在广西南宁观赏鱼市场上发现了原本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一种鱼类———食人鱼 ,它生存能力和繁殖力极强 ,并因其凶残特点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 ,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一旦流入外界水域 ,它们可能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它鱼类 ,给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危机 ,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 ,食人鱼在近一段时间内倍受人们关注 ,甚至到了谈“食人鱼”色变的地步。食人鱼 ,也称食人鲳 ,原产于亚马逊河、圭亚那、委内瑞拉等地 ,共有20余个不同品种 ,如红腹食人鱼、白食人鱼、黑食人鱼等 ,其中最具代…  相似文献   

2.
直面中国动物福利--食人鱼入侵带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内,倍受人们关注的是在广西南宁观赏鱼市场上发现了原本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一种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的鱼类———食人鱼,它属于外来入侵生物种,于是国家渔政管理部门决定对其采取赶尽杀绝,以保护我国物种的生态平衡。但是,就在此时国际动物福利组织声明,中国对食人鱼只能采取退运或者安乐死方法,否则将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贸易。为什么我国自己处杀外来入侵生物会受到国际组织的如此关注,甚至是带来动物贸易纠纷?实质上就是动物福利的问题。我国加入WTO一年多的时间,许多方面还与国际上通行做法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水产饲料投入水中供鱼类采食 ,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被吃完 ,需要饲料在水中能维持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不溃散不溶解 ,即在水中有一定的耐水性 ,如果饲料在水中的耐水性差 ,则大量饲料不能被鱼类摄食 ,不仅降低饲料利用率 ,而且饲料颗粒溶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溶氧减少 ,导致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 ,最易造成鱼类浮头、泛池的发生。在一些条件较好的饲料厂 ,如用挤压膨化机或熟化处理设备及微粉设备的厂家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但大多数中、小型饲料厂达不到这些条件 ,如粉碎机是普通锤片粉碎机 ,制粒机是单调质的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鸭鱼混养技术是一种综合养鱼的好模式。一方面,鸭子可以取食病鱼、水生昆虫的幼虫等有害生物,消除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同时,鸭粪落入水中,小部分以有机腐屑的形式直接被鱼所食,大部分经游离分解,被水体吸收,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增加鱼类的天然食料,从而提高了肥水鱼产量。另外,鸭群在水面来回游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溶氧密度,改善了水体环境;鱼鸭混养解决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1池塘选择、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发展,水环境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日益严重,对鱼类的生理机能有强烈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水污染物对鱼类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并利用生理变化规律作为鱼类生态环境的生物监测方法.我国几种淡水养殖鱼类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非常敏感,在极低的浓度下也可以引起其耗氧  相似文献   

6.
磷在鱼类生长、代谢、骨骼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水中磷的含量低且鱼类对水中的磷利用率很低,鱼类所需的磷大部分源于摄食的饵料.文章从鱼类饵料中磷的来源与形式、不同形式磷的利用率、适宜的钙磷比、磷需要量的评价指标以及海水鱼与淡水鱼对饵料中磷的需要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鱼类对饵料中磷的需要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鱼类饥饿时用药:药物被摄食旺盛的健康鱼类大量吞进肚中,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病效果,反而会带来相应的毒副作用。2.药物没有完全溶解:药物有的是块状,有的是颗粒状,有的较难溶解,部分渔民只图省事,将药物草草溶于水后洒入水中就算了事,药物没有充分溶解,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混合用药:有的渔民将几种药物简单地混合在一起投向塘中,药物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药效相互抵消,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4.药不对症:一见鱼病就将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混在一起当作“灵丹妙药”泼洒,殊不知对有些鱼病来说,这几种药物对其根本没有效果。5.…  相似文献   

8.
鱼鸭混养是一种综合养鱼的好模式。一方面,鸭子可以取食病鱼、水生昆虫的幼虫等有害生物,消除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同时,鸭粪落入水中,小部分以有机腐屑的形式直接被鱼所食,大部分经游离分解,被水体吸收,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增加鱼类的天然食料,从而提高了肥水鱼产量。另外,鸭群在水面来回游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溶氧密度,改善了水体环境;鱼鸭混养解决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邗江县瓜洲镇军桥养殖场实行鱼鸭混养,大搞综合养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9.
所谓“浮头”就是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1毫克/升左右),鱼就会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叭咕、叭咕”也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所谓“泛池”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中溶氧进一步下降,靠浮头也不能提供鱼类最低氧气需要,鱼类就窒息死亡。大批鱼类死亡,这就叫做“泛池”。现将判断池鱼浮头和抢救泛池的技术简介如下: 一、浮头和泛池的原因: 鱼类缺氧浮头或泛池的主要原因有:(1)天气突然变化,鱼池水温  相似文献   

10.
鳖是肺呼吸动物,由于其呼吸和摄食不停地在水中上下运动,有利于池塘底部有机物的释放和浮游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光合作用在表层产生的氧气搅入底层,使上下层水体含氧均匀,有利于鱼类生长。鳖的剩余饲料和排泄物一部分被杂食性鱼类直接利用,一部分可被浮游生物利用,为鱼类增加饵料,促进鱼类的生长。鱼鳖混养既产鱼,又产鳖,可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每平方  相似文献   

11.
鱼类系在水中摄饵,环境的影响因素复杂,能否给予营养平衡,以保持在水中营养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饵科不被溶化是养殖鱼类成败的关键。因此,水产饵料的配制技术颇为重要。第一节配制原料的选择用作鱼虾类配合饵料的原料品种很多,在设计配方时,对所用原料需认真选择。在选择原料时应考虑下列诸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日前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水产专家周效广通过人工技术,成功地使鲟鱼和鳇鱼实现了杂交,孵化出鱼苗28.5万尾。鲟鱼又名“七粒浮子,是比较名贵的一种鱼类,鲟鱼全身为软骨,都可食用。鲟鱼体态优美,在水中游动似军  相似文献   

13.
鳗鱼的养殖技术辽宁省昌图县供销社李晓坤鳗鱼也称鳗鲡。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是世界上分布较广、种类较多的经济鱼类。在我国分布的有日本鳗、花鳗两种。鳗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人称之为“水中人参”。具有补气血,壮筋骨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有记载的鱼类多达22000种以上,是取之不尽的实验材料资源。由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材料易得、且绝大部分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等,所以是毒性试验、环境监测、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鱼类实验动物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作为实验材料的鱼类动物只能称为“用于实验的动物”。常用的品种有:  相似文献   

15.
氧化三甲氨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鱼类对所投喂饲料的利用率实际上投入水中的饲料是不能完全被鱼类所利用的。所投喂的饲料 (不包括青饲料 )只有 2 5 %~35 %的饲料物质被鱼体用于构成其有机体 ,其余6 5 %~ 75 %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效果。投入水体的饲料约有 1 5 %~ 30 %的饲料直接损失 ;而被鱼类摄入的饲料  相似文献   

16.
鱼类催产剂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催产剂是鱼类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鱼类人工繁殖中常用的催产剂有三种: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LRH-A)以及鱼类的脑下垂体PG。本文介绍前两种催产剂的使用技术。 一、两种鱼类催产剂的使用方法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是鲢、鳙鱼人工繁殖鱼苗生产中主要的催产药物之一。其成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溶于水中呈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它  相似文献   

17.
谈论到国家级野生动物,人们可能很自然就想起了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和中华鲟等明星动物。然而还有一种十分珍稀可以和大熊猫相提并论的水生动物却鲜为人知,不仅在媒体和动物园难以目睹它的尊容,就是连它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认不出来,这种非常稀少而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的“水中熊猫”就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鼋(音“元”)。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颗粒饲料,适用于鱼苗、幼鱼养殖。该饲料有下列特点:1、颗粒大小在幼鱼的可食范围内;2、饲料在水中游浮30分钟以内不会沉降;3、在水中不会崩坏、膨润;4、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溶解到水中;5、鱼类喜食;6、饲料散布在水中不会腐败;7、幼鱼摄饵后能充分消化吸收。该饲料是在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混入鱼类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使其微粒化后,再与氯化钙水溶液接触硬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颗粒饲料,适用于鱼苗、幼鱼养殖。该饲料有下列特点:1、颗粒大小在幼鱼的可食范围内;2、饲料在水中游浮30分钟以内不会沉降;3、在水中不会崩坏、膨润;4、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会溶解到水中;5、鱼类喜食;6、饲料散布在水中不会腐败;7、幼鱼摄饵后能充分消化吸收。该饲料是在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混入鱼类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使其微粒化后,再与氯化钙水溶接触硬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池塘养殖鱼类的放养密度不断加大,造成水质逐步变差,水中有害的硫化氢、氨等增多(易引起鱼类中毒,造成浮头的现象),淤泥层过厚,有机物增多,病虫害逐年增多,(因水质差造成养殖品种腮部疾病增多,影响鱼类呼吸,也能造成浮头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大风大雨恶劣天气引起水质突变导致鱼类缺氧浮头。水中溶氧在临界溶氧浓度时,生理代谢和生长受到影响,造成鱼类生长速度缓慢。如果水中溶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