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其关键在于要有大规格的优质蟹种,要求放养的蟹种规格为80只/kg-160只/kg。当前,在一龄蟹种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出池的蟹种规格  相似文献   

2.
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和推进河蟹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当前在1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性成熟比例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控调”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春片苗种培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片培育的目的是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培育大规格鱼种。在生产上大规格春片鱼种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大规格鱼种生长快,可缩短养殖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大规格鱼种的养殖周期要比小规格鱼种缩短1年左右;二是节省2龄鱼种池,为扩大成鱼池面积创造条件。规格大的春片草、青、团头鲂可直接套养在成鱼池中培育2龄鱼种。故可以适当淘汰2龄鱼种池。增加成鱼池面积;三是鱼种成活率高,为鱼种自给提供了可靠保证。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和抗寒力高。在养殖和越冬过程中死亡率低。为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面对螃蟹低迷价格,螃蟹养殖的出路在何方?要想获得较高效益,必须在种苗、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自行培育蟹种。自行育种不但可以使每只蟹种成本降低0.1~0.2元,而且种苗成活率也有明显提高。目前,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技术已基本成熟,蟹农可以到一些正规育苗场选购长江水系优质大眼幼体进行自行育种。 立足于大规格蟹养殖。尽管去年蟹价已跌至近年的最低点,但大规格蟹的价格基本趋于稳定。由“大养蟹”转变为“养大蟹”,应是蟹农欲获得收益的必经之路。要提高螃蟹的规格,养殖周期应改1年为2年,即改投放早繁苗当年养…  相似文献   

6.
赵小平  张震 《水产养殖》2011,32(9):50-51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2010年高淳县团结圩开展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面积150×667m2,共投放大眼幼体195kg,培育优质大规格蟹种(150只/kg)195万只,小规格蟹种(300只/kg)91万只,早熟蟹25kg/667m2。总成本119.6万元,总收入265万元,利润145.4万元,取得平均0.97万元/667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河蟹池塘"3+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将河蟹(商品蟹)池塘养殖期划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3-5月份,共3个月,为蟹种(扣蟹)小池塘强化培育阶段,投放密度控制在5000只/亩左右,河蟹蜕壳两次,培育成活率50%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达20~30克/只。第二阶段为6-10月份,共5个月,为成蟹大池塘养殖阶段,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200只/亩,河蟹蜕壳3次,成活率75%以上,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亩产量9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8.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但育苗场选用的亲本大部分规格较小河蟹,导致养殖的商品蟹规格也偏小,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蟹种的需求。大规格河蟹亲本(雌蟹250克/只以上)虽然成本高,但后期养殖的商品蟹普遍偏大,是优质蟹、品牌蟹的重要来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河蟹育种团队开展了两组大规格河蟹土池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9.
采用♀亲蟹平均规格分别为158.9g、132.8g,♂亲蟹平均规格为180g、150g两种群体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其群体规格分别为128只/kg、160只/kg。在面积相同、放养密度相同、饲养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天然海水土池繁育的蟹苗培育的1龄蟹种成活率为5.1%、亩产蟹种8064只;而采用天然海水工厂化繁育的蟹苗,育种成活率为2.24%、亩产蟹种3609只;在蟹苗来源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培育池面积为19亩的培育池蟹种产量低于面积5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10.
利用蟹种池进行大规格成蟹养殖,因池塘浅、存塘蟹种规格差异大、密度控制难、养殖生产迟和水草难以种植等原因,其结果往往是河蟹发病率高、出地规格小、经济效益低、经常亏本等。为搞好生产,经过实践总结,现将蟹种池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介绍如下:一、暂养池的准备蟹种捕捞出售时,选择1~2个边角塘作为暂养池,面积约为蟹种地的15%,在将蟹种出售后清除池底淤泥。外塘池埂如果过低则必须加高到1.2m以上。在暂养池四周围上塑料薄膜或钙塑板,防止蟹种池在进行幼蟹捕捞时发生河蟹逃逸。将池水加注到蟹种培育时的水位线以上,2天后待穴居的小蟹洞口掘…  相似文献   

11.
大规格蟹种培育是指将大亲本蟹苗(大眼幼体)通过一年饲养,育成规格100~180只/千克的蟹种(俗称"扣蟹")的过程.大规格优质蟹种通常按只卖,售价高,只要将各环节技术把控到位,就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取得较高的效益.现将优质蟹种高产高效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④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吃上规格大,质量好的河蟹,以饱口福。所以,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蟹的要求,就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达150g以上的“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根据我们近几年池塘养蟹的实践经验,现将培育大规格商品蟹的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稻田的资源优势,发展稻田养殖,对于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介绍几种稻田养殖的经营模式,供养殖的农民参考。1、以养成蟹为主的生产模式此模式要求:一是田间工程建设标准要高,注排水系配套,环沟和暂养池的水面占稻田总面积正5%以上;二是蟹种质量要好,规格、数量满足需要,最好要培育蟹种与商品蟹养殖配套;三是围拦防逃设备要牢固可靠。一般每公顷产蟹300公斤以上商品蟹,可放80—120只/公斤的蟹种60一75公斤(即每667m’4—skg);每公顷产蟹450公斤以上的,则应放蟹种90一100公斤;每…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目前河蟹养殖"育优质蟹种,养高品质大规格商品蟹"的发展思路,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60亩蟹种基地进行了优质蟹种模式化生产试验,获得了蟹种平均亩产量198千克、规格120~140只/千克、亩纯效益9750元的好效果,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设蟹种培育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交通便利,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单只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塘坡比1∶(2~3),水深1.5米以上。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四)一龄蟹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蟹苗在培育池中蜕完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约2万只/kg)时,即可将其转移到二级培育池中进行一龄蟹种的培育。而如果是5月中旬购入的人工蟹苗,则可培养至Ⅳ期仔蟹(约8000只/kg)再移入二级培育池培育。其目的是提高一龄蟹种(扣蟹)的成活率,保持蟹种的规格均匀,防止产生小绿蟹。1一龄蟹种的培育原则1.1提供一个无敌害、符合蟹种生长要求的池塘环境培育一龄蟹种要求水清、水草多、无敌害的环境。池水溶氧量高,蟹种生长就快,并喜欢在浅水处蜕壳。而池塘坡度大,水草多,就为蟹种过隐居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蟹种挖穴少,生长快。1.2种养结合,建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提高河蟹养殖效益,可以从节本增效入手,充分利用各种优势,适应市场需求,使养殖产量和质量都有所增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考虑。 1、蟹种应自育自养 选择优质蟹种投放足养殖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各地蟹种紧缺,市场混乱,南北蟹种交杂,购买到优质蟹种比较困难。养殖户自己培育蟹种,可以保证蟹种来源清楚,种质纯正,河蟹体质好,适合放养池的环境,成活率高,避免外购蟹种要经过长途运输等人工操作,造成伤亡的现象,同时,还能减少大笔购种费用,节约成本。培育蟹种可事先根据养殖计划确定培育方式及养成规格。一般每培育一只蟹种可节约费用一倍以上,少则几角,多则一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南通地处沿海,区域内自然河沟水体有微弱盐度(0.3~1.2),多年来一直受弱盐度水体不能养出大规格成蟹的思维影响,成蟹规模养殖起步较晚。2018年起,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结合"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规划方案""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转产实施意见"等产业绿色发展要求,通过典型示范,大力发展优质大规格成蟹养殖,集成了沿海地区优质河蟹"1132"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即达到1万元/亩效益、亩投放1 100只优质蟹种、成蟹上市规格平均达150克/只、亩产量达100千克以上。经过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兴化市于2015年申报实施了"‘长江1号’河蟹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通过项目组专业技术人员与项目区内河蟹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当年在2524亩蟹种池里培育出规格在160只/千克左右的"长江1号"优质蟹种5000多万只,现将其蟹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蟹种培育池面积在5亩左右,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塘深1.2~1.5米,坡比1∶(2~3),池塘四周可选用钙塑板、铝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