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牛的育肥方式不外乎三种:舍饲、半舍饲和放牧。其中以放牧饲养最为经济。我国北方自然草场枯草期约6~7个月,南方山地约5~6个月。牧草在自然枯萎情况下,养分损失严重。如禾本科牧草10月份的粗纤维含量比5月份提高50%左右,粗蛋白质下降50%~60%。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规模下的生猪区域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运用概率优势模型对我国15个生猪主产省份在不同饲养规模水平下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发现:我国不同饲养规模的生猪生产成本都有上升的趋势,不同主产省在不同饲养规模水平上比较优势不同,其比较优势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为此,笔者建议应根据不同产区的比较优势优化生猪生产布局,各产区也应根据生猪不同饲养规模的比较优势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对比小尾寒羊和多寒杂交2代的自然繁殖规律,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种羊场的生产记录,对2004年1月份至2007年12月份间670头小尾寒羊、210只多寒杂交2代羊的分娩月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饲养于北京地区的小尾寒羊在繁殖上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各月份均可发情、受孕、分娩,繁殖能力优秀;多寒杂交2代在繁殖上有明显的季节性,自然发情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1月份,占到全年总发情数的90.48%;2—7月份是多寒杂交2代的乏情期,自然发情率极低;8—9月份有少数羊发情。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房身村尹大群自建了90平方米半地下蛋鸡舍。饲养罗斯蛋鸡800只,从1986年10月份开始产蛋,至1987年7月份,每只鸡产蛋12公斤,每公斤鸡蛋3元钱。扣除育雏、饲料、人工、医药等一切饲养管理费用,每只鸡纯盈利8元。800只蛋鸡共盈利6000元。在院内座北朝南没有挡光的地方建鸡舍。按照建筑面积和砌墙要求,建筑时整个鸡舍深入地下1.8米,地面上部分自然就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吉林市郊区自1985年以来,利用蔬菜、水稻育苗塑料棚饲养肉鸡,有利地推动了郊区肉鸡生产的发展,年肉鸡饲养量近百万只,基本解决了吉林市民吃鸡肉难的问题。但这类棚舍在炎热的夏季很难控制高温,特别是进入冬季后又很难保持恒温,所以在11月份后至下年2月份就不能饲养肉鸡了。为促进肉鸡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9年至1990年,以孤店镇为核心,向全区推广了“肉鸡低棚网上饲养配套技术”。这一技术,是根据我区自然条件及当  相似文献   

6.
1绿色畜禽饲养方式 1.1自然放养 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饲养畜禽。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以自然放养方式饲养畜禽。  相似文献   

7.
为改变母猪自然本交的交配方式,提高优良公猪的利用率,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养猪生产力,海东市平安区结合实际,于2015年8月份相继在全区各乡镇开展猪人工授精免费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向永仙  陈波  龚妮 《兽医导刊》2020,(8):233-234
为了研究用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是否会优于普通饲养法,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湘西黑猪,分为仔猪组和育肥猪组进行试验,仔猪组30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育肥猪组3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5头,分别在采用自然农业饲养法和普通饲养法两种环境中生长。自然农业饲养法与普通饲养法比较,仔猪和育肥猪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16.37;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17、7.43;自然农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与普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差异不显著。多项指标结果分析表明: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优于普通饲养法。  相似文献   

9.
五、繁殖期的饲养管理 山鸡一般6月龄即可产蛋。雄山鸡比雌山鸡的性成熟要早。山鸡饲养至12日龄以上时,就要认真挑选毛色漂亮、体型优美、强壮活泼的留作后备种用,并按种用要求进行饲养。根据山鸡的繁殖特点,在饲养管理上分为配种准备期(1~2月份)、产蛋期(3~9月份)和换羽休产期(10~12月份)。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谷具有发展水禽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了解伊犁河谷种鹅养殖场疫病流行情况,作者运用RT-PCR方法对危害水禽养殖严重的5种传染病(禽流感、新城疫、禽呼肠孤、禽腺病毒4型、鸭坦布苏病毒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3个种鹅场采集的270份全血样品、270份咽拭子、270份肛拭子和120份环境拭子中均未检测出这5种病原。这表明养殖场饲养环境良好,有利于种鹅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上海地区季节性变化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采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基础产奶量数据共17284牛次,分析季节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1和2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高,7、8、9和10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低,其他月份居中;10、8、7和9月份4个自然月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其中9月份最低,而其他各月份差异不明显;奶牛分娩后不同泌乳月份产奶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3、4、1、5、6、7、8、9、10和大于10个月龄。季节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明显影响,应根据季节制定不同的饲养管理任务和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同时建议对奶牛的DHI记录也应考虑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根据貉的繁殖状态,将1年划分为不同的饲养时期。成年公貉准备配种前期为10~11月份;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配种期为2~3月份;恢复期为4~9月份。成年母貉准备配种前期为10~11月份;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份至翌年1月份;  相似文献   

13.
1 自然放养: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饲养畜禽。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以自然放养方式饲养畜禽。 2 休药期饲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饲养畜禽,可采用休药期生产法。生产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常法饲养,第二阶段为休药期,在休药期内完全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饲料。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是指12月份至次年3月份,历时4月之久,此时狐正处于准备配种末期(12月份~1月中旬)和配种期(1月中旬~3月份)。正确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狐性器官正常发育、成熟和高产仔率的关键,如饲养管理不当,易发生狐到期不发情、发情紊乱等现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取皮工作及种群的精选。冬毛成熟后,要及时取皮及最终定  相似文献   

15.
逆季种鸡是在开放鸡舍或有窗鸡舍育成,并在自然日照时间递减期间达到性成熟。一般是指2~7月份孵化的种鸡。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肉种鸡群容易晚产,孵化期离夏至越近,开产期越晚;有的晚产至29周才见蛋,产蛋高峰低,合格种蛋减少,给业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逆季肉种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据市场调查和采访广州地区大多数鸭场,我省每年8~10月份的肉鹅、肉鸭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上升。其主要原因是种鸭在5、6月产蛋处于低谷阶段,致使鸭苗供需脱节,而进行种鸭的反季节饲养则可解决这一问题。种鸭反季节饲养是指饲养种鸭使之在5、6月份开产,7、8月份处于产蛋的旺盛时期。虽然反季节饲养的  相似文献   

17.
消息信使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9):42-42
怎么搞“绿色”饲养自然放养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饲养畜禽。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以自然放养方式饲养畜禽。休药期饲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饲养畜禽,可采用休药期生产法。生产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常法饲养,第二阶段为休药期,在休药期内完全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饲料。生态原理饲养对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有污染的易造成“公害”的粪尿和有机废水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使畜禽的生存环境始终保持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  相似文献   

18.
氦氖激光对绵羊创伤愈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与方法8—9月龄健康公绵羊16只,在同一条件下(3—5月份)饲养。在左侧倒数第三肋间腔处人工造创,切除20×40mm皮肤全层,形成长方形皮肤全层缺损创,创深3毫米。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和激光照射治疗组,每组各8只。  相似文献   

19.
<正>养殖肉鸡是一项责任心较强的工作,目前,农村肉鸡饲养户一般能掌握常规饲养管理技术,但常忽视饲养管理中的一些小问题,造成肉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下降。2009年2月份至5月份对陕西宝鸡地区的肉鸡饲养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现状提出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自然放养。要在无任何污染的自然条件下饲养畜禽。选择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的地区,或空气、土壤、水源等环境指数均达标的地区,以自然放养方式饲养畜禽。休药期饲养。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添加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制剂饲养畜禽,可采用休药期生产法。生产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常法饲养,第二阶段为休药期,在休药期内完全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饲料。生态原理饲养。对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有污染的易造成″公害″的粪尿和有机废水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使畜禽的生存环境始终保持在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平衡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