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小麦多小穗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多小穗被认为是小麦高产育种的理想穗型〔8、12〕,但对多小穗资源的遗传研究甚少〔13〕。本研究采用的分枝1号是颜济等利用穗分枝普通小麦研制的不分枝多小穗新材料,其小穗数最高可达34个,它有明显优于10-...  相似文献   

2.
<正> 时值三冬,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通过无线电波飞遍了世界的山山水水,在1990年度国家科技奖中我校再次榜上有名:以我校小麦研究所所长颜济教授等研究的《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项目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这是继我校水稻研究所所长周开达教授等1988年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之后,我校又一次获此殊荣,这在全国农业高校是史无前例的。1990年12月7日颜济教授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接受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授予的举世瞩目的荣誉。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山东省阳信县商店镇大司村村民史金玉来到镇上的天河面粉加工厂提走了一袋面粉,而面粉厂从他的粮食“存折”上扣除了折算出的35千克小麦。目前他“账上”的小麦还有2500多千克,他说“很方便,想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换面粉也行。”  相似文献   

4.
楼兰出土糜子、大麦及珍贵的小麦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4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考古调查队,对楼兰古遗迹进行考古调查。经试掘清理获得了古代粮食作物中的糜子、大麦等实物标本。并提请四川农学院颜济教授、杨俊良副教授鉴定。他(她)们在标本鉴定中又发现了一颗迄至目前为止在世界上保存得最古老最完好的小麦花。楼兰故城,是早期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汉晋时期的屯戍要地,西域长史府的处所。笔者在故城内的东北部大佛塔东面,相距佛塔约32米处考察一小台地上堆积着的一些散乱木材时。发现木材下堆积有大量的糜子。经测定糜子堆积的厚度约70厘米,宽约1米。堆积中还夹杂有麦粒。笔者采取了一小袋作为标本。  相似文献   

5.
小农户如何对接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河南省郸城县有一位农民通过十多年的摸索,给出了答案。他成立专业合作社,带着社员,在希望的田野上抱团发展,将“泥饭碗”变成“金饭碗”。他就是郸城县培康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培康。在该合作社的高标准优质小麦基地里,记者见到了49岁的于培康。因为接到了过几天要降温的气象信息,他特意到麦地里查看小麦的长势。  相似文献   

6.
王茵 《农家致富》2014,(16):13-13
如东双马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马北村。成立至今,该社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评为“江苏绿色生态种植基地”、“江苏省优质种植示范合作社”等。创办人王祥芝原是一位企业老板,经营预制涵洞加工企业,现在成了村里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从一名“门外汉”发展到“种粮大户”,他总结了以下种植经验:优选良种2008年,王祥芝与当地农技站进行了专家对接,全面推广科学种田新技术。他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小麦引进了“扬麦20”、“浩麦2号”品种,水稻引进了“武运粳24”、“常农粳8号”品种,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水稻种植。2013年,该社水稻单产达到680公斤;2014年,夏熟小麦单产达到462.5公斤。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潼口村农民李志友,2014年0.67hm2小麦总计收了4800kg。他以1.12元/500g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粮老板,而2013年他的新麦只卖了1.05元/500g。“今年天公作美,小麦质量好,产量高,价格还好,没白忙活。”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提纯复壮”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小麦的商品性和加工品质,由此可见,抓好小麦种子“提纯复壮”工作是提高小麦产量、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种子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1目前小麦种子“提纯复壮”存在的问题1.1“提纯  相似文献   

9.
“8901”,曾经被评为我国优质小麦中的知名品牌,质量与进口优质小麦相媲美。然而,2002年这种小麦却价格骤跌,几乎成了“市场弃儿”。“9801”小麦的遭遇,更为国内众多优质小麦的生产经营敲响了警钟。 从辉煌到失落 国家粮油质量检测中心2001年下半年对河南,河北、山东、江办,安徽5个小麦主产省的122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检测,结果显示“8901”小麦品质在全国最优,其主要品  相似文献   

10.
《河南农业》2008,(17):33-33
5月30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在省农业厅朱孟洲厅长和河南农业大学领导的陪同下到河南农业大学郑州科教试验园区进行考察。刘满仓副省长刚一下车,就走进小麦试验田,察看即将成熟的小麦,当他看到表现优异的小麦新品种“豫农202”时,一边揪麦穗、搓麦穗、数麦粒,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下不同温型小麦农田微气象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旱棚内外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冷型小麦“陕229”和暖型小麦“NR 9405”的农田微气象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与暖型小麦“NR 9405”相比,冷型小麦“陕229”灌浆结实期间的株间气温、地温均偏低,株间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升高,株间光照度减小。该结果说明,冷型小麦对干旱的适应性较暖型小麦强。  相似文献   

12.
康庆 《当代农业》2013,(22):17-17
近期.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梅山村种粮大户汤芳伢说.他种的5000多亩水稻.目前已收获了1000多亩,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是个丰收年。问题是水稻秸秆还田让他很头疼。“还田之后,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水稻秸秆还田会影响小麦产量?种了20多年粮食的汤芳伢解释说.小麦播种后就怕土壤水分大,土壤干一点不要紧。稻草还田后被埋在表层土下.含水量较大.而且不容易干,会造成小麦烂根。如果小麦播种季节以及之后一个时期雨水较少的话.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论了几种新近在棉田发展起来的立体种植模式及其优、缺点,所论及的新模式为“小麦(或大麦)—西瓜(或甜瓜)—棉花”、“小麦(或大麦)—蔬菜—棉花”、“小麦(或大麦)—玉米—西瓜(或甜瓜)—棉花”、小麦(或大麦)—甘薯—棉花”、“小麦(或大麦)—棉花—食用菌”或“小麦(或大麦)—豆类—棉花”等,而以传统模式“小麦(或大麦)棉花”为对照。结论认为,有些新模式不仅能增产、增值,而且还能改善棉田生态条件,并不使棉花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4.
在临近国庆、中秋“双节”之前,我们走访了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同志,请他谈谈有关全省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项目组“十五”期间有28个小麦新品种获国家和省审定,建立了超级小麦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小麦分子育种研究平台,为“十一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矮败”小麦是通过太谷核不育基因Ms2(Ta1)和“矮变1号”矮秆显性单基因Rht10紧密连锁而成的附加矮秆标记性状的显性核不育新材料。为了更好地利用,我们对其有关生物学规律进行了系列研究。本文对“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和柱头生活力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除不育穗开花状况和太谷核不育小麦不育穗相似而和普通小麦明显不同外,其余习性均和普通小麦品种基本相同,“矮败”小麦的柱头生活力也长达1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推进山东省超级小麦育种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简要总结分析山东省实施“超级小麦育种技术研究”项目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新形势,提出了进一步认识超级小麦育种重要性和坚信超级小麦育种目标可以实现的观点。全省小麦科技工作者应团结合作,做好“高产生理型”、“高效生态型”和“高值专用型”三类超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带动全省小麦生产水平实现跨越性提高,同时做好产量、品质主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和基因克隆转化研究,为培育更高产量潜力的超级小麦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兴仁 《中国农资》2011,(26):22-22
大街上两个人正在闲聊:“你听说了吗?李二家今年小麦的产量可是咱们村的第一呀!”“不可能吧!就他那沙土地能有这么好的产量啊!你是不是听错了?”“没错啊!我是在粮食站那亲眼看到的.别提当时李二他媳妇那神气劲儿了。”“那你问李二他媳妇为啥今年的产量那么高了吗?”“我没问,你可真是笨,要是你有秘诀你会到处去说啊!”“不会吧,李二他媳妇不是这样的人。嘘!嘘!李二他媳妇你这是上哪去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速小麦品种选育,我们利用昆明地区夏季气温不高,变化不大的条件,从1957年起,在冬播小麦收获之后,又种一次夏播小麦。利用夏播进行小麦良种(系)的选育、繁殖和鉴定,从而选出一些抗锈高产品种,如“798”、“抗锈1号”、“缅甸16号”、“8—126”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又选出“南原1号”、“云石1号”、“云麦26号”、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主攻小麦的情况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省农垦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坚持实事求是,按自然规律办事,认真贯彻执行“改革耕作制度,主攻小麦,提高单产,扭亏增盈”的方针,狠抓了科学种田,他小麦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单位总产大幅度增加,对改变农垦系统生产面貌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