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雪灾害对大关县4种竹林损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大关县4种竹林经2008年1月特大强降温冰雪天气过程后的受其冰雪灾害损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慈竹林受损比水竹林、斑竹林和筇竹林严重;(2)随海拔高度的升高4种竹林的受损随之严重;(3)慈竹、斑竹和水竹3种竹林的受损率与其竹林立竹密度的大小呈正相关,而筇竹林的受损率则随其竹林立竹密度的增加而下降;(4)同一竹林胸径大的竹子比胸径小的竹子更容易受损害而折断和破裂.  相似文献   

2.
杨裕振 《绿色科技》2015,(3):167-168
分析了低产雷竹林形成的原因,包括生产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林农采笋留笋、挖竹留竹不合理,导至雷竹林荒芜、稀拉、萧条,雷竹出笋率低、产量低。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包括加强生产责任制管理,加强日常生产管理,调整低产雷竹林分结,对低产雷竹林进行合理施肥,深翻、除杂等技术全面改进低产林,为林农创造更高效益,建立高效稳定雷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围绕城市园林绿化、营造竹林景观,在安吉竹种园、上海东方绿舟、北京房山高科技园区、临安观赏竹园开展试验研究,并在浙江、上海、北京不同区域运用此项技术进行推广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总结了观赏竹园艺栽培技术:(1)城市园林观赏竹栽培技术;(2)观赏竹盆景栽培及制作.城市园林观赏竹栽培技术包括采取堆土筑丘、改土、设置隔离层等方法创造适宜竹子生长的土壤环境,并采取搭建水平井字架,块状拉索等措施进行固竹防风,采取了全秆通梢密植法开展竹子园艺栽培,解决不同区域立地条件栽植竹子,快速形成竹林景观的技术问题,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全梢竹子挖掘、运输、整枝修剪、栽植和养护技术措施,实现竹类园艺栽培技术创新;观赏竹盆景栽培及制作包括盆景栽培、盆景养护、盆景配置等.  相似文献   

4.
毛竹天然分布于我国北纬 2 3°2 3′~ 32°2 0′,东经 10 4°30′~ 12 2°的广阔区域内 ,是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佳的竹种之一。毛竹林是 1年换叶、孕笋 ,下 1年发笋长竹 ,2年为一个周期。我国大部分竹产区都采用大小年毛竹林经营技术 ,这是广大竹农在变竹木混交林为纯竹林的过程中 ,经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一个既科学又简单的营林技术。但近期来 ,一些地方改大小年竹林为花年竹林 ,结果竹笋夜蛾、竹象鼻虫、竹螟、竹蝗虫、竹蚧、竹小蜂、竹蝉等竹类害虫迅速繁殖蔓延 ,使竹林遭到严重危害 ,笋竹产量明显下降。因…  相似文献   

5.
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的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一部分内部,自1984年始,研究将大小年毛竹林改制为均年(即花年)竹林,以及使均年竹林稳产经营的控制技术措施。试验中改制技术包括立竹断鞭、大年强度疏笋、改变伐竹期、自然留养小年竹等,以寻求在毛竹林中诱发小  相似文献   

6.
竹类植物资源利用与定向选育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从我国竹类植物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竹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材性的原则,探讨适合作为笋用竹林(包括不同季节出笋的笋用竹)、材用竹林(包括适合生产不同竹胶板和原竹利用的竹种)、笋材两用竹林、纸浆竹林、叶用竹林、观赏竹林等竹种的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优良笋用竹种红哺鸡竹为试验材料,采用SPAD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不同经营水平和林分密度竹林1~3年生立竹的不同竹冠部位(上部、中部、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竹林经营水平对不同年龄立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影响,集约经营竹林显著高于粗放经营竹林.在实验林分密度范围内,相同经营水平竹林林分密度对立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高林分密度集约经营竹林竹冠下部的立竹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高于上部和中部,并以中部最小,低林分密度集约经营竹林随竹冠部位的下降而升高,高林分密度粗放经营竹林随竹冠部位的下降而降低,而低林分密度粗放经营竹林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观赏竹景观对不同人群的视觉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观赏竹景观对不同人群的视觉生理影响,采用生物反馈测量法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观赏竹景观的生理活动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1)在观赏竹景观环境的刺激下,被试者α脑波振幅增加、β脑波振幅减少、收缩压和脉搏降低,呈现积极的生理反应。且与城市环境相比,接受观赏竹环境刺激后人体放松的程度更为显著;(2)女性和青年人对环境的敏感度更高;(3)老年人群对视觉刺激的生理反应略弱于总体人群;(4)竹林和竹径景观对人生理的影响差异表现不大。  相似文献   

9.
天全方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全县有丰富天全方竹资源,但由于受到长期不合理采摘竹笋等人为活动和自然的影响,使天全方竹不断退化、衰败,造成天全方竹笋品质差、产量低,形成低产天全方竹林。本文通过3 a实践,初步探索天全方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以提高天全方竹笋品质和产量,促进天全方竹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历时10年对撩壕施肥的毛竹林生长特性和林分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径级毛竹均分布在林分密度3 750~10 305株/hm~2的中密度到高密度的范围之内,当林分密度为8 250株/hm~2的中密度时,林分平均胸径和新竹平均胸径达到生长高峰;当林分密度为10 305株/hm~2的高密度时,平均枝下高、秆全高和枝下高占全高的比例也达到最大值。(2)撩壕施肥竹林立竹株数为8 625株/hm~2,其中胸径12~17 cm的大径竹占该竹林总株数61.2%,比对照竹林增加4.02倍;胸径9~11 cm的中径竹占该竹林总株数33.2%,比对照竹林增加38.4%;胸径8 cm以下的小径竹占该竹林总株数5.6%,为对照竹林的87.4%。(3)撩壕施肥竹林Ⅰ~Ⅳ度竹为幼、壮、中龄竹,立竹株数和蓄积量占林分比例均在7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繁殖功能旺盛;Ⅴ~Ⅶ度竹为次老龄竹和老龄竹,立竹株数和蓄积量占林分比例均在30%以下,繁殖能力有所下降,但因能增加立竹密度,有利于为新竹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1.
笋竹两用毛竹林经营管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化国有林场毛竹林基地为研究对象,经过6年的抚育管理,竹林从立竹量小、年龄结构不合理、平均胸径小、立竹粗度差异大、立竹在林中分布不均逐步成为笋竹两用丰产林的林分结构,总结出笋竹两用毛竹林最重要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劈山除杂、垦复、施肥、调整年龄结构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2.
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与螨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竹害螨(南京裂爪螨、竹缺爪螨、竹针刺瘿螨)在毛竹林中的危害程度与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的关系,以及害螨对竹林产竹量、产笋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当竹林立竹度为2700-30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少于10%时,竹林轻度受害;当竹林立竹度为2205-27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占10%-30%时,竹林中度受害;当竹林立竹度为1200-21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比例大于30%时,竹林重度受害。毛竹害螨危害对竹林产量、产值的影响是:轻、中、重度受害林比未受害林,度产竹量分别下降13.7%、35.6%、61.9%;度产笋量分别下降16.1%、38.7%、61.3%;产值每公顷分别减少1014元、2487.8元、4047.9元。  相似文献   

13.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德宏州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中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文章分析了德宏州的竹林类型和珍稀濒危竹类植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德宏州竹林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和温凉性竹林,根据利用类型可分为大型材用林、优质笋用林和多用途散生林3种;德宏州有7个属、19个竹种属于珍稀濒危竹种。文章还对德宏州的珍稀濒危竹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撑麻7号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成林撑麻7号竹竹秆、竹枝、竹叶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竹秆、竹枝含水率随竹龄增大呈下降趋势,竹叶含水率不受竹龄影响,1年生、2年生立竹含水率高低依次为竹秆、竹枝、竹叶,3年生、4年生立竹含水率高低依次为竹叶、竹枝、竹秆;构建了不同年龄单株立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立竹胸径的数学优化模型,进而分析知竹林中2年生立竹生物量占竹林总生物量最大47.0%,3年生、4年生立竹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竹林立竹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竹秆、竹枝、竹叶,其中竹秆占竹林总生物量的72.9%。  相似文献   

15.
竹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竹林经营技术水平关系着整个竹产业的发展。浙江湖州市是我国毛竹笋用林开发最早地区之一,湖州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新发展了一整套竹林经营实用技术。文章系统总结了湖州市毛竹林经营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笋穴施肥、水平阶梯整地、竹林覆盖、竹蔸蓄水、机械耕作、清洁生产等,阐述了各项技术的要点。推广应用湖州市竹林经营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竹林整体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楠竹林是由地上竹株和地下竹鞭相互连结而又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片楠竹林,都包括老、壮、幼竹和竹鞭。各龄竹株和竹鞭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养育,促使竹林更新复壮和衰老的循环过程。为此,楠竹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带状深翻垦覆、施肥、合理采伐、正确疏笋、护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进行楠竹低产林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对楠竹低产林的竹林结构、平均胸径增长率、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率均有较大影响,经方差分析达显著差异水平。(1)出笋率:B处理与对照和C处理相比,有显著差异,其出笋率比对照增加41.56%;(2)成竹率:B处理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其成竹率比对照增加79.36%;(3)新竹率:B处理与对照和C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与A处理差异显著;A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C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从新竹率来看,B处理最高,平均达到32.89%,比对照增加133.26%;(4)林分平均胸径增长率:B处理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其林分平均胸径增长率比对照增加54.11%;(5)竹林结构:经过改造,A、B、C处理的竹林的年龄结构趋向合理,Ⅰ度立竹所占比例显著提高,Ⅳ度立竹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竹林的立竹度、平均胸径明显增加,均匀度、整齐度有明显改善。(6)经济效益分析表明:A、B、C处理改造后的纯收入均较改造前有大幅提高,增幅分别为137.73%、443.97%、125.64%。从成本利润率分析,B处理成本利润率比改造前增加56.91%,其它处理不明显,甚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在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彩洋村,对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实施大年强度采伐、定量留养、控制新竹数量,合理施肥,小年留笋养竹等技术措施。实施5 a后结果表明:改善了竹林的生长条件和竹林结构。竹林密度增加84.8%,立竹平均胸径从8.6 cm提高到10.1 cm,竹笋产量增加18.9%。竹材产量增加47.8%。Ⅲ度以下的青壮竹占全林竹的75.6%,Ⅳ度以上老竹从试验前27%下降到24.4%,小年竹占立竹总数的43.8%,每年林地孕笋竹和换叶竹的数量达到相近,完成了大小年转变到花年毛竹林的改造。  相似文献   

19.
早园竹又名园竹、雷竹、桂竹,为刚竹属竹种,在我国北纬40以南均有栽培。竹林老化主要表现为竹林开花与竹林衰败及土壤老化。对老残败退的竹林可采用伐老竹、挖老鞭、垦复松土、压青施肥等措施提高林地肥力,促使竹林复壮更新。一、衰败竹林的更新改造竹林衰败老化包括地上竹林结构的老化和地下鞭根结构的老化。竹林衰败老化主要是经营管理不合理或缺少抚育管理,使竹林长势越来越弱,引起竹林衰败老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母竹留养不合理,留养数量少,质量差,留养时间过迟;老竹保留过多,没有及时更新;病虫为害竹林,没有积极防治;缺水干旱,…  相似文献   

20.
粱平县是重庆市竹资源大县和全市100万亩笋竹产业化工程试点县,现有天然成片竹林面积22万多亩,是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竹林区。今年,该县将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决定用5年时间,新造寿竹、楠竹、慈竹、撑绿竹、白夹竹30万亩,使竹材年产量达到50万吨,竹笋年产量5万吨,竹产业产值达25亿元。但由于现存竹林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加工档次、产品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