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城市”被公认为21世纪世界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让森林走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已确定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和远景蓝图,“城市林业”是其中的一项战略目标。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对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与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被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莲 《中国林业》2008,(16):24-25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城市林业”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由此确定了我国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目标,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城市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把“城市林业”作为一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的树木和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营造城市森林.创造优美、清新、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加强城市森林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能够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经济、科技、教育、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向森林化方向发展.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林业》2005,3(2):75-7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建设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森林工程,在都市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2010,(14):10-13
新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化浪潮兴起,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已成为新一轮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竞争的主体,更成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标志。伊春作为具有开发建设60多年历史的林业城市和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建设现代化城市,必须突出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以建设现代化森林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为推进全市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和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弘扬生态文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保障。国家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国家森林城市”评选活动,是促进城市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包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载体,对不断提升包头的知名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森林城市建设是响应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在新时代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在总结提炼森林城市建设“生态、节能、民生、经济、特色和文化”6大方面时代价值基础上,针对发展新需求和面临的新问题,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的应对策略、建设路径与发展方向,以期对高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住房、交通、水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目趋严重,改善城市生态状况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作为城市睦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森林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城市森林是城市之“肺”,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发展城市森林,充分利用森林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的生态功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在南宁中国一东盟城市森林论坛召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长陈述贤。  相似文献   

15.
岳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阳市作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项目”的试点城市,城市绿化坚持以森林为主,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此,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和总结了几年来城市建设的绿化模式和城市森林的建设成果供相关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沙加快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美丽长沙 长沙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森林覆盖率力争达57%以上。  相似文献   

17.
加快森林城市建设步伐 打造西部最佳宜居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由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与城市社会、经济融为一体的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领域,建设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生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城市生态和谐的根本所在。城市森林建设是建设和谐宜居环境城市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云南省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和差距,明确云南省森林城市发展的目标。在科学评价全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森林城市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五区、四带、三群”的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发展布局,并结合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和云南实际情况,提出森林城市发展对策,以期为云南高原山地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成为满足完善城市生态功能和提升人居生态环境、生活品质的新需要。把城市建成森林环城、林人相依的生态景观,是呼和浩特市改善生态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梦想与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首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四季青城的魅力日益凸显,成为山、城、林、路、水交相辉映的森林城市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自然和谐、生态文明的呼和浩特先后获得了中国乳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和中国十大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河北林业》2007,(3):4-5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简称“创森”)是国家林业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局为此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在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和考核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森林建设方面,覆盖率是城市森林建设的硬指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规定城市森林覆盖率在北方城市要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