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3,(1):57-57
鳜鱼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看水养鱼的养殖户看到养殖池水很清,常常以为不用换水。有经验的鳜鱼养殖户发现。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吐食(捕食后又将饵料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因为鳜鱼在饱食后对水质的要求比空腹时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从大口鲶的饲料驯化、当年鱼种养成商品鱼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研究,饲料的养殖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大口鲶人工饲料水泥池养殖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鱼为本课题组驯化的大口鲶鱼种,平均规格为36.6克,总放养量为245尾。养殖时间为1999年7月25日~12月26日,总计152天。1.2试验条件本所鳜鱼基地水泥池,面积为24米2;采用微流水、人工增氧的方式,保证水中溶氧充足。水源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增氧设施采用多头式增氧泵。1.3人工饲料喂养前期用1号配方鱼种,后期用7号配方成…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1,(10):56-56
1.购买虾苗时应检查有无白体病,有病虾苗不要买,同时虾苗入池前应消毒,用0.4×10-6浓度溴氯海因全池泼洒,3~5天后再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按1.5×10-6浓度全池泼洒,调节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繁殖。2.平时每月用一次溴氯海因0.4×10-6浓度全池泼洒,每月使用一次虾宁2%按饵料量或虾菌宁5‰按饵料量或虾康宁6‰按饵料量一次,连用3天。3.治疗方法:第一天用溴氯海因0.5×10-6浓度或二溴海因0.3×10-6~0.5×10-6浓度全池泼洒,第二至第六天内服虾宁4%+虾菌宁5‰…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虾农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获得高产,现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一、养殖环境1.虾池切断病源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第一因素。虾池底质应彻底清塘消毒,并设有贮水池。经筛网过滤后的水首先进入贮水池消毒、沉淀,再进入放养池。清塘可采用塘克宁(水深15厘米,6~8亩,用1千克);底质的消毒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或生石灰。2.水体优良的水体是对虾健康养殖的根本保证。优良的水体应具备如下四大指标:酸碱度pH7.8~9.0;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  相似文献   

5.
2.黑鳃病主要由副溶血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引起。初期病蟹部分鳃丝变成暗褐色,随着病情发展会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出现叹气状。主要控制技术:(1)用长效水体消毒剂或强消精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0.2~0.3克/米3水体,连泼二天。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Vc、VE2~5克+鱼血宁20~40克+益水宁2~4克,连喂5~7天。(2)全池泼洒二氯海因0.3~0.4克/米3水体或溴氯海因0.2~0.3克/米3水体,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克暴灵5~7克+蟹宁20~40克+Vc1~2克,连喂5~7天。3.…  相似文献   

6.
稻田人工养殖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或管理不当,很容易死亡。究其原因有水质污染、病菌感染和蟹池缺氧以及互相残食等,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河蟹死亡。1及时换水稻田蟹池应经常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特别是在盛夏,1—2d就应换水1次,每次换水应在1/3以上,最好是边灌边排,同时要注意河蟹的活动。如发现河蟹成批爬出水面吐泡沫,表明水中严重缺氧,应立即冲灌新水。2消毒防病用生石灰彻底清池,保持水质清洁,夏季要特别注意加注新水。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内泼洒新鲜生石灰,使全地浓度达15一20g/…  相似文献   

7.
鳜鱼Sinipercachuatsi又名季花鱼,是我国的名,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抗病力强、易于养殖、,是高档宴席中的珍品。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已,并取得了一定功效,但由于受种,发展相当缓慢。为满足大面积推,作者1999~2000年进行了鳜鱼人工材料与方法1亲鱼培育及选择亲鱼培育亲鱼用专塘进行培育,池面积为000米2,水深1.5米左右,池中有鲫鱼、鳑鲏等小型天冲水1次,催产前一个月每隔2~3天冲水1,池中安装了增氧机。亲鱼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的亲鳜,雄鱼2龄,雌鱼一般3龄以上。成熟的雄鱼,生…  相似文献   

8.
1.目前对虾主要的病毒性疾病有几种?如何进行防治? 当前对虾的主要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及“桃拉症”,防治的方法为: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0.2%“多糖”、0.1%“人参皂甙”及稳定型0.2%Vc;③每5~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0.5~0.6ppm或“二溴海因”0.3ppm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胺盐络合碘”1.5ppm;⑤经常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2.对虾附肢发红是何原因?如何进…  相似文献   

9.
雪野水库网箱养鳜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7 ̄10月在莱芜市雪野水库设置27只网箱,进行鳜鱼养殖试验。总产鱼12959.3kg,平均尾重1.2kg,商品率86.5%,平均单产19.2kg/m^2,最高单产23kg/m^2,投入产出比为1:2.57。试验认为,饵料鱼规格应控制在鳜鱼体长的40% ̄55%,在网箱中设置隐蔽物,采用饱食投喂法,可以提高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  相似文献   

10.
湖泊围网养殖鳜鱼技术湖泊水质条件好,围网养殖鳜鱼无需套养饵料鱼,只要在同周围设几道簖,每天将捕获的小野杂鱼投入围同作活饵料即可。1、围网水域的选择选择水深1.5—3m湖底平,水草茂盛,水流平缓,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2、围网的设置图网养殖鳜鱼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9):35-35
在生产实践中,使用内服药时,由于病鱼吃不到足够的药量,使鱼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如何使病鱼吃到足够的药量,使病鱼的病情得到缓解乃至痊愈呢1药饵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如稳定性不好,药饵入水后很快散开,病鱼就吃不到足够的药量。2投喂药饵的量要计算准确。按鱼体重计算用药量,将鱼药添加在饲料中,在投喂30~40分钟内吃完。如1小时内还未吃完,则说明投饵量过多。3为了保持鱼体中药物的有效浓度,药饵应每天投喂2~4次。4内服药饵投喂1个疗程为3~5天,待鱼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不要过早停药,以…  相似文献   

12.
池塘河蟹青虾混养亩产100公斤的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乃峰 《科学养鱼》2001,(10):29-30
湖州池塘河蟹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根据青虾养殖普遍,且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实行河蟹与青虾的池塘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的面积和饵料,适当增加苗种及饲料的投入,可比单养河蟹或青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亩产10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青虾25公斤的养殖模式,要求河蟹回捕率达70%以上,商品蟹平均规格达每只125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实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每只2~10亩,平均水深达到0.8~1.5米,塘埂宽度1.5~2.5米,坡度1∶2…  相似文献   

13.
(接第6期)7.褐斑病(甲壳溃疡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等【病症】体表甲壳有黑褐色斑块,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褐色的腐蚀区,溃疡中央区凹陷,边缘呈白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发病率极高。【防治】(1)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2g/m3或溴氯海因0.3g/m3;(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鱼血散20g+虾菌宁30g,连续投喂7-10天。8.黑鳃病【病原】曲桡杆菌【病症】病虾鳃呈桔黄色或褐色,后逐渐变成黑色。【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高温期,高密度、清池不彻底、水体富营养化的虾池易发病。【防治】(1)定期泼洒生…  相似文献   

14.
鳜鱼病害的综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人 《科学养鱼》2001,(12):43-43
一、严把种苗关选择优质苗种是预防鳜鱼病害的首要环节。要坚持自繁自育的路子,在繁殖时每隔2年要更换一次亲鱼。亲鱼的选择最好一半是自育的,一半是外面购进的健康亲鱼,避免近亲交配。外购苗种时,运苗前一定要搞好暂养;运输时要轻拿轻放,以避免人为造成机械性伤害而感染病害。二、抓好环境关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鳜鱼的成活和生长。鳜鱼喜瘦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无污染,最好是长流水、微流水。如果是静水池,就必须常换水,夏季2~3天换1次,每次换掉1/2左右,春、秋季1周1次,保持池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河蟹在捕捞上市之前药剂选择要得当,否则影响河蟹的回捕率和商品率,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一、外用药剂,一般选择漂白粉、澳氯海因或二氯海因、硫酸锌、甲壳净等即可。 1.漂白粉:漂白粉在所有氯制剂药物中有效抗含量最低,成熟之前若用高氯制剂的药物如强氯精(合有效氯90%左右),对河蟹器官组织刺激性大,易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提前打洞或逃逸,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影响河蟹的回捕率。 2.溴氯海因(或二氯海因):海因类消毒剂能使水体中有效氯始终保持均衡,使水体长期维持杀菌状态,其杀菌力强,广谱高效,药效不受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6.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1,26(11):35-35
南美白对虾虽然抗病能力强,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不注意防病工作,仍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加强预防工作,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综合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养殖一开始应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30天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15~20天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氯霉素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荣贵 《科学养鱼》2001,(11):49-49
1.选择优质的品牌饲料:可有效提高饲料效率,防止过多散失的饲料污染比较稳定的土池大水体。2.投饵:由于欧洲鳗种大鳗怕强光趋弱光,一般投饵在日出天亮之前及日落后天黑之时。并根据水温变动而适当调整。投饵前开启微光照电灯15~25瓦诱食及增氧机,增氧机水流冲向饵料台,使饵料味在池中流散,促进鳗鱼食欲。3.投饵量:土池水体大,鳗种放养密度比精养池低,投饵率总体水平比精养池要高出0.5~1个百分点。具体参考如表1、表2。日投饵量=放养鳗种总量+累计饵量×估计饵料效率×投饵率。表1投饵率与水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张建 《科学养鱼》2002,(5):24-24
近年来,池塘养殖常规鱼的产量不断提高,而养殖效益却相对降低,单纯养殖常规鱼水面的平均纯利一般在500元/亩左右。为了充分挖掘水体潜力,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池塘的养殖效益,笔者认为可在池塘适当套放一些特水养殖品种。一、套放模式1.鱼蟹混养在2~3月份,每亩水面套放200只/千克的扣蟹80~100只,不需建防逃设施。放养的蟹种应选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未性成熟、长江系的纯正种苗,养殖者最好购蟹苗自己培育大规格蟹种。到10月中旬前后应及时将蟹捕出,回捕率一般在60%左右,每亩水…  相似文献   

19.
,并在叶元土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薛德顺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也给予了热心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引言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Punctatus亦称沟鲶,鲇形鱼回科鱼类。自1984年从美国引进国内以来,已成为鱼回的亲鱼、人工繁殖、成鱼饲养等技术日趋成熟,其成鱼的营鱼种的营养需求报道较少,矿物元素中各单因子的11种矿物元素3种常量元素和8预混料整体水平对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鱼体,通过体增重、饲料系数和11种矿物元素对斑点鱼回鱼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重要性的关系,以鱼回鱼种的营养研究的饲料生产有…  相似文献   

20.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鳖来源健康鳖规格为4~200克由湖南长沙、汩罗的养殖场购入,在水簇箱中驯养一周后确认无病供实验用。1.2供试菌株及来源供试菌株—嗜水气单胞菌9605菌株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病害研究室从不明病因死亡的稚鳖体内分离并经常规细菌学方法进行鉴定。1.3菌种复壮将嗜水气单胞菌9605菌株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于28℃恒温培养24小时,无菌生理盐水洗菌苔,将菌悬液稀释成1×108cfu/毫升浓度,注射健康幼鳖0.5毫升/只,进行菌种复壮。1.4致病力试验1.4.1菌悬液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