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9—2011年在苹果园进行了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性诱芯、捕食螨等非农药控虫害试验,配套采取了主干捆绑瓦楞纸、果实套袋等传统非农药控虫害技术。结果表明,苹果园非农药控虫害技术可有效防治苹果园5目28科150余种害虫,试验区苹果园平均虫叶率和平均虫果率分别为4.77%、2.87%,试验区每667 m2每年节省开支365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所生产苹果全部达到绿色果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国苹果害虫的组成及演替特点。【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苹果害虫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源,统计分析苹果害虫的组成,演替特点、研究趋势等。【结果】苹果害虫共计94种,隶属8目、45科,主要为鳞翅目害虫,以食叶、花、芽类害虫为主;对苹果害虫种类组成和研究文献统计表明,苹果害虫类群随时间变化,食叶类害虫比例明显减少,刺吸类害虫和蛀果类害虫增加,其种类主要向刺吸类害虫演替;苹果害虫种类组成随年份未见明显变化;近十几年,主要集中在食心虫、螨类等重要害虫研究上,其文献量随时间递增明显。【结论】食性杂、个体小、隐蔽性强、发生代数多的害虫渐演替为苹果的主要害虫类群,一些检疫类害虫有分布扩大、发生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主要梨产区, 主要品种有秋白梨、安梨、花盖梨、鸭梨等50余个。梨园历期的虫害发生种类与为害程度有所不同,其原因除与害虫本身、梨树及气象条件有关外,尤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顾此失彼,某些主要害虫得到控制,然而导致另一些害虫猖獗。开展综合治理是控制虫害发生为害的必行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梨树害虫的期刊文献,分析了自1950年以来我国梨树害虫演替特点,以及用药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关文献报道共涉及109种害虫,梨树主要害虫由初始的多种类逐渐向刺吸类、钻蛀类害虫变化;自1990年以后,刺吸类害虫已演替为梨树害虫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梨木虱、梨二叉蚜等极成;在近几年中,刺吸类害虫仍为当前主要防治对象,但所占比率有所下降。对梨树害虫防治措施分析表明,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防治药剂种类随梨树害虫种类变化而变化,施用药剂种类数量呈递增趋势;药剂特点由早期的高毒、广谱性杀虫剂向低毒、高效、内吸性杀虫剂和生物农药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植物种植方式和配置更加多元化,害虫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通过对园林植物(宿迁城区)主要虫情的调查,初步摸清主要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等,并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危害规律,提出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建议和技术。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蔬菜作为错季蔬菜,是冀西北地区蔬菜生产的主要经济支柱,主要种类有甘蓝、花椰菜、萝卜、油菜等.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害虫种类也不断增加,且发生周期长、为害重.而菜农的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药物,加上化学杀虫剂使用不当,如反复多次使用、长期大剂量使用,使虫害发生面积与害虫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造成丰产未必丰收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金缘吉丁虫是果树主要的枝干害虫。我场四队苹果园从71年开始发生并逐渐严重。虫害发生后,开始我们采用一般常规农药进行树冠喷洒,但效果很差。1975年改用幼虫期药剂涂干防治,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苹果种植区域的扩大,种植品种、模式和果园生态条件的变化,苹果病虫害类群发生了一系列演替,因而对防治技术的要求,尤其是对高效农药的选择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旨在依据近十年对苹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基础上,着重报导防治苹果主要病虫害的有效药剂品种及其应用技术。 一、防治苹果主要害虫 目前山东省苹果园害虫的优势种是:桃小食心虫、苹果小卷叶蛾、苹果黄蚜、疣蚜、绵蚜、金纹细蛾以及苹  相似文献   

9.
桔园病虫的发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复杂性、并发性,且有大发生的必然性,柑桔资源与病虫种类以及群落结构相适应等特点.近40年来,我国桔园病虫优势种群发生重大的演替,这种演替可分为三个阶段.当前优势种群是以刺吸口器类害虫为主.桔园病虫再增猖獗的发生是投入能量不断增加,大量使用有机化学农药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等原因造成的.探讨了四项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0.
梨园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属于广谱性的,它们对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和益虫不同程度地具有杀伤作用,而对害虫的天敌而言由于农药的直接杀伤和食物的缺乏损失更为严重.化学防治的历史证明,一种药剂使用一段时间后,能使原先不需要防治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近几年在梨园虫害上,梨木虱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各梨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山东产区苹果实施无袋栽培首先要选择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果实病虫发生基数较低的果园。实施无袋栽培前,治理果园内外环境,压低病虫基数,防止果园病虫大量繁殖蔓延。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关键时期,设计周年监测与防治预案,即防治历:以10 d为1个周期,监测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当病虫需要用药防治时,选择相应药剂及时防治。苹果无袋栽培的病虫害防控可划分为休眠期、幼果期、雨季和果实采收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重点防控对象和目标各不相同。休眠期主要铲除在树体和周边环境中越冬的各种病虫,减轻生长期的防治压力;幼果期以防治苹果霉心病、苹果锈病、红蜘蛛、蚜虫、绿盲蝽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雨季以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采收前,病害以防止弱寄生菌在果面定殖为主,虫害主要防治各种危害果实的害虫。3年来在多个园片试验示范,绝大部分果园病虫果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可持续农业的思想和IPM理论 ,论述了我国设施蔬菜环境特征及导致病虫发生严重的态势 ,分析了综合原因 ,找出了与荷兰温室蔬菜病虫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水平的显著差距 ,提出建立可持续植物保护系统的 5项对策建议 ,强调改善设施结构和设备、优化环境条件是最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苹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尹承苗  王玫  王嘉艳  陈学森  沈向  张民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7,44(11):2215-2230
苹果连作障碍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苹果连作障碍的起因多而复杂,一些可能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果园也会不同,给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带来较大困难。概述了引起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方法,结合本课题组近10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从连作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化感自毒作用(酚酸类物质)、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方面介绍了苹果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从合理轮作、间套作和混作、深翻客土、施用有机物料等农艺措施,化学熏蒸、物理消毒等土壤消毒措施,抗性砧木选育等抗性育种措施,颉颃细菌、颉颃真菌、颉颃植物等生物防控措施方面介绍了苹果连作障碍防控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苹果连作障碍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he fruit set on plum trees decreased greatly with increase in distance from pollinizer trees, and less so with increase in distance from honey-bee colonies. Trees adjacent to pollinizers had a greater set on the sides facing the pollinizers than on their far sides. Parts of trees touching “ bouquets ” had a greater set than parts without bouquets.

In an apple orchard with main variety and pollinizer trees in separate blocks, the fruit set was greater on the main variety trees adjacent to the pollinizers than on trees farther away. In an apple orchard with a pollinizer tree as every third tree in every third row, main variety trees had a greater fruit set, more seeds per fruit, and more carpels with seeds per fruit, on the sides near to their adjacent pollinizers than on their far sides. The fruit set, number of seeds per fruit, and number of carpels with seed per fruit, were greater the nearer the trees were to the adjacent pollinizer.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foraging behaviour of honey-bees and to methods of arranging pollinizer and main variety trees in orchards.  相似文献   

15.
16.
静宁县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区,本文总结了静宁县苹果园施肥中的主要做法,即通过加强测土采样,摸清全县果园土壤肥力状况;抓好试验示范,优化配方施肥;着力构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促进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通过走访和田间调查,对静宁县果园施肥情况进行了全面地了解和深入地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重视大量元素、轻视中微量元素;施肥时期不当、肥料利用率低;盲目施肥现象严重。针对当前的苹果园施肥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苹果主导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s a result of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pple farms in Switzerland,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France, we identified six factors that can be influenced by apple producers that might impact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their orchard. The critical factors identified were: yield; quality of the apples (as graded results); orchard size; number of cultivars; production costs; and specialisation in organic production and/or farmgate sales. Yield and graded result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an orchard. Orchard size and production costs only affected the economics of an orchar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the size of the apple surface, or poor yield. The number of cultivars did influence the economic success of an orchard. Apple farms under organic production regimes and farmgate sales benefited from higher prices and, therefore, had a higher chance of economic success. The main condition for success was to maintain high product prices.  相似文献   

18.
苹果矮化栽培状况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辽宁省苹果矮化栽培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苹果矮化栽培面积仅占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2%左右,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中间砧长短不一,栽植深浅不同;树形不标准,管理技术不规范;修剪不当;果园地下管理较差;苗木质量极差,价格高;贪产不合理负担等。据此,提出了规范育苗、标准化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苹果、梨园悬挂黄色粘板诱虫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苹果、梨园悬挂黄色粘板诱集昆虫的生态效应,对开花前悬挂的黄板,到6月底麦收后收集样本,调查诱集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现不同生态条件下果园诱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差异很大,在果园周围种植有麦田的江苏丰县地区苹果、梨园,黄板诱集到大量的蚜茧蜂,苹果园诱集到昆虫的益害比为1∶0.16,在梨园诱集到昆虫的益害比为1∶2.05;在浅山岭区的河南陕县、灵宝市地区苹果园,黄板诱集昆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2.92和1∶1.46;而在河南郑州市郊区梨园黄板诱集的昆虫益害比为1∶0.24。由此看出,在果园悬挂黄板治虫,要根据环境条件,及时悬挂与摘除。  相似文献   

20.
施用农药福美胂对苹果果园砷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政阳  张翠花  梁俊  刘子龙  高华 《园艺学报》2007,34(5):1117-1122
 重金属元素砷是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控制对象之一。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砷元素的残留污染情况,为其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对连续使用福美胂农药5年的苹果园的果实、叶片、枝干、根系及土壤中的砷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树喷施或主干涂抹福美胂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树体各部位和果园土壤中的砷元素含量,其中叶片、主枝皮部、主干皮部和浅层主根(0~40 cm)中的砷含量较高,果实中砷含量也有所增加。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和主枝中的砷含量,使表层土壤(0~20 cm)砷含量也明显提高;涂抹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干和主枝皮部的砷含量,果实中的砷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涂抹处理的树体砷总累积量高于喷施处理,且地上部分砷总累积量均高于地下部分;各器官中,浅层主根是砷残留累积的主要部位。使用福美胂对苹果园的砷污染表现出持效期长、范围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