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硫酸铜(CuSO_4.5H_2O)又名蓝矾、石胆、胆矾,呈深蓝色结晶或粉末状,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有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和收敛作用。常与硫酸亚铁配成合剂,对多种鱼病特别是寄生虫病有药到病除的功效,且疗程短。也可用来控制藻类的繁殖,所以硫酸铜是鱼病防治的常用药物之一。但是硫酸铜对鱼类毒性很大,使用安全浓度范围很小,稍有不慎常会造成池鱼中毒死亡。有的养鱼者都不敢使用硫酸铜,甚至有些“谈铜色变”延误治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硫酸铜,对于水产养殖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姜礼燔  曹萃禾 《水产学报》1985,9(3):223-230
本文报导了对含酚水的自净试验、鱼类急性中毒试验、鱼类对含酚水的回避试验、鱼体酚污染的嗅感与味感测定、以及鱼体酚的积聚与消除试验和鲤鱼酚中毒的组织学检查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水温越高,水中酚浓度降低越快;白鲢、草鱼、鲤鱼在水温28℃时,酚污染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25.14毫克/升、30.98毫克/升、31.00毫克/升,水温降低酚毒性增强,即其半致死浓度下降;白鲢、草鱼、罗非鱼在水温21—26℃的含酚水中,都无回避表现,即使在含酚量高达25毫克/升时,仍无明显回避行为;酚中毒的鲤鱼,在肝脏组织切片上可以发现细胞膜收缩、核增大、细胞间出现空泡等现象。  相似文献   

3.
颗粒饲料养鱼四注意使用颗粒饲料养鱼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注意水质和溶氧情况。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上,若溶氧量降低到每升3毫克时,鱼摄食就差;每升0.7~1毫克时,鱼类就会浮头死亡。利用颗粒饲料养鱼,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水质腐败和水中溶...  相似文献   

4.
由于池塘施服过多及水源污染而导致池水富营养化 ,藻类大量滋生 ,池水表面漂浮一层厚厚的蓝绿藻及青苔 ,可引起池塘中养殖的鱼类缺氧及中毒 ,严重的可引起鱼类大批死亡。在虾蟹养殖池塘中 ,虾蟹体表附着大量藻类、青苔及其它污物 ,不仅影响虾蟹的生长而且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每年3~11月 ,养殖池塘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池塘中的藻类及青苔 ,一般用硫酸铜0 5~0 7毫克/升全池泼洒。由于硫酸铜毒性大、多用影响鱼类生长 ,同时易引起鱼类缺氧 ,其效果也不是太好 ,因此 ,我们不太建议多使用硫酸铜。淡不渔业研究中心中水渔药有限公…  相似文献   

5.
水中的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鲤科鱼类的适宜含氧量为5.5毫克/升,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鱼类呼吸频率加快,能量消耗加大,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增高。一般含氧量低于1毫克/升以下,鱼类即“浮头”,停止摄食,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6.
张小立  黄晶柱 《内陆水产》2004,29(12):28-30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25度条件下,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对斑点叉尾鮰苗种的半致死浓度(96TLm)分别为3.846mg/L、4.446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3846mg/L、0.4446mg/L。建议在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生产中要谨慎使用敌百虫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  相似文献   

7.
虹鳟气泡病的危害与对策气泡病是一种非病原体引起的鱼病。凡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均可引起鱼患气泡病,主要危害苗种。虹鳟是一种对溶氧量要求较高的鱼类,最适溶氧量9~12毫克/升。当水中溶氧量降至5毫克/升时,其呼吸即感困难;夏季,虹鳟的溶氧量致死点为3毫克...  相似文献   

8.
三药合剂系指硫酸铜、硫酸亚铁和鱼虫净(菊酯类蓝色乳状液体,pH值4.5~5.5)。敌百虫是治疗中华鳋病的一种传统药物。但是,随着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水产养殖品种中已有不少种类对敌百虫比较敏感,如鳜鱼以90%晶体敌百虫0.2毫克/千克的用量全池遍洒时,就会出现中毒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10.
硫酸铜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硫酸铜(CuSO4.5H2O)又名蓝矾、石胆、胆矾,呈深蓝色结晶或粉末状,金属味,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有较强的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和收敛作用。常与硫酸亚铁配伍成合剂,对多种鱼病特别是寄生虫病有药到病除的功效,且疗程短。也可用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技术交流     
养鱼慎用硫酸铜 硫酸铜常用来杀灭鱼体的鞭毛虫、纤毛虫如车轮虫,但其安全浓度范围小,使用不谨便会引起鱼类中毒。  相似文献   

12.
严美姣 《齐鲁渔业》2008,25(12):1-3
采用急性攻毒的方法,对暗纹东方鲀仔鱼进行硫酸铜、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福尔马林等3种水产养殖常用驱虫药物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暗纹东方鲀仔鱼对3种药物敏感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铜〉福尔马林;暗纹东方鲀仔鱼对硫酸铜合剂的敏感性最高,安全浓度小于0.05mg/L;对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21mg/L,24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3mg/L和1.25mg/L。暗纹东方鲀仔鱼对福尔马林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浸洗浓度至少可达20mg/L。  相似文献   

13.
六至九月是鱼病的流行季节,在此阶段常用的药物是漂白粉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漂白粉主要是防治鱼类细菌性病的,硫酸铜合剂则主要是防治鱼类寄生性病的。但是有许多农户和专业养鱼者由于缺乏对药物药理知识的了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弄得满塘鲜鱼中毒而死。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请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苦楝毛莨防治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鳋病是养殖鱼类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锚头鳋及狭腹鳋。在长江流域、两广地区,每年4-11月。是鳋类产卵繁殖季节.虫体繁殖和活动对被寄生的鱼类造成刺激,病鱼在水中骚痒不安,在水面急游、摩擦、撞击.鲢中华鳋还引起花白鲢的翘尾巴症状.预示虫体侵袭强度大。加之色体缺乏营养而消瘦衰弱,易致死亡.严重影响着养鱼业的发展。驱除、杀灭继类的药物较多,六十年代曾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但对浮游植物的影响较大,七十年K及八十年代分别由敌百虫粉剂、敌百虫晶体所代替,九十年代晶体敌…  相似文献   

15.
水体中硫化氢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建 《科学养鱼》2002,(10):47-47
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有毒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在水产养殖业中危害较为严重,当养殖水体中含H2S约0.5毫克/升时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高于0.8毫克/升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含0.3毫克/升的H2S即引起轻度死亡。笔者曾在合阳县黄河滩区做了几年养殖试验,总结了一些防治硫化氢气体的方法与经验,现供养殖者参考。一、硫化氢气体产生的原因池塘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气体:①存在于养殖池塘中的硫化物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②异氧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  相似文献   

16.
南方的鱼塘,在高温季节常暴发蓝藻(方言叫湖淀,也称铜锈水),对养殖鱼类是有害的。要杀灭这种蓝藻,用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泼洒很有效,但对养殖散鳞镜鲤和兴国红鲤的亲鱼塘,使用时要非常注意,至少在我们当地,这两种亲鱼对硫酸铜较敏感。我处主养散鳞镜鲤和兴国红鲤鱼塘,因用药后忽略有效措施,曾发生过两次中毒现象,最先反应的是镜鲤,后为兴国鲤,第一次还死过两尾镜鲤。县站鱼场也发生过一次类似中毒现象(也是相同鱼种),原因是蓝藻大量发生后才用药,藻群大量死亡分解时,一是消耗塘中大量的氧气,使鱼缺氧。二是藻体死亡后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对强杀虫灵的96hTLM植为3.5g/m^3,安全浓度为0.35g/m^3,在0.1g/m^3灭虫精溶液中96h未死亡,但有急性中毒反应;在1.0g/m^3,1.2g/m^3,1.4g/m^3硫酸铜溶液中,蟹种虽能蜕壳,但蜕壳后4~8h即死亡,在0.09ml/m^320%杀灭菊酯96h未出现异常及死亡现象;在1.75g/m^3菊乐合酯中96h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18.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对鱼类锚头骚病,除了在投放鱼种前,每亩每米水面用生石灰150 公斤带水清塘消毒外,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 1.若发现放养鱼种寄生错头鳋病,则要先用15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1.5小时后再放养。 2.若在饲养期间发病,可用0.4毫克/升的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锚头鳋幼虫。 3.在病鱼池中,按每亩池水每米施发酵猪粪或牛粪400公斤,有较好的疗效。 4.每亩鱼池用松树叶10-15公斤扎成5-6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水中;或将松树叶捣碎,浸汁后全池泼洒。 5.按每亩地水每米水深用新鲜猪半草200…  相似文献   

20.
鱼类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在防治鱼、虾、贝的病害中,由于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类药物甚至同一种药物而引起药效减退或无效,这种被称为"抗药性"的现象在我国近40年的鱼类养殖生产中表现越来越严重。如六十年代初,一般用2.5%敌百虫0.5-1毫克/升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