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阳 《广东茶业》2003,(4):31-32
1997~2001年岭头单丛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结果表明:①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②产量中等,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低;③种植成活率高;④抗寒、抗旱能力较弱,抗病虫能力强;⑤春梢生育期早,属早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岭头单丛是一个早生、乌龙茶品质较突出的大叶种,适合在极端低温0℃以上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阳  曾贞 《福建茶叶》2003,(2):20-22
1997-2001年悦茗香、金观音、黄奇、黄观音在湖南长沙参加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49.4%-71.6%,增产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②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均明显超过对照种福建水仙;③种植成活率高,高达97.2%-100.0%;④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超过或相当对照种福鼎大白茶;⑤春梢生育期早,悦茗香、金观音、黄观音属早生种,黄奇属中生种。综合鉴定表明四个参试的福建乌龙茶新品种均适宜在湖南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传统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登良  郭勤  张大春 《茶叶科学》2004,24(3):197-200,206
试验分析了焙火前后岭头单枞乌龙茶内含成分和芳香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岭头单枞乌龙茶经过焙火工序后,水浸出物的含量、多酚类含量、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含量、茶红素含量均有所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较多;具有清新花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减少,具有果香的芳香组分相对含量增加。说明经过焙火工序后,岭头单枞乌龙茶滋味变得醇厚回甘,香型由花香型向其特有的蜜香型转变,可见焙火工序对岭头单枞乌龙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龙茶不同做青方法对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省乌龙茶生产发展迅速,以粤东为中心,不断向其他茶区幅射,现全省乌龙茶面积有20多万亩,品种为岭头单枞、凤凰单枞、黄旦等,又以岭头单枞茶园面积最大。凤凰单枞、岭头单枞两品类为广东乌龙茶中最优异的茶。众所周知,高档名优乌龙茶的制作,要有适宜的茶树良种为品质基础,配以科学的采制工艺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品种茶突出的特色,两者紧密相依赖,缺一不可。在九十年代以前我省对乌龙茶加工技术深入、系统的研究较少,在生产上的加工技术,以传统经验、传统技术为主,对新茶种的制作技术,欠缺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全…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叶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茶叶的需求量也日渐增长.消费在选购茶叶时,往往缺乏鉴别某一种茶的方法,因而难以获得称心如意的茶叶,那么如何鉴别茶叶的生产季节、高低山、新陈及质量档次等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要.岭头单丛茶是品质优良的乌龙茶,其独特的风味特征--蜜韵赢得众多消费的青睐.怎样鉴别,才能选购到物有所值的岭头单丛茶和品尝出其真正的品质特征.下面本人就粗浅地谈一谈鉴别岭头单丛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2004~2009年,在安溪县茶科年试验年以黄年为对照品种,年较分析了年年7号的抗逆性、适应性、抗病虫害能力、生长势、物候期、鲜叶产量和乌龙茶品质水平。结果表明:年年7号春梢生育期年黄年迟2~5d,属早生种;抗茶假眼小眼叶眼能力较眼;生长势较好,产量明眼高于黄年;制乌龙茶有眼香,香香香香,优质茶水平与黄年相香;适香在安溪及环境条件相类似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岭头单丛茶,属乌龙茶类.其品质特佳.具有自然花蜜香及蜜的,以香、醇、甘、韵、耐泡,耐藏六大特色而久负盛名.备受茶客的青睐.品饮后令人心旷神怡.清心爽口。那么,究竟该如何;中泡和品饮?才能品出其真正的品质特征。不同区域生活的人对岭头单丛茶的品饮习惯有所不同.但无论那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8.
对黄金桂、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三个茶树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分别比较其体外抗氧化及抑制α-淀粉酶与胰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陈年乌龙茶的茶多酚、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没食子酸含量则相反,水浸出物、可溶性糖、黄酮类和咖啡碱含量没有明显规律。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岭头单丛和大叶奇兰陈年乌龙茶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黄金桂则差别不大;三个品种的乌龙茶陈茶体外抑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均表现为2016年比1990年高。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陈年乌龙茶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关联系数0.6292)和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关联系数0.3136)贡献最大,而茶多糖对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关联系数0.4715)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岭头单丛具有一般乌龙茶品种所没有的优势,其主要特点是:发芽特早、芽梢肥壮、生育期长、生长快、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风格突出。岭头单丛茶树良种在我省推广面积已有20万亩。但在品种利用中,以往着重于高产的一面,片面追求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种优质性的发挥。如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有机肥、加工机械用具不配套、制作技术掌握不当、粗制滥造等。致使岭头单丛茶生产总体效益下降。最近几年,饶平县为再创岭头单丛茶新优势,以提高单丛茶品质为主要目标,利用新的技术成果,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仅就栽培、加工品质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的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主产于我国福建、广东和台湾,属半发酵茶,具滋味浓醇爽口,茶香浓郁和叶底绿叶红镶边等独特的品质风格。滋味和香气是确定品质的基本因子。对乌龙茶而言,香气因子更是衡量乌龙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乌龙茶自然、幽雅、馥郁的花(果)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高乌龙茶香气,本研究对八仙茶和岭头单枞的香气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乌龙茶的香气特征,为选育和制作高香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供试材料八仙茶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栽培的八仙茶品种鲜叶为原料,按照乌龙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乌…  相似文献   

11.
文献摘要     
《中国茶叶》2007,29(2):43-45
多功能茶叶电炒锅;燃气式炒茶炉;改良的茶叶烘焙机及理条机;冬眠期短的茶树品种在低温时遭受的细胞损伤小;采摘季节对岭头单枞乌龙茶香气品质影响研究;长期使用氮钾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岭头单丛茶的蜜韵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岭头单丛茶是广东省乌龙茶的主要名优茶,与凤凰单丛齐名。  相似文献   

13.
黄彤  任燕  朱燕  陈贞字 《茶叶通讯》2021,48(4):634-637
为丰富宜宾茶树品种类型,提高宜宾早茶的品质,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引入早生茶树品种凫早2号和碧香早,观测其适应性和生物学性状,分析生化成分,并对制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凫早2号移栽成活率较高,发芽较早,生长势旺盛,具有高产优势;内含物质丰富,制成烘青绿茶品质优于对照,制成工夫红茶品质与对照相当.碧香早移栽成活率较高,发芽较对照略迟,生长势旺盛;内含物质丰富,制成烘青绿茶品质与对照相当,制成工夫红茶品质与对照相比较差.凫早2号和碧香早在宜宾适应性较强,可作为优良茶树品种引进搭配种植,其中凫早2号适合制名优绿茶和红茶,碧香早适制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14.
金牡丹等乌龙茶新品种永春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2年在永春县东平青年茶叶良种示范场开展了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⑴金牡丹、紫牡丹、黄玫瑰产量高,分别比对照种福建水仙增产11.4%(p<0.05)、30.7%(p<0.01)与5.5%,比对照种黄棪增产23.0%(p<0.01)、44.3%(p<0.01)与16.5%(p<0.05)。⑵品质优异,金牡丹和紫牡丹具 “韵味”特征,黄玫瑰具 “透天香”特征,乌龙茶品质均明显超过福建水仙,亦超过黄棪的水平。⑶种植成活率高,适应性与抗寒、抗旱性强。⑷金牡丹、黄玫瑰开采期早,比福建水仙早8~10天,属早生种;紫牡丹比福建水仙早4~5天,属中生种。总之,金牡丹、紫牡丹和黄玫瑰在永春区试综合性状表现优异,适宜在永春及气候条件相类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1998年至2015年金玫瑰等乌龙茶新品种在武夷山市进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以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对照种,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近三年对金玫瑰的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春茶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提高了26.03%和11.94%,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属高产类型品种;②制作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耐冲泡,内质优于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③春茶开采期早,分别比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提早了约10d、12d,属早生种;④抗逆性与适应性较强,与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相当。综合鉴定表明,乌龙茶新品种金玫瑰经济性状优异,适宜在武夷山市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乌龙茶品种黄棪作对照,对'芝龙'茶树新品系进行形态特征、春梢生育期、产量、制茶品质、抗逆性、生化成分等鉴定.结果表明:'芝龙'新品系为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早生种;芽期比黄棪迟4~5天;产量与对照种相当;制乌龙茶香清幽,味醇爽、汤中有香,内质评分优于对照种.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水浸出物 51.4%、茶多酚 20.95%、氨基酸4.05%、儿茶素总量13.37%、咖啡碱4.95%.耐寒性强,耐旱与抗病虫害性能均与对照种相当,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7.
扶晓  郭桂义  杨洁  高俊峰 《茶叶》2005,31(1):42-44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茶树新品种舒茶早、凫早2号在江北茶区信阳区域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舒茶早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5天,为早生种,生长势强,鲜叶产量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抗性良好,适制绿茶,品质优良,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凫早2号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略早,为早生种,产量低于对照,抗性强,适制绿茶,品质优异,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14~2016年以黄棪为对照,对10个红紫芽新品系的生育期、芽梢性状、鲜叶产量、乌龙茶品质、抗旱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Y-2、ZY-5、ZY-9、ZY-10品系的生育期比对照黄棪早;1芽3叶长ZY-3、ZY-4、ZY-5、ZY-7、ZY-9、ZY-10比对照长,1芽3叶重各品系均比对照重,发芽密度ZY-3、ZY-4比对照大;ZY-2、ZY-3、ZY-4品系的鲜叶产量比对照高;乌龙茶品质3年平均分ZY-1、ZY-2、ZY-3、ZY-4、ZY-5品系较高,总体表现为花香较显,味较醇爽;抗旱性除ZY-6、ZY-8外,其他品系抗旱性都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19.
1998-2002年紫牡丹,金牡丹和黄玫瑰在武夷山与永春区试与示范鉴定结果表明:(1)产量高,比对照种福建水仙,黄旦,肉桂增产5.5%-44.3%,增产明显或显著;(2)品质优异,乌龙茶品质审评结果均明显超过福建水仙,亦优于肉桂和黄旦;(3)制优率高,超过福建水仙和肉桂;(4)种植成活率高,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广;(5)开采期早,金牡丹,黄玫瑰属早生种,紫牡丹亦比福建水仙,肉桂早,属中生种;(6)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