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建生 《内陆水产》2001,26(6):28-28
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1 鱼苗池准备鱼苗池要求面积适当(660~1 330米2),池形整齐,水深适度(蓄水1~1.5米),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鱼池向阳,光照充足。整个鱼苗池的选择应有利于鱼苗生活、饲养管理和便于捕捞。2 鱼苗池清整鱼苗下池前7~10天,放干池水,清除杂草及淤泥。每667米2…  相似文献   

2.
梭鲈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庆 《淡水渔业》1997,27(3):40-41
我国新疆于70年代末引进梭鲈。本所于1995年自新疆福海县水产局引进梭鲈苗种和亲鱼,1996年人工繁殖成功。两年中进行了梭鲈苗种人工饲料驯化、苗种强化培育和苗种成鱼池套养试验。现将梭鲈苗种培育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苗种池条件。梭鲈世代生活在广阔的大水面和江河中,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喜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且有微流水的环境中栖息育肥。苗种地要求面积适中,以1-3亩为宜,其中鱼苗池1亩左右为宜,鱼种池1-3亩为宜。水深要求,水花到夏花阶段50一7O厘米,夏花到鱼种阶段120一150厘米。2清塘消毒和肥水了塘。苗种他在放养鱼苗前10天…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是将过滤后的养成鱼池上层水做为培育匙吻鲟鱼苗的水源,采用纯氧放苗技术培育匙吻鲟苗,养殖过程适时补充瓶装纯氧.结果表明:50000尾匙吻鲟水花苗(体长7mm~9mm),经22天培育,共出池5cm左右苗种39999尾,培苗存活率达到80.0%.  相似文献   

4.
传统夏花鱼种培育池塘面积一般2~6亩,以2~3亩最适宜,因为水体小,水温上升快,投饵均匀、拉网管理方便。笔者为了培育鳜鱼活饵料,在没有小池的情况下,利用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进行较大面积鱼池夏花培育尝试,结果鱼苗成活率高,鱼苗生长快,出塘整齐。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原三口不规则的养鳖池,平整成三个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鱼池,一号池12亩,二号池10亩,三号池8亩,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粘性土,保水性能较好,以洪泽湖为水源,排注水不算方便。二、池塘准备冬季晒塘。晒塘能够改善轮虫、枝角类冬卵的…  相似文献   

5.
张峰  李晔 《科学养鱼》2002,(4):16-16
我场引进史氏鲟水花进行人工驯养培育,以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满足市场对史氏鲟的需求,同时探索史氏鲟在西北地区驯养的技术要点。一、材料和方法1.驯养条件(1)养殖地点宝鸡市冯家山水库渔场室内鲟鱼养殖场。(2)水质环境水源来自冯家山水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标准。水域内全年平均水温11.8℃,溶氧量>6毫克/升,pH值7.5~7.8。(3)鱼池条件直径为2米的圆形瓷砖结构固定式流水池,池高50厘米,有自动化的供、排水系统和能在50厘米之间随意调节池水高度的溢流水系统。供水闸阀可与鱼池之间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目前国内外采用最多的一种养殖鲟鱼的方式是流水水池养殖,占地面积小、产量高、管理方便,其主要特点是在固定形状、规格的鱼池内,提供稳定的水流量,保证水交换量的条件下进行养殖生产。前一章的苗种培育介绍的也是这种养殖方式。一、水源条件和鱼池要求(一)水源条件1.水量较小的水源如井水,在需重复使用时,必须经过处理,如沉淀、过滤、除氨和消毒等程序。2.在选择水源时,要重点考虑,搞清水温变化规律,应尽可能选择养鲟适宜水温时间长或恒定适温的水源。3.选择水源或建池时,提供水源所消耗的能源也应在重点考虑之内。长期…  相似文献   

7.
五、四大家鱼苗种培育1.池塘育苗条件培育夏花鱼苗池塘,水源丰富、池塘面积1~2亩为宜,水深1~1.5米,池塘形状以东西走向为好,进排水设备完整、池底平坦、池埂坚固、结实不漏水。2.投放夏花苗准备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最好是晴天进行,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饼、漂白粉等。(1)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千克,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拌  相似文献   

8.
二、建鲤苗种培育(一)鱼苗培育1、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鱼苗池的选择和清整与孵化池基本相同。鱼苗池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和整修,彻底清塘消毒。2、投施基肥:在鱼苗下池前3~5天,向池内加注新水50~70厘米(要严防野杂鱼及有害生物进入池  相似文献   

9.
张正光 《内陆水产》1997,22(3):23-23,14
3苗种培育3.1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池可用土池、小水泥地或薄膜池,面积4-10m2、水深20-30cm为宜。培育鱼苗用水必须清洁,河水、长流水及经过曝晒的自来水均可使用。每平方米放鱼苗1~1.5万尾,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或轮虫,每天3~4次。随着鱼体的增大,可增加投喂熟蛋黄、切碎的水蚯蚓或鳗鱼料,以量少多次为原则。在这阶段要注意水质管理,防止阳光照射;每天要吸污1~2次,加注新水l~2次,但不要使水温度变化超过2℃。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体皮达1~1.5cm,此时要及时分他进入鱼种培育阶段。3.2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地面积要比鱼苗培育池…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仔鱼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水体条件   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的直径为 180厘米,最大深度为 54厘米的半圆形饲养池,中间打孔并用长 30~ 40厘米的 PVC管插入其中。管口以 20~ 40目尼龙筛绢扎紧,以控制水位并防止鱼苗逃逸。放养鱼苗前 3天用 3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饲养池 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水位在 30~ 40厘米,并保持流动状态。水体溶解氧保持在 7~ 8mg/l, pH7~ 7.5。 2苗种来源   鲟苗由受精卵直接孵化得到,鱼苗体长 10~ 11毫米,按每平方米 5000~ 6000尾放养。共 38个饲养池,计 20万尾。 3饲养管理 3.1水质管理 饲养用水为深井水,…  相似文献   

11.
正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苗种。苗种是4月3日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购入的多鳞白甲鱼种,规格为3~4厘米。(2)培育池条件。培育池是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龙背湾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内苗种培育区3#、5#、6#池,培育池池埂是混凝土结构,池底平坦,土质为微黏性黄土,并铺设有防渗膜,培育池面积均为220米2,池埂高1.5米,水深1.2~1.3米,进排水设施独立完善,每个培育池配备有一台1.2千瓦的喷水式增氧机。(3)水源与水质条件。水源为龙背湾水库库水,水质清新,溶氧含量  相似文献   

12.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我们在新沂市水产养殖场进行翘嘴红鲌的大规格苗种培育,培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鱼苗培育,二是鱼种培育。一、鱼苗培育(即鱼苗养成夏花阶段)1.鱼种池的选择面积1~4亩,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无水草丛生,池底不漏水。2.放养前准备(1)池塘清整:在6月  相似文献   

14.
鲢、鳙、草鱼在淮北地区通过人工培育能够二次产卵,是家鱼人工繁殖生产的一大突破,是对夏季发生旱、涝地区造成自然灾害补充秋季鱼苗不足的有力措施,是节约成本、提高鱼苗产量的好方法。一、亲鱼培育池基本条件及放养密度亲鱼池的位置要接近水源,排灌水方便,有利于调节水质。水质肥沃,保水力强的池塘,宜作为鲢、鳙鱼的培育塘;水质瘠瘦,微流失水的池塘,宜作为草鱼塘。面积3亩~4亩为宜,水深1.5m左右,长方形为好。鲢、鳙鱼培育池应有20cm深的池塘淤泥,易培育肥沃水质。草鱼培育池应少含或不含淤泥。亲鱼培育池应以主养一…  相似文献   

15.
一、鱼池基本条件鱼苗鱼种池要求底质平坦,淤泥少,靠近水源,排灌方使,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混养或主养成鱼池要求底质较肥,底栖生物丰富,水面较大。饲养水质要清新。鱼苗池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0.8—1米;鱼种池面积2—5亩,水深1—1.5米;成鱼池面  相似文献   

16.
由于贵州春季倒春寒较严重,历年来鱼苗的繁殖都是在清明后气温回升基本稳定后进行,这样一来既缩短了鱼苗的生长时间,同时又制约了渔业生产。对此,经过几年的试验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经验,其技术要点如下:一、产卵池的修造1.材料:砖、石粉砂、水泥。用砖砌墙,水泥砂浆抹池底及粉四墙。2.规格:池宽1米,长3米左右,高30厘米。鱼池可单个建造,也可连片修造,连片池间坎应有20厘米宽。产卵池应修在避风、向阳、比较安静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在有自来水的地方可以把产卵池建于庭院中便于管理(要求庭院与鱼苗培育池相距不能太远,为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苗种培养 1.由繁殖池培育鱼苗。在繁殖池中放养半斤以上亲鱼300~400尾(雌雄比为3:1)。亲鱼在池中产卵、孵苗。鱼苗在繁殖池中培育20天左右,养成1寸左右夏花,牵捕出塘。繁殖后的亲鱼可留在池中继续繁殖鱼苗。在饲养管理中,注意合理投饵、施肥、改善水质、及时分苗,就能够定期获得大量夏花。 2.分池培育。鱼苗长到半寸左右后捕  相似文献   

18.
长吻鮠的养殖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苗种培育我们把水花培育到体长5cm的过程叫鱼苗培育 ,把体长5cm以上苗种继续培育阶段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池一般为50~100 ,水深0.6~1.2m ,水泥池 ,要求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 ,池底坡降2 %左右 ,进、排水方便 ;池水要求洁净无污染 ,通常用水库、溪河、湖泊等地表水为好 ,浅井水当然更好 ,如果用自来水、深井水应曝气后才能使用。鱼池使用前都需进行消毒处理。鱼苗培育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清水放养 ,人工投饵。二是采用适当肥水培育 ,就是在放苗前施无机肥和酵母 ,在水蚤出现时 ,放入鱼苗 ,方式与家鱼的肥水培育…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水产科技》1988,(1):49-50
龄大规格草鱼种的培育技术.1、鱼池条件:鱼苗池面积2亩左右,水深1.2-1.5米;鱼种池2—3亩,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淤泥少,堤坡1:2.5。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疾病少,饲养管理简单,养殖效益较好,因而深受渔户欢迎。但由于黄颡鱼性腺结构的特殊性,人工繁殖较难,受精率低,不易得苗,因此苗种价格较高。现介绍一种利用苗种培育池自繁自育黄颡鱼苗种的方法。 一、苗种培育池的准备 苗种培育池应选择底泥浅(15—20cm)、保水保肥、水源方便、水质好,面积2-4亩的鱼种池为宜。5月初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池中野杂鱼类及敌害生物,待毒性消失后,鱼池加水至60-80cm,加水时进水口应用60目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苗进入。 二、亲鱼选择及放养 苗种培育池准备好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