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双孢蘑菇覆土材料发酵土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春 《食用菌》2008,30(5):30-30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条件。至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生产乃需采用覆土出菇技术。不同的覆土材料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目前,国外多数采用饱和含水量大、持水性好、孔隙度大的泥炭作覆土材料,成本较高,但双孢蘑菇产量高。国内的双孢蘑菇栽培由于栽培条件、栽培区域及运输成本因素的制约,一般都就地采用混合土或河泥砻糠土作为覆土材料。这两种覆土材料有许多不足,如混合土(将表土15cm以下的细土与粗土混合)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2.
林宝娟  洪丽明 《食用菌》2008,30(5):46-46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深入,种植双孢蘑菇已成为长泰县农村秋冬季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个复杂而又细致的生产过程,其中覆土是夺取蘑菇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现总结一下我县蘑菇覆土的技术要点,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国栽培蘑菇的覆土技术,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到河泥砻糠和统土一次性覆盖,由于前者不适宜于气生型菌种,后者表层土喷水易散碎和板结,我们于1988~1990年改用田园土砻糠作覆土材料,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改革后的覆土工艺,备料简易,操作方便,省工省本,蘑菇产质量较好,一般秋菇产量可达5.8kg/m~2,且畸形菇极少.现将有关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翁埔垣  朱金星 《食用菌》2008,30(3):42-43
浙南山区,自然植被丰富,气候类型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秋霜迟,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终年云雾飘渺,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条件,开发以补充淡季蘑菇市场为目标的蘑菇栽培模式,发展高温蘑菇生产,可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丰富我省杭州、宁波、温州,以及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市场,也为山区农民提供致富渠道。遂昌县经过两年试种,根据高温蘑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环境条件,解决了高温蘑菇覆土后菌丝上土难,极易在覆土层下结菇,严重影响产量及质量等问题,实现高温蘑菇平均产量7.5kg/m^2。现就如何根据浙南山区气候特点,获得高温蘑菇高产稳产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 ~ -17.28 kPa水柱牵力下的水份释放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菌渣高效栽培双孢蘑菇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介绍漳州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经验和具体的技术流程:选择优良菌株,安排生产季节,栽培料的配方和处理,二次发酵与播种、养菌,覆土,出菇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其中着重强调的关键点在于原料预湿发酵处理,覆土材料选择和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有害疣孢霉引起的双孢蘑菇褐腐病是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上海蔓延的重要真菌病害,菇房一旦发病,产量大幅度下降,其初侵染源是蘑菇覆土。掌握适宜的栽培季节,避免过早播种和覆土;7 ̄8月份曝晒覆土;覆土前一周用化学纯36% ̄38%甲醛熏土;结合蘑菇调水,施用混灭剂、特克多、多丰农、施保功、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能有效控制病害,及时摘除病菇、防止孢子飞散、避免或减少蘑菇被再次侵染及采用抗病品种,能防止  相似文献   

9.
台湾省栽培蘑菇所用的覆土,持水力很低(通常小于0.30)。为了改进覆土的持水力,试验用了栽培蘑菇以后的废堆肥养蚯蚓,并用蚯蚓粪作为蘑菇覆土。本文将介绍:蚯蚓粪的大致组成;用不同废堆肥作为食物对蚯蚓粪质量的影响;用不同数量蚯蚓粪制成的覆土对蘑菇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不同的覆土材料,覆土时间和方法,对蘑菇的产、质量都有直接影响。为了发掘我省的覆土材料资源,改进覆土方法,选择合适的覆土时间,我们于1982~84年,对四种有代表性的覆土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覆土是蘑菇栽培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过程,草碳覆土技术是利用东北泥碳作覆土材料,通过防控虫害技术处理后,直接覆盖的培养料表面,能提高蘑菇产量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国外蘑菇的高产技术中,非常重视对覆土材料种类的选择。欧美的蘑菇栽培农场,现在很多是采用泥炭苔藓作覆土材料,才获得25~27公斤/米~2的产量。我国目前蘑菇产量不高,其中的原因之一,所用的覆土材料的种类和它的性能不能满足蘑菇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蘑菇生产中仍普遍采用粗、细土粒两次覆土,不仅工艺繁琐,且常因土粒理化性质不良而影响蘑菇产量。为此,我们于1984年开始用河泥花生壳作一次覆土试验,获得了增产效果。1985年进行了较大面积栽培试验,比常规的粗、细土粒两次覆土增产18%。  相似文献   

14.
蘑菇栽培中,菇床覆土一般都是使用干塘泥土或泥炭土。如果有时遇到天气不好,备土困难,误过覆土期,影响产量。今年我用稀塘泥100斤加谷壳12斤、草木灰5斤拌均匀进行蘑菇覆土与常规干塘泥覆土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严绍国 《食用菌》1997,19(6):24-25
近几年,我地蘑菇生产逐步从分散式向集约、规模、规范化发展.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蘑菇场、蘑菇专业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蘑菇生产向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笔者在蘑菇生产实践中,为仙游罐头厂首次建立139亩大规模的蘑菇生产基地,规范化蘑菇房816座,产鲜菇790.22t,初步摸索了进行大规模规范化栽培的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一种食用菌,子实体外形圆润、颜色洁白,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作为双孢蘑菇之乡,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多年。在双孢蘑菇的生产中,通常使用塘泥黄土作为覆土材料,导致蘑菇沾上黄土而影响商品菇外观质量,使得不少商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漂白。同时,黄土持水率低,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夏邑县采用立体床架式生产双孢蘑菇成为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多年在夏邑县的蹲点服务,总结了发菌期覆土调水的关键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室内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具有口感好、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置.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双孢蘑菇反季节栽培的经济效益是秋季栽培的2至3倍.是广大城郊农民致富的好项目。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实践栽培.就双孢蘑菇室内反季节栽培技术进行整理总结。具体栽培要.占有:堆制培养料、培养料上床、播种、管理、覆土、采收。  相似文献   

20.
章政 《食用菌》2003,25(5):29-29
栽培双孢蘑菇要获高产稳产 ,掌握覆土的性状和覆土管理方法是一重要环节。就全国而言 ,各地覆土的配制及它们的性状各不相同 ,有用黄土作覆土的 ,也有用砻糠细泥、草炭配合土及黄土碳渣等作覆土的。但无论如何栽培中覆土的性状及管理方法 ,对于蘑菇菌扭结成菇蕾及其重要 ,这也就是蘑菇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 覆土的消毒与覆土 将调配好的覆土 (pH7.5左右 ,含水分 5~ 7成 )以一方土 1L40 %的甲醛用量稀释成 1%~ 5 %的溶液再加上 0 .5 %~ 1%的敌敌畏或菊酯类杀虫剂喷洒消毒 ,甲醛的浓度视消毒时堆土的速度和土的干湿度而定。经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