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虫杆状病毒egt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存在一个编码蜕皮甾醇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EGT)的基因egt.  相似文献   

2.
《蚕业科学》2000,26(Z1):102-106
从昆虫激素对宿主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和杆状病毒egt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方面 ,讨论了昆虫激素和杆状病毒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表明杆状病毒的感染改变了宿主固有的激素平衡 ,从而影响宿主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插入几种外源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研究状况、egt基因的缺失对杆状病毒的影响以及扩大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的研究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航  吴小锋 《蚕业科学》2018,44(4):632-637
昆虫杆状病毒一般通过经口感染宿主昆虫的中肠启动原发感染,随后病毒由中肠向其他组织传播,最终形成系统性的全身感染。在此过程中,病毒必须突破昆虫宿主中肠,特别是中肠组织外基膜(basal lamina,BL)的限制。目前提出了杆状病毒从宿主中肠逃逸的2条主要途径,即直接穿越中肠基膜,以及利用气管细胞作为中肠和体腔之间的通道。已有研究表明,杆状病毒基因编码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会引发一系列蛋白酶激活级联反应,造成基膜组分和结构的变化,便于病毒通过。同时,FGF与昆虫气管系统共同作用,使得气管成为病毒突破中肠屏障并快速传播的通道,从而促进病毒建立系统性感染。本文综述了杆状病毒建立系统性感染的机制,以期为制定家蚕病毒病的防控策略以及生物杀虫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杆状病毒宿主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华 《中国蚕业》2006,27(2):95-98
杆状病毒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的最大类群,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且实用意义很大的昆虫病毒。它是一类有囊膜的单分子双链闭合环状D NA大形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88 ̄160Kb,宿主域仅限于无脊椎动物。虽然近年从蛛形纲与甲壳纲中亦分离出了少数几种杆状病毒,但绝大多数杆状病毒是感染昆虫的,迄今已报道有600种以上的昆虫被杆状病毒所感染,包括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与毛翅目等7个目。自然界中杆状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一种病毒往往只能感染亲缘性较近的少数几种昆虫,并引起大面积流行。本文就杆状病毒宿主域方面的内容作一简述。1昆…  相似文献   

6.
<正>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其宿主主要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基于杆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将杆状病毒科划分为4个属:Alpha杆状病毒属(以鳞翅目昆虫为特异宿主的NPV),Beta  相似文献   

7.
通过克隆的家蚕核多角体病毒解旋酶基因DNA与重组救活可线性化的苜蓿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基因工程载体病毒 (BacPAK6 )DNA在昆虫细胞中发生重组 ,经累代筛选获得了既可感染家蚕又可感染秋粘虫细胞Sf 2 1的宿主域扩大的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HyBacPAK6 )。HyBacPAK6DNA经Bsu36Ⅰ酶切后与含植酸酶基因的转移载体pVL1393 phy在家蚕细胞中重组后 ,通过蓝白斑筛选发现重组率可达 90 %以上。然而以杂交病毒为载体的外源基因表达量仅为以BmNPV为载体病毒的表达量的 2 0 %左右。分析认为HyBacPAK6可用于表达一些对蚕体有害的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8.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昆虫专一性的病原病毒,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研究最多且实用意义很大的昆虫病毒.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是一个以杆状病毒为外源基因载体,昆虫和昆虫细胞为受体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昆虫杆状病毒的级联复制中,极早期基因ie-1所编码的IE-1蛋白具有重要功能,其中极晚期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polh受其调控激活。通过建立具有启动子polh及ie-1长194 bp的反义序列(ie-1-r)的转录载体,使杆状病毒在宿主细胞进行自身复制时受到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当转入重组转录载体polh/ie-1-r的宿主细胞受携带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的杆状病毒感染时,能够被诱导激活细胞内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转录其携带的ie-1的反义序列RNA,从而部分抑制病毒本身的复制,宿主细胞在病毒感染第4~5天,其荧光素含量与对照RLU(relative light unit)相比下降约1×108个单位,抑制病毒的效果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滞后性。试验结果提示:构建类似的病毒诱导表达系统,通过早期基因激活晚期基因,晚期基因转录抑制早期基因表达的策略,可以对病毒复制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0.
<正> 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杆状病毒典型代表之一。建立蓖麻蚕NPV-昆虫细胞系统,对于研究病毒的增殖规律,阐述基因表达与调控等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杆状病毒载体系统已成为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国内已开始构建蓖麻蚕NPV表达载体,期望在细胞和活体水平表达外源基因。因此,选择和建立适宜的病毒宿主离体系统,有利于蓖麻蚕NPV作为载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