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 一、苗种购入: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 二、水温: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水温为快速生长阶段。 三、盐度: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 四、水质:大菱鲆养殖要求水质无污染,抽取地下海水可直接入养殖池使用,用外海水要进行过滤、杀菌。 五、用水量:根据对大菱鲆的养殖经验,以流水养殖为好。每天换水量至少在5个循环以上,如果水量充…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34号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审定的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业经我部审核通过,现予发布。 一、团头鲂1号、万安玻璃红鲤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 二、大菱鲆、美国大口胭脂鱼为适宜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但其只适宜在完全能够人工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养殖;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一、品种命名登记号说明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命名登记号说明如下: 1、G为“国”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以示国家…  相似文献   

3.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是欧洲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之一,其饵料转换量高,生长迅速,耗氧量低,非常适合高密度养殖和远距离运输。在英国自50年代就开始养殖,目前已经达到企业化生产水平。199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把大菱鲆引进我国,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取得了全人工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大批量生产性育苗的成功,使大菱鲆成为一个新的养殖良种。目前,大菱鲆养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菱鲆的生态习性和利用塑料大棚井水养殖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大菱鲆的生态习性1、大菱鲆属于…  相似文献   

5.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6.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大菱鲆温室大棚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以促进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化林  孙波 《齐鲁渔业》2009,(12):38-38
1鱼类 在鱼类冬季养殖中,大菱鲆等鱼类数量最多,它们最适宜生长的水温是16~22℃。近年来,许多养殖业已逐步由海面网箱转向工厂化养殖,并且利用深海水进行养殖,因为深处海水的温度可以达到12℃左右,大大降低了能耗。室内工厂化养殖的海水需人为更换,而在冬天为了保温,  相似文献   

8.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9.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欧洲名贵经济鱼类,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于1992年引入我国,并于1998年突破了大菱鲆人工育苗技术难关,为开展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葫芦岛市于2000年从山东及法国引进大菱鲆鱼苗开始进行工厂化养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池蝶蚌被审定为适宜推广的境外引进水产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水产科技》2005,(2):21-21
2005年3月31日,农业部发出第485号公告,《公告》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会议审定,我省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申请审定的池蝶蚌被审定为适宜推广的境外引进水产新品种。该品种是日本特有种,为软件动物,由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1997年从日本琵琶湖引进。该品种壳间距较大,贝壳和外套膜均厚,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培育的珍珠个体大、质量优等特点。池蝶蚌适应水温为8~38℃,最适水温为20~35℃,是淡水育珠的一种理想蚌源,池蝶蚌在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在人工可控水体。池蝶蚌通过审定后,将大大加快推广应用进程,对加快我省珍珠产品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2001年4月22日-2002年4月22日的实验结果表明,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应选择水温为7-24℃的水源,最好控制在13-18℃之间,PH值大于7,盐度高于15,水循环量6-8个,在上述条件下,其生长速度为1龄期间1mm/d左右,养殖12个月后体重平均可达700g左右,密度15-20尾/m^2,成活率93.7%,湿性颗粒饵料系数1.83,随着个体长大,雌、雄个体出现明显差异,水温13-18℃时,摄食量变化不明显;9-13℃时,摄食量随水温降低而减少,投饵量视鱼体大小和摄食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3):3-3
雷霁霖,男,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历任养殖生态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海水养殖研究中心副主任、所长助理、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和博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顾问、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青岛市水产养殖专家组成员、青岛三高大菱鲆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  相似文献   

13.
大菱鲆自1992年引进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优秀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但由于其繁殖难度大、成活率低、白化率高,制约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日照市同翔大菱鲆工作室自2003年以来根据专家理论结合自己操作经验取得大菱鲆育苗成活率10%以上、原色率80%以上的业绩。现将有关技术问题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引进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菱鲆是欧洲的一种海产鲆鲽类。欧洲经数十年研究,已经形成一种养殖产业并达到事业化的生产水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养殖良种,其主要特点是体形优美、风味独特、性格温驯、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迅速、容易接受配合饵料、宜于集约化养殖,而且商业价值甚高,因而受到世界的注目。黄海水产研究所已于1992年将其引进我国,三年来试养情况良好,年增长速度接近1kg,初步证明大菱鲆适于在我国北方沿海开展养殖。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粹     
漠斑牙鲆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审定日前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获悉,由山东莱州市大华水产有限公司引进培育的美国漠斑牙鲆通过了第三届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Iethostingma)是原产于北美洲东海岸的比目鱼类,具有广盐、广温性,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好,是世界优良养殖鱼类之一,在我国可进行池塘、工厂化及网箱养殖。2003年莱州市大华水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人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一、选址建池在大菱鲆养殖大棚附近,选择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m2的养鱼大棚按照每天3个~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以供给面积2亩~5亩的参池用水。参池单池…  相似文献   

17.
第   184号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湘云鲤、湘云鲫为适宜在    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现予发布。        湘云鲤、湘云鲫为具有杂交优势的水产杂交种,但其只适宜在能够完全人工控制的池    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养殖,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附件: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 第二届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深井海水+温室大棚”的养殖模式在北方沿海各地得到了极大推广。但这种养殖模式也导致地下井盐水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如何合理、充分利用地下井盐水成为摆在科研、推广单位和广大养殖户面前的难题。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山东科合高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探索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及海参育保苗的地下水再利用养殖海参的新模式,即将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海参育保苗的污水经过排水系统排入沉淀池,污水经充分沉淀后,再循环利用,排入室外海参养殖池。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innaeus)引进我国10周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8月,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教授首次从英国将大菱鲆引进中国,进行增养殖实验。到今年8月份已经10周年了。目前大菱鲆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洋经济的一个新的亮点,成为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新兴产业。作者回顾了大菱鲆引进以来的研究和开发历程,坚信大菱鲆养殖业能够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大菱鲆是欧洲名贵的经济鱼种,它适应低水温环境、生长快、抗逆性强、肉质细嫩、胶质丰富、口感独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水产专家们创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养殖技术十分成熟,在我国北方沿海迅速发展成为一项特色产业,养殖年产量近5万吨,年总产值超过40亿元,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一项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