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杂交种子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红麻纤维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生机和机遇,红麻种子市场主体不规范,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妨碍了红麻生产发展。本文从红麻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在面临跨世纪新农业的要求下,提出了走红麻杂交种子产业化道路,以点带面,推动红麻生产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安国  李德芳 《中国麻作》1998,20(4):44-45,28
农作物杂交种子产业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红麻纤维市场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新的生机和机遇,红麻种子市场主体不规范,种子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品牌意识薄弱,严重妨碍了红麻生产发展。本文从红麻生产实际情况出发,在面临跨世纪新农业的要求下,提出了走红麻杂交种子产业化道路,以点带面,推动红麻生产朝着协调,稳定,健康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是全国黄红麻的重要产区。1994年以来,除2000年因主产区信阳遭受特大旱灾,全省黄红麻单产降低,总产量仅次于安徽以外,其余年份河南黄红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黄红麻传统上主要用作包装材料、绳索、地毯等。前几年由于塑料纺织包装替代品的冲击,黄红麻制品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大幅度下跌。1998—2000年,河南黄红麻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世界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生产现状与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新奇 《中国麻作》1997,19(1):38-40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5.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速生纤维作物。红麻具有抗旱、耐盐碱的生物特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红麻的传统用途主要是用作纺织和包装的原材料,比如麻袋,地毯,麻绳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红麻用途的不断开发,红麻还可以用于纸浆,饲料,生物质能源,复合材料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黄麻红麻及其同类纤维在世界天然纤维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仍是一些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物质。但近十年来,黄、红麻市场看淡,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减少,单产低下,前景不乐观。本文根据政府有关统计资料,概况报道世界黄、红麻纤维及其制品的生产与贸易现状  相似文献   

7.
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耐旱,耐盐碱,易栽培等特性,自然纤维经变性处理可与其他纤维混纺成高中档麻纺织品。全杆可抄制高级纸浆和制造多种环保型装饰材料和食用包装产品,红麻纤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已受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红麻生产,满足人类对自然纤维的需求和减少造纸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红麻是本世纪初引进中国栽培,至80年代已成为我国栽培面积量最大,单产最高的麻类作物,1985年历史最高栽培面积达100万hm2。此后由于化学纤维大量应用的冲击,红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广西、广东、福建是全国三大红麻留种基地。  相似文献   

8.
黄麻和红麻分别为黄麻属和木槿属中的栽培种,广泛种植于东亚及欧美地区。传统的主要用途为利用其韧皮纤维制作麻袋、打包麻布及绳索等。随着化学纤维包装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黄麻、红麻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据国际黄麻组织1992年年初报道,全世界黄麻、红麻纤维出口仅37.72万吨,比1991年同期(50.64万吨)  相似文献   

9.
黄麻、红麻为韧皮纤维作物,纤维产量仅次于棉花,是我国第二大轻纺天然纤维原料,主要种植于长江淮河流域,包括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省,种植面积一般在300~400万亩(20一30万公项),总产40~60万吨,按目前均价计算。经济效益在12~18{乙元之间。黄麻、红麻纤维主要用于制作麻袋(年产2亿~3亿条),地毯等。近年,我国开展的红麻造纸技术已日臻成熟,为缓和我国造纸木浆供应紧张状况,开辟新的草本木浆来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黄红麻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印度、孟加拉国家。建国以来,在政府部…  相似文献   

10.
李德芳 《中国麻业》2007,29(A02):411-414,419
红麻是一种古老而富含新概念的环保作物,作为一种多用途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倍受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红黄麻用作生产麻绳、麻袋、地毯等原料,巨大的生物产量及品质可与木材相媲美.其多功能用途利用在造纸、无纺布、饲料、麻地膜、墙布、吸油材料、板材、污水净化、土壤改良剂、塑料填充料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黄麻、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品质优良等特性,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利用黄麻或红麻纤维,经变性处理,与棉花混纺的产品,开发出摩维纤维面料,大大降低了纺织成本,生产出高中档纺织面料,不受纺织品出口的贸易限制,畅销欧美市场。我国是红黄麻生产大国,随着土地需求类型的变化,红麻黄麻育种只有朝优质、超高产、耐逆多抗型发展,才能满足农民增产增收和纺织造纸相关行业的需求。我所与世界相关科研机构和组织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际黄麻组织(IJO)成立以来,我所共承担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国际黄麻组织项目,948项目、中国与欧盟、东盟合作项目等。  相似文献   

11.
1引言从1992年开始,KP纸业公司与威胜纸业(VisionPaper)就开始生产和销售100%红麻纤维和红麻纤维与废纸混合的纸制品。该公司是最先商业化生产和出售100%红麻无氯印刷纸以及利用红麻与废纸和红麻废纸与木本废纸混合生产印刷纸和书写纸的企业。从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面对挑战和机遇。挑战来自一种非常新奇的构想,利用一种新的农用纤维资源代替传统的木本纤维造纸,这种想法是非同寻常的。首先,要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和合理的价格去说服农民种植红麻;其次,必须保证收获可加工利用的高质量不含塑料或垃圾等杂质的初纤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2001-2005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麻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麻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黄麻及其纤维 2001-2005 年生产情况、纤维产量的分布特征和以黄红麻纤维及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的新产品概况分析,结合多年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制约黄红麻纤维生产的主要因素为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收获、沤洗加工劳动强度大、耗工多、脱胶沤洗污染严重,纤维品质受气候及水质等条件影响大;产业链接缺乏协调、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育种目标单一,种植者自我定位错位,难以适应加工业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副产品利用程度低,影响植庥整体效益的提高.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增加黄红麻生产机械研究的投入,加快黄红麻纤维工厂化快速脱胶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强产业内部协调合作,加大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育种手段,加快多用途品种选育;充分利用成熟的副产品利用技术,提高植庥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黄麻红麻生物质高效利用与区域发展产业带建设的战略高度,综述了国内外黄麻、红麻纤维与生物质高效利用的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已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前景与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利用黄红麻作为生物质能源、纸浆、绒毛浆、纺织面料、轻型建材、友好吸附型材料、麻塑、麻地膜、食用保健油及CLA医疗保健品产业化与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考,对促进我国黄红麻的右展、撂高我国昔麻红麻核心童每力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县历来有种植黄、红麻的习惯。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相应扩大。最初的黄、红麻种子都是群众自留的,从合作化开始形成种植黄、红麻的高潮,群众自留种出现短缺,要到外县求援解决。但引入的种子仍是百家种子,麻株长势参差不齐,病害严重,影响了生产,从而,留种问题引起了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县留和群众自留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特别是在1987年黄麻红麻与合成纤维及其产品市场竞争的状况。合成纤维(聚丙烯)的市场价格由于其原料即原油价格的变化而有些波动,如在1986年第三季度原油价格为110美元/吨,到1987年年中上升为160—170美元/吨,合成纤维价格也从每吨288美元(1986年平均)上升到390美元(1987年7~8月)。一、原麻与聚丙烯化合物的竞争:1986—1987年度,黄红麻纤维与聚丙烯的竞争地位是80年代以来最好的。尽管1987年初以来,原麻价格上  相似文献   

17.
100多年以来,世界黄麻生产久兴不衰,但近10多年以来,由于合成纤维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了部分麻袋;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高,农民将部分麻田改种水稻;以及世界市场上黄麻供需形势的变化,价格不稳定,导致黄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产量均有所下降。本文报道近10年来世界黄麻、红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生产、进出口和价格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黄/红麻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黄/红麻的引种、育种所取得的成效,研究了黄/红麻在纺织领域应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黄/红麻纤维的种类、主要产地、技术参数和分等要求,提出了黄/红麻在服用、装饰用及产业用纺织品上的应用前景。黄/红麻作为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必将得到充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培坤 《中国麻作》1995,17(2):40-42
100多年以来,世界黄麻生产久兴不衰,但近10多年以来,由于合成纤维和集装箱运输取代了部分麻袋,国际市场上稻米价格高,农民将部分麻田改种水稻;以及世界市场上黄麻供需形势的变化,价格不稳定,导致黄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产量均有所下降,本文报道近10年来世界黄麻、红麻种植面积、纤维和制品的生产、进出口和价格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麻类科学研究的实践,从黄/红麻高产优质多抗育种、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收剥机械化和纤维生物脱胶等五个层面上,论述了黄/红麻发展的技术瓶颈与政策支持,提出了若干突破技术瓶颈方法的思考与对策,以期形成共识,促进黄/红麻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