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病。以发热、腹泻、呼吸困难为特征,最急性病例迅速死亡。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多种家禽、野禽。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呼吸困难和剧烈下痢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急性病例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病例的特征为呼吸道发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发病季节不明显,但以夏末秋初发病最多。鸡、鸭、火鸡和鹅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菌广泛寄生于禽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与禽类共生,为条件致病菌,禽类在应激状态,尤其是热应激时发病。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黏膜有小的出血点.发病快,病死率高。2011年4月笔者诊治了一例较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症或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细菌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极大。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2年4、5两个月,在库尔勒市及周围共诊断108个病例,分离出巴氏杆菌的有48例,其中蛋鸡18例,肉鸡19例,肉杂鸡5例,三黄鸡6例,群体大小由500只至5000只不等,日龄范围在3日龄至18月龄之间,每日最高死亡率在0.3%~0.7%之  相似文献   

5.
禽巴氏杆菌病,也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均可共患,其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黏膜有小的出血点,脂肪呈点状出血,肝脏典型密集状灰白色针尖样坏死灶,急性下痢,粪便呈黄色石灰样,发病快,死亡率高,而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鸡冠,肉髯水肿,关节炎,死亡率较低。目前,此病在山东省呈季节性,地方性,散发性发病,  相似文献   

7.
<正> 1 血清型的研究鸭霍乱是由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anatipestifer简称PA)中被称为“鸭疫斐佛氏菌”所引起的鸭群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Serositis)等病。在当前已经发现的共18种巴氏杆菌当中能引起禽霍乱的16个血清型中有8个血清型是鸭疫巴氏杆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以急性败血性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名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1].  相似文献   

9.
<正>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型的特征为突然发病、下泻,出现急性败血症病状,病死率极高。剖检表现为各器官出现败血性炎症和肝脏出现小点坏死。笔者在乡村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曾多次接触和诊治过该病,现将最近诊治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原菌广泛寄生于禽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与禽类共生,为条件致病菌,禽类在应激状态下,容易发生本病。急性病例表现为全身黏膜有小出血点,发病快,死亡率高。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鸡冠、肉髯水肿,关节发炎。  相似文献   

11.
<正>禽霍乱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急性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病的特征是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常有剧烈下痢;慢性病例表现为冠、肉髯水肿、肺炎、关节炎等。本人于2014年8月接诊一例鸭突发禽霍乱病例,经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8月6日,武平县大禾乡某养殖户前  相似文献   

12.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对养殖业会造成严重危害。其特征为传播快,病程短,有时看不到症状就急性死亡。临床上如果诊疗不及时,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盐都区一鸭养殖场发生禽霍乱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和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禽类的一种常见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类型的禽均可感染并导致死亡。其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1病原1.1形态染色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为卵圆形的短小杆菌,少数近于球形,长约0.6~2.5μm,宽约0.2~0.4μ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多呈单个或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禽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近1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禽霍乱共12546例,治愈率91.5%,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急性下痢等症状,也有呼吸道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腐败尸体和潮湿的土壤中则可存活数月之久,禽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足以使之能够借助污染的蛋盘、饲料袋、运料车辆和鞋子等进行传播扩散.禽霍乱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严格执行疫场禽霍乱免疫程序.办养禽场,禽种应单一,绝不要混养其他禽种,实行隔离饲养和全进全出制度.免疫和预防可用当地或本场分离的禽巴氏杆菌自制禽霍乱组织灭活苗及猪源抗禽霍乱血清.推荐使用2种禽霍乱弱毒苗,一是禽霍乱弱毒菌苗安全性好而且免疫力产生早,二是引进的克莱姆森大学(CU)菌苗,对鸡、鸭、鹅均安全无害,尤其适宜于产蛋期中的蛋鸡(鸭)和种鸡(鸭)群使用,而且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俗称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湖北某鸡场发生一起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疾病,后经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又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俗称"禽出败",是由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急性暴发时,可引起禽类大批死亡。本病的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对多种家禽、野禽都有危害,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我国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最急性病例迅速死亡,低毒感染或急性发病之后,可出现慢性的、局部性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