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我国实践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农业对外援助项目推动型、中小规模企业合作投资型和大型涉农企业的并购投资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执行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在当地建立商业化运营公司,有效促进了我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开发。大型涉农企业,如双汇集团和中粮集团,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较强,通过并购投资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竞争,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有益于加速实施境外可利用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省企业在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上,应考虑企业自身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结合投资区域的特点、投资项目的特点及各投资方式本身的利弊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截至2004年一季度,全省共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825家,中外方协议总额累计10.5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6.95亿美元,境外企业(机构)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但“走出去”的实际还远远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垦自1988年以来,抓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先后投资2.3亿元进行开发建设,不仅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彻底改观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通过扶持,发展建设了良种、乳品、鸡(肉鸡、蛋鸡)、面粉、大米、茶叶、水果、水产、蔬菜、饲料等初具规模、富有特色的10大农副产品龙头企业,成功实现了农垦的“二次创业”。农业综合开发15年,全省农垦产值翻了两番,职工收入增长了10倍,2002年达到了年均纯收入8700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带来的收益占60%。农垦干部职工高兴地称农业综合开发是富民强垦的“德政工程”。  相似文献   

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承担单位: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606项、新品种7959个,推广新技术2232项、新品种2775个。在2002--2004年,3年共吸纳农业劳动力15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地区300余万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5.
朱汉桥 《中国农垦》2013,(12):17-19
湖北省农垦局认真履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援外和农业“走出去”工作职责职能,大力发挥农业“国家队”的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示范引领省内相关农场、农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农业竞争与合作,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开放型经济水平。先后组织带领16家国有农场和企业,在10个国家承建或实施了5个国家援外、9个对外合作开发、2个科技交流实验项目,开发12种种养殖和加工产业,投资规模超过8亿元,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是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走出去”、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共建 “一带一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农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境外办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境外办学为例,该校尝试多主体协同创立海外分院,通过构建“泰国需求导向 +北京都市农业特色”的国际化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培训与外派并举建设师资队伍等方式保障了泰国分院境外办学的教学质量。同时 ,境外办学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如国际化发展意识、中泰农业和职业教育办学的差异、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思考了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因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下降且欧美政府援助放缓、中国境外发展的鼓励政策、发展中国家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开发优惠条件和基础设施方面带来国际农业发展与合作新机会,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现状.在中国民营农业企业具备境外发展成熟条件下,探讨其在境外拓展策略,包括联合央企或以侨搭台、广揽外语人才、智择项目、整体推进、收购当地企业、建立境外原料基地以及设立农产品加工中心等.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松溪县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5个,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完成土地治理面积6.76万亩.项目总投资5941.45万元。松溪县在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外农业投资境外企业持续经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农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外农业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加,但部分境外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在中国对外农业投资的1 125家境外企业持续经营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取了年营业收入等级、境内企业资产规模等级等20个可能的影响因素,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农业龙头企业、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区域分布、年营业收入等级对境外企业是否持续经营有显著的影响,境外企业类型、所在洲别等15个变量对境外企业是否持续经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来自农业部官员的信息,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多部委联手完成的“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调研报告”即将对外公开,与此同时,相关部委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支持龙头企业赴境外投资农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永年县农业快速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做强"蔬菜、粮食、种子、沼气"四大主导产业;实施“推进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落实惠农政策强化农业执法”等五大战略举措,以此推动永年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了解掌握扬州市“十五”期间全市有关单位承担的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全市“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为全市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扬州市科技局于2005年10月组织开展了扬州市“十五”期间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调研。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价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环境,是防范化解中国企业对外农业直接投资风险、保障海外农业投资利益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构建了中国投资本位和农业产业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的评价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对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2020年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风险随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投资环境趋向越来越不稳定;各大洲农业直接投资风险整体呈现亚洲<南美洲<非洲,并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因此实施海外农业投资风险防范管理不能忽视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风险水平上,重点大洲(亚洲)投资风险呈现西亚>南亚>东南亚>东亚>中亚。(2)若继续沿用西方机构主导的评级体系则对中低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直接投资风险存在高估,以此会错失广大收入层次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机遇,建立符合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本位特征的风险评级体系是必要且迫切的。(3)现阶段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直接投资依然存在“投资悖论”现象,但...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具有环保、长效、易光解、无残留等特点,是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农药。近20年来.国内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并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个省份的31家企业生产出39种植物源农药品种。在国家“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中,均有植物源农药项目。  相似文献   

15.
徐苹 《甘肃农业》2003,(10):68-69
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项目的发展趋势、特点及与一般工业项目的相似性 ,以实例方式阐述了“工业项目三种状态综合分析方法”在农业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项目经济评价的深度、可信度 ,进而丰富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另一方面 ,可以大大减轻工程咨询人员的外界工作压力 ,有利于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结论 ,提高农业项目投资效益 ,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F0002-F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体,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支柱产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安全、营养、方便饮食新需求的“朝阳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迫切需求,“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欧盟决定从山东恢复进口的9家熟制禽肉产品企业中,潍坊市占到了5家。潍坊企业缘何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独占鳌头?笔者近日赶赴潍坊采访得知,自2001年起,潍坊就针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升级,先后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18.
"十五"农垦经济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5年,农垦系统完成生产总值1358.65亿元,比2000年的720.62亿元增长了74.5%,年均增长11.8%;“十五”时期,农垦人均纯收入由5056元提高到4195元,年均增长6.7%。 投资快步上新台阶。2005年达到449.54亿元,比2000年的155.21亿元增长1.95倍。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46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8倍。 对外开放水平提高。2005年出口商品总额254.22亿元,比2000年的98.26亿元增长1.59倍;五年累计完成出口商品总额744.89亿元,其中工业品出口额占85%。 “三化”战略成效显著。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3.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48.25亿元,实现工业利润45.7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5.8%、76.4%和2.5倍。 农业生产能力增强。粮食、棉花等主产垦区发挥资源、装备、技术等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效益有较大提高,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凸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素有“陇上江南”美称的天水市,自上世纪80年代就着力发展林果业,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把发展林果业、蔬菜、畜牧三大产业列为振兴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和支柱产业来抓。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树立“两高一优”和环保安全的绿色农业项目建设思路,确立了以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秦州区、麦积区等五县区为主的绿色农业示范建设项目核心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也辐射和带动了清水县、张家川县及周边地区。同时凶地治宜在全市逐步发展了规模化的中药材、油料、马铃署、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突破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实践与探索近年来,大家普遍感到信息入乡镇后受阻,传不到农民手上。只有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使农民真正体会到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才能使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网站不成为“花瓶”。针对这“最后一公里”问题,昌宁县近几年来积极进行实践和探讨,按照“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力度,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全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迈出较快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