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正畜禽霉玉米中毒是由于玉米在收获、加工、储存时,含水量过高,发热潮湿,感染霉菌及其毒素,发生霉败。畜禽采食了由霉玉米或霉玉米为主要成分配成的混合饲料后,易中毒发病。饲喂含有霉玉米的饲料时间越长、饲喂量越大、越是幼龄畜禽,病症越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防治本病,主要是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玉米霉变,禁止用发霉变质的玉米饲喂畜  相似文献   

2.
当前,畜禽规模养殖场在各地纷纷兴办,在各饲养场和农户饲养畜禽饲料中,玉米占主要成分,因饲喂霉玉米中毒,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防止霉玉米中毒,应当加强对霉玉米中毒症状与防治的高度认识。  相似文献   

3.
羊霉玉米中毒是一种中毒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羊采食发霉变质的玉米,由于其中污染大量的霉菌,加之其可分泌多种霉菌毒素,从而导致机体发生中毒。该病一般发生于多雨的秋季,这是因为此时大量玉米收获后还未及时进行晾晒,并将其放在狭小的地方储存,加之地面过于潮湿或者通风不良,往往都会造成玉米出现霉变。病羊主要症状是生长发育迟缓,被毛粗糙、逆立,磨牙,食欲减退,间歇性腹泻等。  相似文献   

4.
家禽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家禽的主要饲料,保管不当很容易发霉。由于家禽对霉菌素的敏感性高,家禽摄入霉玉米饲料后,很快造成家禽中毒死亡,给饲养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我们根据县乡畜禽疫病防治条件,将家禽霉玉米中毒的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家畜中,猪对各种霉菌毒素最敏感,因此,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最大。玉米是畜禽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在畜禽日粮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50%-70%。霉玉米产生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从而影响到生猪补栏,使得养猪业存栏量、出栏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肉鸽发生霉玉米中毒常青湘(湖南省湘阴县外贸局畜禽出口公司410500)饲料中玉米易被黄曲霉菌、毛霉菌、青霉菌、烟曲霉菌所侵染,尤其是湿度大、温度高更宜使玉米发生霉变,现报告一起肉鸽发生霉玉米中毒病例。一、发病情况本县某户存栏种鸽60只,4月龄以内幼鸽...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饲料原料中,毒素在谷物田间生长、收获、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畜禽食入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8.
<正>霉菌毒素对人、畜健康危害巨大。家禽对霉菌毒素尤其敏感,目前已知对家禽影响较大的的霉菌毒素有、麦角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等。家禽霉菌中毒后使免疫器官受损而萎缩,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易引起消化道疾病且难以治愈。造成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肉禽死亡率上升。1原因饲料霉变产生毒素导致家禽霉菌中毒。一是大豆、玉米等粮食(饲料)收获季节连续阴雨发生霉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原因 玉米在阴雨连绵季节和阴暗潮湿环境中收获、加工、保存及处理不当,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常因采食了多量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而发病。  相似文献   

10.
夏季高温多雨,当温度达到28℃、湿度达到80%时,经常会发生大量的饲料原料(玉米最常见)产生霉变.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原料上,并在其内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并释放有毒物质,造成将近20%。3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浪费.从而影响畜禽的生产,为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病例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帮助养殖户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加强对霉菌毒素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董明进  李宜柏 《兽医导刊》2011,(Z1):195-196
今年以来,我省多雨潮湿的气候尤其适宜霉菌的大量繁殖,无论是生长期、收获期、储藏期的饲料原料,还是成品饲料、畜禽垫料、畜禽生活环境等都严重地受到各种霉菌的威胁和污染。从而造成畜禽的中毒,这种中毒现象除直接引起畜禽发病,甚至导致畜禽死亡外,更为严重的是使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以霉变玉米引起奶牛霉菌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现就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影响浅谈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赤霉烯酮引起猪中毒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秋季,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阴雨,使得收获的玉米不能及时晾晒,玉米中的水分过高,达到20%-30%,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霉菌,尤其是赤霉菌。当农户用被赤霉菌污染的玉米及其配成的饲料喂猪时,引起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现将门诊工作中以及在市场服务中发现的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是世界范围内污染农作物最严重的霉菌毒素之一.当畜禽采食了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后,会对机体造成生殖毒性、肝肾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甚至还可在机体组织中残留,通过动物性食品危及人类的健康,所以,精准的检测出饲料及饲料原料和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含量,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5.
<正>霉菌是一种真菌,近几年霉菌的污染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在临床上由一种霉菌或一种毒素所造成的危害比较少见。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当这些谷物在收获,采购、运输、储存或者饲料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遇到高温高湿等,就极易产生霉菌毒素。现把雏鸡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1玉米赤霉烯酮的来源及危害1.1来源与种类玉米赤霉烯酮主要由禾谷镰刀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青海某猪场从外地购进一批玉米,因在运输途中淋雨,导致部分玉米霉变,经晾晒后加入未霉变的玉米(70%)作混合饲料,饲喂后仔猪出现中毒症状,经病理学检查、霉菌学检验及小鼠的毒性复制试验确诊为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17.
农村的储粮设施大多较为简陋,加之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粮食储存不善极易发霉、生虫。而一些养殖户对用生虫或霉变的粮食作为饲料可能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而且他们认为脱霉除虫较费工,甚至认为虫子蛋白质含量高、有营养而且鸡爱吃而舍不得除去;却不知粮食中的霉菌是可以产生毒素的、虫的排泄物是含有毒素的,使用霉变和虫蛀严重的粮食作为饲料可给畜禽造成伤害,严重时会致畜禽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8.
玉米赤霉烯酮是霉菌毒素之一,主要由镰刀菌产生,已被证明会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赤霉烯酮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霉菌毒素的分类、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健康及产品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进行概括,为解决霉菌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原因玉米在阴雨连绵季节和阴暗潮湿环境中收获、加工、保存及处理不当,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常因采食了多量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而发病。  相似文献   

20.
信鸽霉玉米中毒张正仁(江苏省江都县畜牧兽医站225200)在霉变的玉米中,黄曲霉菌大量繁殖时会产生毒素,若畜禽采食了这种霉玉米,往往发生大批中毒和死亡,猪的死亡率可达60%以上,家禽的死亡率可达50~100%,这方面的病例时有报道,而信鸽发生霉玉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