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秋冬季栽培的广温灰黑色平菇、姬菇品种最新推出3802出菇温度2-31℃,丛生,菇形美观,短柄,盖黑,菌褶细白直立,叶片大小匀称整齐,菇片厚实肥硕,韧性极好,出菇期生长不发生任何病害。最大优点是:不死菇!出菇6-7潮,任何原料栽培都能获得最高产量。最新推出3806出菇温度3-32℃,墩大叠生,短柄,叶片大整齐,菇盖肉质厚实,菇盖黑色油亮光泽好,菌褶细白不倒伏。抗病强,出菇期不发生任何病害,最大优点是耐水,不死菇!任何原料都能获得最高产量,转化率在200%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棉子壳价格上涨,平菇价格下滑,栽培户几乎无利可图。特别是一些柄长,叶小、兜大菇形不好菇更是难以销售获利。为此本人进行墙式开袋两端直接出菇、袋两端套颈圈出菇,袋不开口打孔出菇似黑木耳,三种出菇方式比较。 结果表明:两端开口出菇,比较方便,出菇时头潮菇产量较高,但料内失水较多,头潮菇后料较干燥,以后出菇较小、总产量不高,菇兜较大;保留颈圈出菇,菇形较好,产量较开袋口稍好,但操作麻烦;采用不打开袋口,而是用直径1.scm的锥子在袋头各扎2一4个孔出菇,此法方便菇形好,产量也较高。袋栽平菇打孔出菇好@陈君!河南光山朝阳寺新区42号  相似文献   

3.
李长莉 《食用菌》2014,(5):9-11
辽宁地区滑菇产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市场不稳定、价格波动大、品种混杂、制种技术不规范、栽培技术不过关、操作不规范等,严重影响了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如科学预测市场走势、控制滑菇栽培总量、制定滑菇菌种生产标准、执行菌种管理法规、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菇农技术素质、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大滑菇良种选育力度、研发滑菇深加工产品、拉长滑菇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6)
<正>新品种3500出菇温度3~34℃。南方除7月不能出菇,其它季节都正常出菇,北方一年四季正常出菇,菇色28℃以下灰色,形美,菇片肥厚绵软,抗杂、抗病、不死菇,2015年主裁品种。新品种高温秀珍菇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  相似文献   

5.
三、盐腌适宜盐腌的菇类有松乳菇、香乳菇、毛头乳菇、绒乳菇、红菇和臭黄菇等。过熟菇、蛆菇、不新鲜菇不宜盐腌,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不能混腌,干法腌菇获得优质的产品。采用三种方法加工盐菇:干腌法(松乳菇),冷腌法(香乳菇、短柄红菇、毛头乳菇、绒乳菇、波缘乳菇、臭黄菇),热腌法(所有菇类皆宜)。 (一)干腌法。干法腌松乳菇时,预先需分级、精选、去杂、细洗、淋干。在桶底先撒一薄层盐,菌盖向下放置,菇层厚不超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2)
<正>3500出菇温度3-34℃。南方除7月不能出菇,其它季节都正常出菇,北方一年四季正常出菇,菇色28℃以下灰色,形美,菇片肥厚绵软、抗杂、抗病,不死菇,2015年主裁品种。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  相似文献   

7.
杏鲍菇高产高效优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通过采取疏菇留单菇、添加营养液反向促第二潮菇及覆土促第三潮菇的技术措施,就能实现杏鲍菇的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通过以上综合技术,杏鲍菇头两潮菇的总生物转化率为85.65%比对照不疏菇(生物转化率55.09%)高出30.56%,通过处理的杏鲍菇商品率达98.6%比对照不处理(商品率63.1%)的高出35.5%,优质率达88.9%比对照不处理(优质率33.3%)的高出55.6%。通过处理的三潮菇生物转化率118.23%比对照不处理(生物转化率58.01%)的高出60.22%。  相似文献   

8.
1品种选择选择原基形成快、子实体丛生、根部不粘连、出菇密、菇蕾多、生长整齐,菇柄光滑硬挺,粗细均匀,菇体洁白晶亮,菇盖圆整、盖小不易碎,口感脆嫩,高产稳产,抗杂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品种。主要有常白1号、白金1号、白金16、玉雪22等。  相似文献   

9.
正菌种生产许可证(苏)菌种生经许字(2016)第0002号秀珍188出菇温度6~30℃,早秋和晚春栽培,菌丝满袋15天后需要低温刺激。低于25℃自然出菇,柄长白色,菇盖灰至深灰色,丛生,出菇齐,菇盖厚实,抗病、不死菇,菇质优,产量高。秀珍818最新推出,出菇温度8~35℃,春、夏和早秋栽培,无需低温刺激,出菇期3月至11月下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夏季节抗高温,栽培袋菌丝不霉。出菇快,高产。秀珍705杂交品种,出菇温度6~36℃,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无需低温刺激,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抗病毒,出菇快,转潮快,总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对5个不同秀珍菇菌株,设置了1个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杭秀1号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好。中农秀珍菇出菇密集,菇蕾较多,菇形小,商品性差;转潮快,菇形也很小,成品菇率很低,不适应栽培;中农秀珍菇较抗病虫害,杭秀1号抗病虫害差,其余菌株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11.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但如果出菇期管理不当,受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菇棚里容易发生不现蕾、幼菇枯死、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袋内结菇、畸形菇等现象,从而影响平菇的产、质量,降低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出菇期的管理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主要须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1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生长发育条件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笔者认为,我省的出菇时间应安排在春秋两季:春季在3~4月份出菇;秋季10~12月份出菇。并根据其出菇时间来安排菌棒及菌种的制作。有的地方将出菇时间安排在12月至翌年2月,这个时期不但受南方产菇高峰的影响,而且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合出菇,不生火加温,难以达到杏鲍菇生  相似文献   

13.
在蘑菇栽培中,常常发生菇床上的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上的小菇会成批死亡,给菇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现将蘑菇菌床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持续高温 蘑菇在出菇阶段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如果没有采取防高温措施,室温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全部死亡。菇房温度过高不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但适于菌丝的生长,造成子实体的营养倒流回菌丝,小菇则缺乏营养而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开化县栽培金针菇通常采收2~3潮,头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头潮菇消耗了大量营养,失水严重,如不加处理直接进行二潮菇管理,则第二潮出菇不整齐,菇质差,产量低。笔者试验发现,二潮菇采用搔菌法,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试验采用浙江省菇老爷食品有限  相似文献   

15.
黄磊 《食用菌》2013,35(1):37-39
采用新式“移动制冷”机组对秀珍姑菌包冷刺激出菇,有效地解决秀珍菇夏季栽培旧式出菇方法“投资大、费用高、菌包破损多,产量不高”的问题,探索出适应宜州市桑枝秀珍菇夏季出菇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袋料香菇已成为浙江省山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在香菇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及时,或者气候异常、温差大,易形成一些畸形菇和劣质菇(统称菜菇)。这些劣质香菇如果不做处理,直接作为鲜菇进入市场售价很低,而且销路不好。如果将其烤制成干菇,不但可以升值,而且销路也好。但一些农户由于烤制方法不当,同样的干菇,价格往往相差好几倍。现总结出烤制菇干必须掌握的技术和方法,供菇农们参考。1.进行原料处理将鲜菇剪柄。剪柄长短应根据菇形、菇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侧耳又名白灵菇 ,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较高吸引了不少食用菌栽培者 ,但是不少栽培过白灵菇的栽培者反映 ,种白灵菇不赚钱。不赚钱主要原因是白灵菇出菇率低 ,不能保证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在多年野外菇棚和工厂化可调温菇房内栽培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 ,我们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白灵菇高出菇率栽培技术 ,不仅使每个栽培袋都能出菇 ,且出菇快、整齐 ,朵形好 ,产量高。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用不需要经过冰冻刺激就能出菇的菌株我们用过的白灵菇菌株可以分为二类 :一类菌株在生理成熟后一定…  相似文献   

18.
冬季平菇品质好、价格高、栽培量大,但在平菇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菌袋表面生长的菇蕾、幼菇常发生水肿、萎缩、变黄、死亡等现象,给菇农造成严重损失。死菇后菇农一般采取喷药防治黄菇病、细菌性软腐病等病害的方式预防死菇,由于病药不对路,死菇反而更加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8,(1)
正秀珍818最新推出,出菇温度8~35℃,春、夏和早秋栽培,无需低温刺激,出菇期3月至11月下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夏季节抗高温,栽培袋菌丝不霉。出菇快,高产。秀珍705杂交品种,出菇温度6~36℃,适合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抗病毒,出菇快,转潮快,总产高于同类品种。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灰平260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较快,抗高温,抗杂抗病毒,菌袋无菌皮,抗霉菌,各地已作为高温秀珍菇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0.
菇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林业的发展更离不开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林区菇业政策的剖析和国家相关法律的研究,认为政府对林区菇业政策应当成为食用菌发展引路航标,菇业种植不需更无必要强制设立行政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