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季东升 《内陆水产》2000,25(8):29-29
俗话说 :“过了三伏天 ,黄鳝胜金砖”。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盛夏高温季节是黄鳝养殖中的关键时刻。现就黄鳝盛夏养殖管理过程中技术要点简述如下。1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 ,其最适宜的温度为22~28℃。当水温高于28℃时 ,其摄食量明显下降 ,、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 ,由于鳝池水位较浅 ,水温很容易升至28℃ ,因此 ,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主要方法是 :1.1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作为遮挡部分阳光 ,便于黄鳝潜伏用的 ,可以改善池子的环境 ,降低池水水温 ,有…  相似文献   

2.
一、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与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为怕热的一种,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高于28℃时,黄鳝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3种:  相似文献   

3.
王烈华 《内陆水产》2002,27(7):21-21
防署降温黄鳝最适摄食和生长水温为21~28℃,水温高于30℃时,出现不适应现象,如焦躁不安,为寻找低温场所会水平或垂直方向迁移。黄鳝长期生活在高于30℃的水中会出现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慢、体质衰弱、疾病增多和死亡现象,造成养鳝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失败。人工调控避署措施是:(1)在鳝池或网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既能遮挡烈日降温,又能净化水质,支撑鳝体和提供良好的隐蔽栖息环境。(2)搭建荫棚。既可在鳝池边种植南瓜、丝瓜、花草等藤蔓植物搭建“生物荫棚”,也可使用遮阳网等盖成“非生物荫棚”。(3)加注低温的井…  相似文献   

4.
崔利军 《齐鲁渔业》2020,37(1):35-36
黄鳝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28℃,在28℃以上时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而水温降到10℃时,黄鳝进入休眠状态。一般当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黄鳝的越冬期,必须加强管理,使其顺利越冬。常见的越冬方法有以下几种:1水中越冬黄鳝水中越冬,鳝池的进水缓冲坑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保持池底不结冰,黄鳝可潜入池底洞穴深处越冬。若气温短期升高,黄鳝白天还可出洞呼吸或捕食。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黄鳝就停止摄食,入穴冬眠。  相似文献   

5.
一、水质管理鳝池水深一般在15~20厘米较为合适,但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30℃时,水深可以加深到40厘米以上,以避免阳光灼晒而致水温升高,确保黄鳝安全。水质要求中性偏碱,溶氧3毫克/升以上较好。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一般情况下,2~3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换水一次。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水泼洒全池,改良水质。水源要求洁净、无毒,换水时,温差不能太大,保持温差在5℃之内,一次换水不能过多,防止黄鳝不适应。二、防暑降温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30℃。温度超过3…  相似文献   

6.
黄鳝的冬季囤养技术(中)五、囤养管理囤养管理期从囤放鳝入池之日起(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春节前后.管理前阶段,水温在10~15℃之间,黄鳝仍摄食,此时要做好投伺、水质、防病等方面管理.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黄鳝就进入冬眠,水温在5℃以下时,则须进...  相似文献   

7.
周红兵 《水产养殖》2014,(12):52-52
<正>俗话说:"过了三伏天,黄鳝胜金砖"。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气温高,雷阵雨多,水质易恶化,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五点。1水温控制黄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水温迅速升高,易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水温控制极为重要。主要降温方法有:1种植水生植物,但种植的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主要有茭白、水葫芦、水浮萍和浮萍等品种。2搭建遮阴棚。按照东边留阳光原则,遮阴面积占总面积的2/3,一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道明 《内陆水产》2001,26(2):17-17
黄鳝有性逆转的特性,首次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精巢逐渐形成,变成雄性。因此,雄鳝一般比雌鳝个体大。黄鳝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饥饿时大鳝捕食小鳝。人工繁殖时既要保证雄鳝的比例,又要控制雄鳝的个体。生产中多用体长作为判断性别的标准,认为体长在20厘米以下多为雌鳝,体长38厘米以上的基本为雄鳝。但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发现个体很大的雌鳝和个体很小的雄鳝。可见诱导黄鳝性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水温的影响黄鳝是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黄鳝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0℃…  相似文献   

9.
彭湛峰 《齐鲁渔业》2008,25(4):39-39
1 黄鳝生长最适水温23—25℃,水温降至10℃时钻泥冬眠水温高于30℃时停止摄食。繁殖水温23~2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低温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确定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以体质量为(10.28±2.21)g的黄鳝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12℃、15℃、18℃3个低温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水温25℃),进行了4周养殖试验,测定黄鳝体质量日增长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以及体成分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试验结果显示:(1)随着水温的降低,黄鳝的终末体质量和体质量日增长量呈现下降趋势,当水温在12℃时,黄鳝的终末体质量和体质量日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黄鳝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为12℃时,黄鳝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25℃)及其他2个处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低温对黄鳝的体成分组成有所影响,当水温在12℃时,黄鳝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有所升高。结果表明,在12℃的低水温下,黄鳝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其体成分组成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鳝种的购进与放养鳝种是网箱养殖的关键。实施网箱养殖之前是必须了解当地鳝种的来源是否广泛,品种是否适宜养殖。1.鳝种选择从目前各地养殖黄鳝的情况分析,黄鳝至少有3~5个地方性品种。由于各地的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饵料来源充分与否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速度,因此养殖效果就不尽一致。所以如果要发展网箱养殖,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品种,可实行人工养殖的黄鳝主要有两个品种:深黄大斑鳝,该鳝身体细长,体圆,体形标准,体表颜色深黄,有褐黑色大斑纹。从我市养殖情况看,这种鳝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鳝…  相似文献   

12.
一、投喂饵料   黄鳝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各种水生昆虫、底栖动物、鱼虾等。在入秋后期饲养应以动物饵料为主,购买新鲜的猪肺脏、鸡鸭肠等,用刀切碎,以便黄鳝吞食。每天投饵量为黄鳝体重的 3%~ 5%。每天投喂时间为 17时至 18时,次日捞出吃剩的食物,以免腐烂败坏水质。   二、池塘管理   入秋后,池塘水温逐步降低,早上水温为 20℃,中午水温为 28℃,晚上水温为 24℃,在一天内有三种不同的水温,不利于黄鳝入秋后的生长。应将水中的浮萍、水葫芦等水草捞出一部分,控制好水位,使水温变化的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3.
庭院养鳝谨防黄鳝暴死1994年夏天,本市城东地区发生数起庭院养鳝池黄鳝暴死现象,一次死亡数量达10~20千克,最多的达45千克,给养鳝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现场诊断,笔者发现引起黄鳝暴死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水温过高质鲍中署而亡。黄鳝生长的...  相似文献   

14.
黄鳝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升 《内陆水产》2002,27(12):8-8
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的养于户懂养殖技术,盲目上马到冬天黄鳝不能安全越冬。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到春节上市时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可将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下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鱼》2006,(12):73-73
黄鳝越冬有哪些方法?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低至10℃以下时,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层打开防止黄鳝缺氧。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养鳝成活率 ,确保养鳝成功 ,除了抓好鳝种的投放和饵料的新鲜外 ,还必须搞好五个关键环节的管理 :一、水质管理保持水池清洁和酸碱度适中 ,是加快黄鳝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养鳝生产中应从三个方面加强水质管理 :一要保持适当水位。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 ,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 ;二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 ,3~5天应换水一次 ,盛夏时节最好1~2天换水一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 ,要提前一天抽到蓄水池 ,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 ,温差不能超过3℃ ;三要及时清除残食。每次喂食3~4小时后 ,对残留的饵料要用细网瓢清除。特别是盛…  相似文献   

17.
每年6~7月是黄鳝养殖关键季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俗话说:"过了6月关,黄鳝变金砖",这不但说明了能闯过夏季关的黄鳝的宝贵,更道出了黄鳝安全度夏的难度和重要性。如何使黄鳝安全度夏呢?笔者认为夏季黄鳝养殖应抓住以下5个关键环节:一、搞好防暑降温工作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阳光曝晒很容易使池水迅速升温,使黄鳝发生死亡,人工控制水温极为关键。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  相似文献   

18.
魏廷 《河南水产》2012,(1):25-26
近年来,随着黄鳝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益突出,现将几种常见黄鳝病害的病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鳝鱼发病的原因1.1鳝池引起的原因:刚建的新鳝池,没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马上就放水养鳝,使鳝鱼不适应而患病。或者老鳝池长期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水质变坏,给病原体繁殖浸染创造良好条件。1.2水温引起的原因:黄鳝适宜在15~30℃水温中生  相似文献   

19.
1黄鳝品种的选用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 ,黄鳝按体色大致分为以下四种。1 .1深黄大斑鳝该鳝种是自然优选的品种 ,其长势、抗逆性均远远优于其它品种。该品种个体大、壮实 ,体色深黄 ,全身分布有不规则褐黑色大斑点 ,是养殖和选育的最佳品种之一。多生长于地域广阔、气温较均衡的平原地区 ,食性强 ,繁殖率高 ,护卵性好 ,护卵时偶尔会咬人。其缺点是有大吃小的习性 ,但人工科学饲养可改变这一习性。1 .2土红黑斑鳝该鳝种多产于土质极为肥沃的红土丘陵地区 ,特别喜隐蔽 ,俗称“泥鳝”。该品种个体大、肥实、温顺 ,毫无深黄大斑鳝的雄武 ,具有…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率较低,许多养鳝者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养鳝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欲使养鳝成功,关键要掌握先进实用的养鳝技术。科技示范户、养鳝大王杨金尧和匡运喜,几年来潜心钻研黄鳝养殖技术,将坑沟养鳝的经验与稻田养鳝的技术巧妙地相结合,成功地形成了一种新的养鳝技术——生态养鳝。他们的实践证明,稻田坑沟生态养鳝,其技术易掌握,所占土池面积少,黄鳝抗病力强,生长快,而且能促进稻谷增产。这是因为,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田水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而黄鳝在田中钻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