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鲤鱼孢子虫病危害甚大,特别是在大水面网箱养殖中。由于鳃上寄生的孢子虫在一般条件下鲤鱼不表现出症状,加上因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缺乏经验等原因,孢子虫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造成较大损失。笔者曾诊疗过多例孢子虫病,对这种病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结合两例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发病情况 石家庄元氏八一水库,在8月上旬,大暴雨过后,养殖户报称网箱发生爆发性烂鳃病,初期每天约死亡50尾,死亡数逐日上升,3天后每天死亡数超过100尾,用过多种消毒剂效果不好。 二、主要症状 到现场发现较暴雨前水温下降…  相似文献   

2.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
鲤指环虫病的暴发与诊治鲤鱼指环虫病的病原为坏鳃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鲤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引起鳃组织的损害,造成鱼体呼吸困难而死亡。1995年9月下旬,四川三台和盐亭县两个湖的渔场网箱鲤鱼同时暴发指环虫病,该病来势猛、发病急,几天之内就引起鲤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鲤鱼指环虫病的暴发与诊治报道汪开毓(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鲤鱼指环虫病的病原为坏鳃指环虫,该虫主要寄生在鲤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鳃组织的损害,造成鱼体呼吸困难而死亡。1995年9月下旬,四川三台和盐亭县两个湖渔场网箱内养殖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区及周边地区池塘、网箱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由粘孢子虫、碘孢虫、尾孢虫、单极虫、和肤孢虫引起的鱼病。特别是由碘孢虫、尾孢虫在鲤鱼上引起的鱼病,死亡速度快,死亡量大,1999年5月29日-6月3日,我区致韩镇新阳四社一口池塘首次发生碘孢虫病,  相似文献   

6.
2000年 7月下旬至 8月中旬在山东威海南圈水库网箱养殖的奥尼罗非鱼发病严重。病鱼在网箱表面活动滞缓,不摄食,精神萎顿,体色暗淡,鳃丝腐烂,肛门红肿。最初认为是缺氧、烂鳃和肠炎并发症,采取增氧,氯消毒剂进行水体鱼体消毒,投喂呋喃唑酮药饵等措施,但病情仍未好转。最后经解剖镜检,病理组织检查,诊断为粘孢子虫病,并对该病分析研究,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病鱼来源:山东威海南圈水库网箱养殖奥尼罗非鱼。放养时间: 2000年 6月上旬;放养规格: 100~ 200克 /尾。放养密度: 140尾 /…  相似文献   

7.
克胜 《海鲜世界》1989,(1):25-26,32
随着产量提高,放养鱼种数量增加。网箱养鲤中的鱼病越来越多,并引起大最死亡的鱼病、虫引绦虫接威协着生产的发展。其中主要的鱼病大概有以下几种!细菌性鱼病有烂鳃病、肠炎病、帝疮病、竖鳞病、水霉等.寄生虫引起的斜管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绦虫病、孢子虫病等。现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8.
网箱养鲤烂鳃病的诊治1995年,我办下属移民水产开发公司在潘家口水库上游的新甸子村用网箱养鲤成鱼20箱,总面积500m2,网箱规格5×5×2m。投放鲤鱼种总计2435公斤,规格为每公斤10尾。8月27日发现网箱内漂浮大量死鱼,死鱼体重为每尾0.5—1...  相似文献   

9.
在网箱中采用土霉素内服(100mg/kg鱼)和灭虫王高浓度负压浸浴法(15ppm)治愈了鲤鱼三代虫病和烂鳃病并发症,挽救直接经济损失9万元。  相似文献   

10.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主要鱼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地区网箱养鲤常见鱼病17种,其中危害大、造成损失重的4种:烂鳃病、三代虫病、鲤鱼出血性败血病、野鲤碘泡虫病。本文分析了网箱中鱼病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林永添 《齐鲁渔业》2002,19(12):41-41
孢子虫属于原生动物,种类很多,个体大小一般在几微米至十几微米之间,形态构造随种类不同而各异。该虫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体内外,屡见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鳗鱼常发生此病的报导,而海水网箱养殖中粘孢子虫病尚未见到报导。2001年9~11月间,笔者在福建宁德、福州2市网箱分布密集区先后发现几例寄生粘孢子虫的病例,但未造成大的死鱼后果,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1 主要症状 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器官组织。早期感染的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在尾部、背鳍基部及体两侧线附近开始出现小瘤状的凸起,大小不一,凸出部位的鳞片稍竖起,无光泽、  相似文献   

12.
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极易发生 ,危害严重。笔者对龙屯水库网箱养鲤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已收到较好效果。1 病因 细菌性烂鳃病是柱状屈桡杆菌 (Fleex ibavtercalxmnaris)引起的鱼病。由于饲料原料来源不一 ,有时保管不善 ,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添加不足。水库管理不当 ,饲养初期投料不足 ,鱼体质弱 ,抗病力差。又由于水库多年施化肥养鱼 ,水质被污染 ,鱼体免疫力低下 ,易感烂鳃病。2 发病症状  1998年 7月 19日水温 2 7~ 2 8℃ ,龙屯水库网箱鲤鱼发生烂鳃病。病情来势凶猛 ,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养殖鱼类烂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鱼高产、高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苗种投放密度大,喂料多,水质难控制,也极易发生鱼病。在我县地塘养鱼中,养殖鱼烂鳃病较多,其中尤以鲤鱼的发病率最高,而且死亡率也最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经过连续观察,发现患病的不单纯是细菌性烂鳃,多数伴有指环虫、车轮虫和孢子虫等寄生虫的侵袭。因此,在烂鳃病的防治上就不能只使用传统的漂白粉、富氯等药物,还应适当搭配杀虫药物进行防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具体的经验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孢子虫属原生动物 ,种类很多 ,个体大小一般在几微米至十几微米之间 ,形态构造因其种类不同而各异。主要寄生在海淡水鱼类体内外 ,国内外常有报道。我省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鳗鱼常有寄生此虫的报道 ,而有关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粘孢子虫病尚未见到报道。 2 0 0 1年 9~ 1 1月间 ,笔者在宁德、福州两市海水网箱密集分布区先后发现几例寄生粘孢子虫的病例。目前尚未造成大的死鱼后果 ,但应引起重视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彻底消除病患。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症状粘孢子虫寄生在鱼体的皮肤、鳃、鳍和体内的各组织器官。早期感染的病鱼 ,体表…  相似文献   

15.
我县现有水库养鱼面积3354亩。主要养殖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和鲮鱼等。根据1980年沙县渔业资源调查,解放以来全县中小型水库养殖鱼类主要疾病是:草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真菌引起的水霉病;后由动物引起的鱼蚤病和大中华蚤病,以及鲤鱼引起的复口吸虫病。 1986年春,我县在洞天岩水库进行网箱养鱼试验获得初步成功,1987~1988年继续进行网箱主养草鱼试验中均发现新蚤病,特别在1987年首次发现大量新蚤病,寄生数量大,死亡率高。据报道,新蚤虽在我国的东北、长江流域、广东和台湾省可见其踪迹,但到目前为止,仅在湖北省武汉市、广东  相似文献   

16.
网箱养鲤鱼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1998-1999年在绥中县龙屯水库进行网箱养鲤鱼病防治技术研究结果,介绍了网箱养鲤鱼种入箱前后的处理方法及在养殖期间的鱼病防治措施。同时,对网箱养鲤的主要疾病(鲤春病毒病、细菌性烂鳃病、鲤白云病、水霉病、单极虫病、三代虫病等)的原因、症状、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针对近些年来给鲤鱼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的"鲤鱼急性烂鳃病"展开调查研究,确定其原发病原为鲤浮肿病毒、锦鲤疱疹病毒,继发病原有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和孢子虫等。通过研究,作者针对鲤鱼烂鳃病制定了科学严谨、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方案,推动形成综合疫病防控体系,保障了河南省鲤鱼养殖健康发展,为其它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在河南鲤鱼养殖中,鲤鱼的"急性烂鳃病"最为流行,发病率达90%,养殖户几乎谈病色变。该病流行区域广,发病率高,感染品种单一,主要以成鲤鱼为主,规格在0.4~0.75千克最为流行,即以二龄鱼为主,一龄鱼和三龄鱼的发病率相对较低。2014年急性烂鳃的大流行、大暴发趋势,使得养殖户损失惨重,在当前急性烂鳃大流行的情况下,鲤鱼养殖将何去何从?鲤鱼急性烂鳃2014年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该怎么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控?  相似文献   

19.
文衍红 《内陆水产》2005,30(4):40-41
我国淡水鱼孢子虫病主要有球虫、粘孢子虫、微孢子虫及单孢子虫四大类。其中以球虫、粘孢子虫种类繁多,鱼病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笔者1997~2004年对广西青狮潭水库灌区鱼苗场鲤鱼出现的肤孢虫病进行了8年的跟综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10月,长阳和宜都的清江库区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发生了较严重的孢子虫病害,给许多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现结合本人对此病的诊治作一简要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