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周宁县位于福建东北部山区,境内山峦叠起,溪涧密布,溪谷山峰纵横交错,平均海拔800米,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凤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757.9小时,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良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茶叶成为周宁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55万亩,茶叶总产量4500吨,平均单产43公斤,年产值6000多万元,创税1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5%,全县9个乡镇,142个行政村,几乎村村产茶.茶业为振兴山区经济、…  相似文献   

2.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山区,地处洞宫山脉南端、鹫峰山脉东麓。境内山峰叠起,溪涧密布,溪谷山峰纵横交错,平均海拔800米,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县之一,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风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5~16.8℃,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为5158.6℃,年平均日照时数1757.9小时,光、热、水资源丰富,搭配良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茶叶成为周宁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全县茶园面积10.5485万亩,茶叶总产量4500吨,平均单产43公斤,年产值6000多万元,创税18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0%。因海…  相似文献   

3.
分析节能发电的调度风险特点,探讨了节能发电的调度模式下规避风险的措施,并提出节能发电的调度优化空间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溪谷纵横,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光照充足。土壤系红黄壤土,结构疏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周宁县已成为我省最主要的高山茶区,全境平均海拔800m。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位居全省第六位。年产干毛茶6340吨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 周宁是位于福建省东北山区,地处东经119°7'~119°9',北纬26°53'~27°19'之间,区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全县9个乡镇142个行政村,总人中18.78万人,其中农业人中16.7万人,农业劳动力6.4万人,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5485万亩,总产量4112吨,产值5680万元,周宁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四季明显气候湿凉,雨量充沛,日照短,温差大,雨雾日多,山地土壤多系红黄壤,土壤结构疏松,这此综合生态条件,适于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周宁当代茶旅楹联10幅,从历史、民俗、风光、人文、禅味等方面品读,旨在探究周宁茶旅文化,进而提升高山茶业品牌影响力,促进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7.
福安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北部,面海背山,南临三沙湾,东、西、北三面与霞浦、柘荣、周宁、宁德、寿宁以及浙江省太顺等县为邻。境内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交溪干流纵贯其中,形成外高中低狭长的河谷地带。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230~300天,年均气温19.3C度,年雨量1400~1700毫米,水湿气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基本满足茶树生育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0,(4):25-25,22
一、基本情况周宁是位于福建省东北山区,地处东经119°7‘~119°9’,北纬26°53’~27°19’之间,区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全县9个乡镇142个行政村,总人中18.78万人,其中农业人中16.7万人,农业劳动力6.4万人,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0.5485万亩,总产量4112吨,产值5680万元,周宁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四季明显气候湿凉,雨量充沛,日照短,温差大,雨雾日多,山地土壤多系红黄壤,土壤结构疏松,这此综合生态条件,适于茶树生长.二、存在问题1没有龙头,茶叶流…  相似文献   

9.
简讯     
为着加速四个现代化的步伐,普及茶叶的科学技术成果,我省主产茶区宁德、三明地区,宁德、福安、福鼎、周宁、寿宁、罗源、崇安、政和、松溪、安溪等县,均先后分别成立地、县茶叶学会。学会的活动遍及各个基层生产单位,最近宁德地区以及宁德、福安、周宁、寿宁、  相似文献   

10.
<正>宁德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的东北部,俗称闽东,独具依山面海的地缘和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的气候优势。境内东部87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串着蕉城、东侨、福安、霞浦、福鼎五县(市、区),西部近千米高山区分布着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五个县,构成山海交融的神奇茶乡特色:依山面海,气候温和湿润,山地丘陵众多,土地肥沃,山清水秀,具备发展茶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闽东产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之前,霞浦县沙江镇古县村  相似文献   

11.
刘谦 《福建茶叶》2001,(2):41-41
1 茶业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周宁县地处闽东北 ,海拔高、温差大 ,雨雾天气多 ,日照时间短等独特的气候及偏酸性疏松的土壤等有利条件 ,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 70 33hm2 ,茶叶总产量 4 50 0t,平均单产 4 3kg ,年产值 6 0 0 0多万元 ,占农民总收入的 30 % ,创税18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30 %。因海拔高 ,山峦叠嶂 ,云雾缭绕 ,茶叶品质优良 ,但周宁茶业发展并不尽人意 ,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1 1 茶园管理水平不高 ,茶叶单产较低。茶园管理粗放 ,茶树老化品种单一 ,制约了我县茶叶单产的提高。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  相似文献   

12.
<正>一、竹山茶叶产业现状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气候条件优越,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土壤矿物质含量丰富,空气清新无污染,是生产天然高香型有机茶的理想圣地。近10年来,竹山县坚持把茶叶产业建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头戏,基地面积每年都以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1.基地规模快速扩张截至2016年,全县茶叶基地21.5万亩,覆盖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其中茶产业专业村42个,事茶农户近3万户,形  相似文献   

13.
晴隆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蔚蓝 《中国茶叶》2009,31(2):35-36
贵州省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端,是贵州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坯主产区。晴隆县种茶历史悠久,世界惟一的1颗茶籽化石就在该县境内笋家箐发现。全县茶园总面积逾3.25万亩,投产面积1.21万亩;其中,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茶园认证的有2.47万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有2.20万亩。据统计,2007年全县产茶超过300t,其中大宗茶245t,产值700余万元;名优茶55t,产值1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4.
田飞 《中国茶叶》2008,30(12):59-60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梵净山西麓,全县最高海拔2493.8m,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2%,宜茶面积1.9万hm^2。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1296h,年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200mm,森林覆盖率达49.16%。早在公元1411年印汀就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境内永义乡团龙茶在明永乐年间即成为宫廷贡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温差发电技术,将其与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有机结合,对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电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能源。与传统混合动力汽车比较,达到了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16.
人参是抚松县经济结构中支柱性优势产业。人参的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2.93%,亦是地方工业的几个税利较大厂家的省优产品、骨干产品的原料。可见,人参产业是抚松县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经营管理的现状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从抚松县境内五个省属林业局和县林业局辖属林地中一次性划拨给抚松县林参33年轮作用地  相似文献   

17.
陈毅刚 《作物研究》2009,(Z1):19-21
汉寿县地处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全县总面积2034km2,所辖16个镇,13个乡,1个工业开发园区,总人口77.09万人,农业人口65.55万人。境内南高北低,平地占49%,丘地占6.6%,岗地占16.9%,水面占38.5%,是一个典型的以粮、棉、油、猪、渔为主的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8.
正一、基本情况印江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全县国土面积1969平方公里,宜茶面积50万亩,境内雨量充沛,雨热同季,云雾多,光照中散射光和漫射光多,茶叶生长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名茶之乡"。2014年,印江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机遇,大力推进基地、品牌、加工、质量、效益五大提升工程,奋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茶园37万亩(投产茶园21.6万亩),引进和培育茶叶加工企业25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具有出口经营权3家;茶青交易市场17个;"梵净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12,(12):57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幅员2976平方公里。旺苍种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西汉时期,"高阳坡"茶就被列为贡茶。全县宜茶面积25万亩以上,土壤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境内多山,昼夜温差大,垂直气候明显,所产茶叶以"营养丰  相似文献   

20.
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北与山东省接壤,境内有丘陵也有平原,常年种植花生2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夏花生面积由1984年的6万亩,扩大到1985年的12万亩,全县85年25万亩春夏花生,平均亩产536.0斤,总产1.34亿斤,分别比84年增长0.94%和2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