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妒鱼(Lateolabrax Japonics)又名鲈板、花妒、寨花、鲈子等,属近岸浅海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是人工养殖的优良种类之一。东营市地处黄河人海口,鲈鱼苗种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池塘养殖当年达不到商品规格,制约了鲈鱼养殖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大量本地妒鱼苗远销南方诸省及日本、韩国。针对制约妒鱼养殖的关键技术,我们依据池水盐度不同结冰点不同,致使同一区域不同盐度鱼池底层水温不同的原理,对鲈鱼在自然环境下的大面积越冬技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 越冬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选自东…  相似文献   

2.
刘强  董洁  常雯 《科学养鱼》2016,(6):40-41
正花鲈又称鲈鱼、海鲈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半岛沿海。花鲈因其肉质鲜美,颇受普通消费者欢迎,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种类和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类。由于花鲈对水温、盐度适应性强,目前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品种之一。东营市淡水池塘养殖的鱼类多为普通淡水鱼,经济效益较低。通过实施花鲈淡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开展淡化技术、越冬技术及混养技术,形成本地优势鱼类养殖品种,笔者在2014-2015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海水盐度不同,其结冰点就不同,将鲈鱼越冬池水盐度调至10‰左右,使越冬池水结冰点升高,冬季池水易结冰,由于结冰后冰层的覆盖隔离了水气交换,同时池塘吸收光照热量,这样池水底层水温就比正常海水池塘提高温度2~3℃。由此我们对鲈鱼池塘大面积越冬技术进行了试验,取得了成功,经专家鉴定,本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花鲈,北方通称鲈鱼。北方地区自1993年起相继在东营、莱州、荣成等沿海地区养殖,目前生产上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越冬何题,本文作者就北方花鲈土池越冬技术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海水盐度不同,其结冰点就不同的原理,进行了自然环境下鲈鱼大面积越冬试验,发现盐度越低,鲈鱼越冬成活率越高,最好将池水盐度控制在10以下,并指出越冬鱼种规格100-200g/尾为宜。  相似文献   

6.
正七星鲈,学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隶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七星鲈对温度、盐度适应性强,并且具有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海、淡水池塘传统的重要养殖鱼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淡水池塘养殖鲈鱼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出口创汇前景看好。泰州地区地处长江下游,水资源丰富,距上海  相似文献   

7.
鲈生物学及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庄虔增 《齐鲁渔业》1996,13(2):8-11
报道了鲈繁殖、食性、摄食、生长等习笥及鲈池塘养殖技术,在山东越冬的3种方式、鲈的主要病害及防治。  相似文献   

8.
林星 《水产养殖》2012,33(2):27-29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又称鲈鱼、海鲈、七星鲈等,隶属鲈形目、鳍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花鲈因其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形式的养殖;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强身,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海、淡水池塘传统的主要养殖鱼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淡水池塘养殖鲈鱼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出口创汇前景看好。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的鲈鱼,  相似文献   

9.
花鲈(Lateolobrax japonicus)的集约化养殖在咸淡水池塘已取得成功,并进入了商品化生产时期。花鲈在纯淡水封闭式水域进行养殖,近年来也有些试验,但作为大面积的池塘高产养殖尚没见报导。本试验旨在探索纯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花鲈的可行性及其大面积高产养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樊国平 《内陆水产》1999,24(6):19-20
鲈鱼,又称寨花,花鲈,属鲈形目,科,鲈属,是冷水肉食性海水鱼类,近几年在淡水中也有养殖,其不仅肉味细嫩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生长快,适应性强。因此,目前鲈鱼养殖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重视,但鲈鱼在盐碱水域中单一养殖尚未见报道。为了提高盐碱水域池塘养殖的经...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养殖海水鲈鱼主要为七星海鲈鱼,学名为日本真鲈,又称七星鲈、鲈鲛、花鲈等,属鲈形目、鲈亚目、科、花鲈属。七星鲈属于广盐性鱼类,其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品种之一。北方鲈鱼大多是春季在海边捕捞后放入池塘暂养,再运输到海区养殖。由于不少养殖户没有掌握其运输技术,造成运输过程中大批量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这几年的运输经验,将鲈鱼苗运输要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绍敏  于水 《水产科技》1990,(5):45-46
东莞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站,自1985年先后取得池养尖吻鲈、花鲈和大口黑鲈成功以后,积极开展大面积推广.到1989年该市利用低盐度池塘养殖鲈科鱼类面积已达2,500亩,平均亩产245公斤.最高亩产为尖吻鲈356.7公斤;花鲈311公斤;大口黑鲈232公斤.年总量612.5吨,总产值2327.5万元,直接和间接创汇2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3.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于鲈形目。由于鲈鱼具有适盐性广、善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人海口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的捕捞,使得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2007年东营市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人员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了鲈鱼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温建明 《淡水渔业》1999,29(7):39-40
尖吻鲈属广盐性鱼类,早期生活在海水及咸淡水海区,成鱼则可在海水或淡水中养殖。它是东南地区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肉质好、生长快、易饲养等特点,但在我国大陆地区天然池塘则无法安全越冬。据我们观测,在水温12℃时该鱼即静止于水中,时间过长易被冻伤,低于10℃时即会被冻死。近年来我们利用地下温水进行尖吻鲈种苗越冬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本文就其越冬情况作简要总结。1越冬条件越冬塘光照充足,地下温水供给方便,水深可保持1.5~1.8米,面积1000米2。水源为地下温水。水温29℃,盐度4%。,水量稳定,可用…  相似文献   

15.
海水网箱养殖花鲈的主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璐  李静 《水产养殖》2004,25(2):28-30,2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鲈鱼、七星鲈,在鱼类分类上属鲈形目,鮨科Serranodae,常鲈亚科Oligorinae。在我国开展海水网箱养殖已有多年历史,近年鲈鱼的海水网箱集约式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加上鲈鱼养殖周期短、肉味鲜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所以发展潜力很大。然而,随着海水网箱养殖鲈鱼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措施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的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病害已给鲈鱼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鲈鱼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探索鲈鱼海水网箱养殖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近年海水网箱鲈鱼养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鲈鱼养殖现状 鲈鱼(Lateolaibrax Japonica),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适盐性广,幼苗在22%。左右盐度的海水中孵出,再溯河而上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生活,并可进入淡水水域觅食生长,但成鱼多数在咸淡水中栖息。  相似文献   

17.
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花鲈、七星鲈,属浅海近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交界处,适温、适盐性广,且生长快,为南方沿海省份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鲈鱼人工繁殖研究,日本早在50年代就开始,并先后报道了鲈鱼苗种批量生产技术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从鲈越冬的水环境入手,研究了温度、盐度与结冰的关系,提出了鲈安全越冬措施,即纳潮调控水温水质、适度投饵等,使鲈越冬成活率达97%以上。鉴定认为,本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鲈鱼俗称花鲈、七星鲈、鲈板,属鲈形目。由于鲈鱼有适盐性广、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区的生活习性,所以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就成了我国野生鲈鱼的主产区。近几年,由于过度捕捞,黄河三角洲地区鲈鱼资源逐渐减少。为了提高鲈鱼的产量,笔者在咸淡水池塘中进行了鲈鱼养殖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海鲈学名花鲈,俗称七星鲈、白鲈,鲈子,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欢栖息于河口或低盐度海域,为广盐性鱼类,在0‰~34‰的盐度条件下均可生长,而且在2‰~20‰的低盐度水体中生长速度更快,在有咸、淡水资源的河口池塘和网箱养殖产量更高,目前是我国半咸水土池塘和海水网箱的重要养殖对象,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