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场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段、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鸡常见异食癖的类型有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肛癖等。其中啄羽癖是鸡最常见的一种病症,也是最常见的互啄类型。啄羽癖是指鸡啄食其它鸡的羽毛,  相似文献   

2.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 ,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各日龄、各品种鸡都能发病 ,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 ,即使激发因素消失 ,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 ,致鸡伤、残、死 ,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啄癖发生的症状主要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各日龄鸡都可发生。现把发生啄癖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病因1.1 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 ,温度过高 ,通风不畅 ,有害气体浓度高 ,光线太强 ,密度过大 ,外寄生虫侵扰 ,垫料不足等。1.2 日粮因素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少 ,氨基酸不平衡 ,粗纤维含量过低 ,维生…  相似文献   

3.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个日龄均可发生。其主要危害性在于导致被啄鸡只受伤,致残或致死。死淘率  相似文献   

6.
<正>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造成不小  相似文献   

7.
啄癖是蛋鸡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啄癖有啄肛、啄趾癖、啄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容易发生啄癖。在我区养鸡生产中每年因啄癖造成大量鸡致残、致死,损失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8.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病因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管理、饲料和激素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互啄癖,恶食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发病,各日龄鸡都可发病。啄癖主要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背、啄头、啄蛋等,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生的原因1.1环境因素1.1.1饲养密度大饲养密度过大,使鸡的活动受到限制,过于拥挤,不能充分活动,采食、引水不足易发生啄癖。1.1.2光照强度过强鸡需要的光照强度为10~30IX。光照过强导致鸡的精神系统紊乱,使鸡群兴奋而互啄;或产蛋鸡暴露于阳光下,母鸡不能安静产蛋,常在匆匆产蛋后肛门外突,而招致其它鸡只啄肛。1.1.3鸡舍高温高湿在温度35℃左右,…  相似文献   

11.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代谢障碍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本病,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群发病率更高。鸡恶癖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75-76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集约化养鸡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导致鸡只伤、残、死,常常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雏鸡在1~42日龄因自身生长特性、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光照、疾病和饲料等因素常发生啄癖现象。被啄鸡只轻者可进行治疗,严重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了解雏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并掌握控制雏鸡啄癖的关键点对蛋鸡养殖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蛋鸡啄癖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癖的某些症状和危害似乎有些像传染病,如:①一旦发生某只鸡被啄伤的现象,鸡舍内一定还有其它鸡被啄伤或啄死。同笼鸡表现更明显。②某天发生啄癖而不采取措施,啄癖现象将逐日传播开来,并持续造成损失。啄癖在蛋鸡群发生频率高。加大了死亡淘汰率。  相似文献   

19.
鸡啄癖的病因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征,各品种、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互啄会导致鸡着羽不良、体热散失及采食量增加,并使饲料转化率降低;肉仔鸡质量等级下降或被淘汰,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是养禽业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啄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啄癖在鸡群中往往也将持续,导致鸡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