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皮纤维脱胶工艺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交试验对桑皮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氢氧化钠用量、双氧水用量、煮练温度和时间这四个因素对煮练工艺的影响,并探讨桑皮纤维脱胶的最佳煮练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 ,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 ,结果表明 :麻茎越老熟、越粗者 ,脱胶越难 ,反之 ,脱胶速度越快 ;鲜茎经刹青处理后 ,脱胶速度较快 ,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 6 h和 1 2 h;麻茎发生霉变后 ,脱胶速度明显变慢 ,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 82 h,较未霉变的延长 2 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3.
采用UV-冷冻-骤热脱胶(UVHF)新工艺对工业大麻进行处理,探索了双氧水的质量浓度,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UV-辐照时间、冷冻温度、骤热温度等对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双氧水12g/L、氢氧化钠12g/L、UV-辐照40min、冷冻温度-55℃、骤热温度120℃;UV-冷冻-骤热脱胶后工业大麻纤维残胶率为2.95%,木质素含量降低到0.75%.  相似文献   

4.
在天然水体条件下,对亚麻不同株龄、粗细、部位、含水量及霉变程度的麻茎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麻茎越老熟、越粗者,脱胶越难,反之,脱胶速度越快;鲜茎经刹青处理后,脱胶速度较快,其完成脱胶的时间分别较鲜茎、干茎缩短6h和12h;麻茎发生霉变后,脱胶速度明显变慢,整株霉变的脱胶时间长达82h,较未霉变的延长28h,且纤维质量变劣.  相似文献   

5.
香蕉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脱胶处理香蕉纤维,对一煮和二煮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含量为指标对化学脱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一煮工艺中,NaOH浓度、煮炼时间、Na2SO3及Na5P3O10浓度是影响脱胶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14 g/L、煮炼时间150 min、Na2SO3浓度3%﹑Na5P3O10浓度2.75%,残胶率为9.19%,残余木质素率为7.87%。二煮工艺中确定了NaOH浓度、H2O2浓度、处理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4 g/L、H2O2浓度为8%、处理时间120 min,残胶率达8.85%,残余木质素达4.68%。  相似文献   

6.
麻类纤维的鉴别一直是纺织纤维鉴别中的难点.剑麻和蕉麻由于性质和结构十分相似,二者很难通过普通的方法进行定性鉴别.文章运用纤维细度仪和扫描电镜,比较分析剑麻和蕉麻脱胶前的束纤维和脱胶后的单纤维纵截面和横截面形态特征.在纤维细度仪下:剑麻束纤维纵截面横节、横条纹明显,蕉麻透光性更好;剑麻单纤维纵截面立体饱满,横节、横纹多,...  相似文献   

7.
猪肚菇粗多糖脱蛋白脱色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肚菇粗多糖为原料,对其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蛋白酶法和sevag法联合除蛋白,研究不同酶添加量、处理温度、pH值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蛋白脱除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猪肚菇多糖脱色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系统研究树脂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脱蛋白工艺为:2 mg/mL猪肚菇粗多糖溶液,木瓜蛋白酶用量1 mg,酶解温度60 ℃,酶解pH值5.5,酶解时间5 h,sevag试剂处理2次,猪肚菇多糖蛋白质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分别为85.18%和23.41%;最佳脱色工艺为:选用NKA-9树脂脱色,静态吸附时树脂用量1 ∶ 10,时间5 h,温度30 ℃,动态吸附时pH6.0,洗脱速率3 BV/h,猪肚菇多糖脱色率和多糖损失率分别为84.19%和20.79%。  相似文献   

8.
研究3个苎麻脱胶高效菌种的最佳生长培养条件。利用分光光度计,以菌液浊度OD600为指标,对苎麻脱胶高效菌种活化条件的主要参数(起始p H、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3个苎麻脱胶高效菌种活化条件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Hn1-1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6.0、接种量5%、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8 h;Hn2-2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8.0、接种量6%、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7 h;Hn6-2菌种的最佳生长条件为起始p H 6.0、接种量7%、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6 h。通过优化培养条件,3个菌种的种子液生物量提高到1.5~2.0倍,为其在苎麻脱胶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稳定剂在苎麻氧化脱胶中的使用条件,即稳定剂用量、烧碱用量、氧化脱胶时间及氧化脱胶温度,优化出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在单因子实验中,稳定剂用量1%时,氧化脱胶时间50min时,Na OH用量3%时,氧化脱胶温度80℃时,苎麻精干麻性能分别达到最佳;该实验结果为以后探索稳定剂最优工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数学理论为依据,以电子计算机为辅助工具,利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计划,建立了罗布麻预尿氧处理工艺的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精干麻质量随预处理工艺参数-双氧水浓度、预处理时间、尿素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规律,对于罗布麻高效脱胶的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红麻脱胶环境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的复杂被控对象,难以实现产业化所要求的实时跟踪控制,其模型难以通过机理建模的方式用简单数学公式或传递函数来描述。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到红麻韧皮纤维生物酶脱胶过程当中,分析了温度、时间、pH值、浴比和酶浓度等五项主要脱胶工艺参数对脱胶效果的影响水平,经过MATLAB仿真程序的设计和实验,确定了最佳的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红麻韧皮纤维脱胶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贾志华  张元明 《中国麻业》2007,29(6):349-351,355
亚麻煮漂工艺是亚麻纺纱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大量研究对该工艺作了改进。本文综述了人们在粗纱煮漂的漂前预处理、新型煮练剂或助剂、新型氧漂助剂、新型漂白剂、生物脱胶、提高纱支、提高亚麻纤维的柔软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亚麻粗纱煮漂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以后的亚麻煮漂工艺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番莲膳食纤维素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番莲果皮制备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并对影响脱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脱色的因素依次为脱色温度(T)、 pH值、脱色时间(H)、 H2O2用量(W)、螯合剂用量(GC3)。并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到当 T为 60℃、 pH为8、 H为 2.5 h、 W为 6%、GC3为 1%时的产品感官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4.
Ramie fiber is one of the natural cellulose fibers that have undergone rapid development due to its good performance.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hydrogen peroxide and isopropyl alcohol can be used as very efficient agents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n-cellulosic substances and improvement of ramie fiber properti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perties of modified fiber with combined chemicals were investigated. Optimum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achieved at 85 °C, 60 min, pH 11.0, hydrogen peroxide concentration 7 %, and isopropyl alcohol concentration 4 %. SEM, XRD, and FT-IR were used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and modific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fiber preparation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process in the same bath solution could successfully remove most of the gummy materials. The treated fibers demonstrated improved softness, elongation, and fineness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the alkali or peroxide method.  相似文献   

15.
大麻纤维脱胶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健  陈洪章等 《中国麻业》2002,24(4):39-42,25
本文综述了大麻纤维脱胶研究的发展状况。对现有的几种脱胶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其各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以及加强大麻纤维胶胶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苎麻酶法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果胶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进行苎麻酶法脱胶,分别进行每种酶的单一酶脱胶和3种酶联合脱胶实验,研究这3种酶对脱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麻纤维厌氧生物脱胶系统,对苎麻、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进行厌氧脱胶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过程中pH值稳定在7.2左右,化学需氧量(COD)在327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在5.2 mg/L以下,能实现近零排放;试验参数条件下苎麻脱胶效果优于剑麻、大麻和棕榈麻:苎麻纤维残胶率可达1.32%(低于化学脱胶),剑麻、大麻和棕榈麻残胶率分别为16.03%、20.13%、35.49%;各纤维强力指标能够达到传统化学脱胶法水平,其中苎麻的各项指标满足《苎麻精干麻》(GB/T 20793-2015)的一等水平。  相似文献   

18.
“闪爆”处理对大麻脱胶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闪爆”新技术来处理大麻纤维,分析了闪爆处理前后大麻纤维脱胶、化学组分和理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闪爆”后的大麻纤维经水洗处理后,纤维素的比率显著增加,木质素等非纤维素成分明显降低,而且脱胶效果理想,大麻纤维的红外光谱闪爆处理以后在1510cm-1处吸收峰和在1736cm-1处吸收峰趋于消失,纤维的上染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香蕉茎叶粗大、纤维长韧、含水率高等问题,研究设计一款专用于香蕉茎叶粉碎还田机。样机在普通粉碎机只能进行单向切割以粉碎的基础上,首次增加了两级纵向疏解齿辊和拾取耙轮,以实现香蕉茎叶正交式粉碎还田的机械化。以本机具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生产率为10.4 t/h;工作效率达到0.38 hm2/h;香蕉茎叶的切碎率为87.8 %,符合香蕉茎叶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该机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提高香蕉茎叶的综合利用率,具有极高的使用推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