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碱液脱板栗涩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碱液法脱板栗涩皮的初步试验,并考察了影响板栗脱皮率及栗仁颜色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机械搅拌及揉搓作用有利于提高脱皮率,碱液浓度是影响栗仁颜色的关键因素,较低的碱液浓度有利于保持栗仁的自然色泽。  相似文献   

2.
胡椒快速脱皮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碱液法进行了胡椒脱皮的试验,研究了提高胡椒脱皮效果的方法及影响脱皮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胡椒脱皮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溶液质量分数、质量比和搅拌时间,其中溶液质量分数最为显著;采用低质量比及低质量分数的酸液进行脱皮对提高胡椒脱皮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现有胡椒鲜果脱皮机脱皮不彻底导致含杂率高、脱皮力不当导致果核破碎及果核保护膜破损导致白胡椒色泽不理想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胡椒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螺旋式胡椒鲜果脱皮机。该机通过螺旋网面挤压胡椒鲜果,胡椒鲜果表皮在螺旋网面及容器内壁发生摩擦作用以完成脱皮。试验结果表明:螺旋式胡椒鲜果脱皮机的脱皮率达93%以上,且果核损伤率低于3%,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胡椒鲜果脱皮机脱皮不彻底、碎果及浪费严重等问题。本文阐述一种适用于胡椒鲜果磨皮的装置,该装置利用离心力施压在胡椒鲜果表皮与摩擦网上完成脱皮,且可利用风压完成对碎皮和果核的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式胡椒鲜果脱皮装置的脱皮率达95%以上,且果核损伤率低于5%,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莲藕柔性脱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柔性脱皮原理,建立了莲藕脱皮数学模型,优化了柔性脱皮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脱皮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柔性脱皮装置的未脱净率和损伤率均较低,在生产实践中,用此装置代替手工脱皮作业,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荞麦脱皮机脱皮率低、整仁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卧式滚筒荞麦脱皮装置。采用柔性脱皮元件,与滚筒间形成大间隙配合,来实现对荞麦籽粒的撞击、揉搓和挤压作用,完成脱皮过程。在对甜荞籽粒结构参数和破皮压力进行测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装置的脱皮过程及机理。以转速和喂入量为试验因素,荞麦籽粒脱皮率、半仁率和整仁率为试验指标,完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转速1 200 ~1 300 r/min时,脱皮率达到80%以上;喂入量0.09~0.11 kg/s时,半仁率和整仁率分别为45%和15%。运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正交试验进行数据处理和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参数为转速1 200 r/min、喂入量0.09 kg/s。对最优参数重复3次验证试验,结果取平均值得到脱皮率82.5%、半仁率50.8%、整仁率16.3%,误差较小,模型预测可靠。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胡椒鲜果脱皮的加工现状及需求,对胡椒酶法与机械法联合脱皮工艺进行了阐述,总体工艺思路为兼顾脱皮质量和生产周期的需要,先采用击打式水域胡椒鲜果表皮预破损处理机对胡椒果穗进行脱粒和胡椒粒表皮进行预破损处理,再采用优选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酶解处理,后利用自主研制的胡椒鲜果脱皮机进行机械脱皮,整个工艺周期控制在24 h内完成,显著缩短加工周期。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与大豆水法脱皮有关的一系列试验,包括大豆的压缩、剪切、豆皮的拉伸、松弛等基本力学特性试验,以及大豆在胶辊间脱皮机理分析。在脱皮试验台上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脱皮的主要因素对脱皮指标的影响,为水法脱皮提供了必要的工艺参数和设备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胡椒鲜果力学性能测试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胡椒青熟鲜果在不同压力下表皮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果皮、果核受压破损数据及曲线图的分析,明确了胡椒鲜果脱皮的基本力学要素,得出了胡椒鲜果在机械法脱皮过程中,理论击打力在5~3 0 N时可取得较好的脱皮效果,且不会造成果核破损等现象发生的结论。该研究可为胡椒初加工机械的升级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核桃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大部分地区的果农采用落后的堆沤法手工脱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底、卫生条件差,迫切需要合适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工脱皮。为此,通过分析栅条滚筒钢丝刷式、栅条滚筒刀片式和刀片与钢丝刷相结合式核桃脱皮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各自的优缺点,并对3种品种的核桃进行脱皮试验,分析影响核桃脱皮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设备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疆地区辣椒烘干时间长、人工切片效率低、工作量大等问题,设计一种辣椒切片机。通过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确定辣椒切片机的关键部件结构和工作参数,运用性能试验,选取影响辣椒切片机工作性能的切割圆盘转速、输送带线速度和切割圆盘高度为试验因素,以切片完整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建立试验指标与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确定辣椒切片机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切割圆盘转速118 r/min,输送带线速度0.5 m/s,切割圆盘高度10 mm。通过试验验证,在该最优参数组合下,切片完整度为97.85%,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相较人工切片效率提高344%,可满足新疆地区辣椒切片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杜仲雄花茶加工中护绿工艺响应面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杜仲雄花茶在加工过程中易变色的问题,通过利用盐离子、柠檬酸、抗坏血酸和杀青等处理抑制杜仲雄花的褐变以实现护绿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SAS数据统计软件对影响杜仲雄花茶汤色的因素进行了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护绿效应的3个因素,即Zn~(2+)、柠檬酸和蒸汽法杀青.利用Design-Expert数据分析软件中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护绿工艺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杜仲雄花茶加工过程中适宜的护绿工艺为:先用料液比为10g/mL、质量分数0.04%的Zn~(2+)水溶液和0.4%的柠檬酸水溶液喷洒杜仲雄花蕾,然后在蒸汽中蒸40s,经过处理后的材料制成杜仲雄花茶,可避免加工过程中变色和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3.
孙国生 《农业工程》2012,2(3):69-71
通过对我国辣椒采摘市场的调研,研制了新型辣椒收获机。该文介绍了4JZ-3600/2600型自走式辣椒收获机的研制辣椒收获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核心技术和试验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是全国辣椒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加工型辣椒种植面积的增长,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发展迅速。重点阐述了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发展概况及新品种选育现状,并针对云南省当前加工型辣椒产业存在的问题,刍议要加强新品种选育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加强加工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推进辣椒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从而促进云南省加工型辣椒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韩秀云 《农业工程》2013,3(6):47-49
工业辣椒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新疆和静县特色农业优势作物的规模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阐述了和静县建设“特色农业工业辣椒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实施情况、机具应用情况、主要工作措施、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工业辣椒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将模拟灌溉制度的ISAREG模型与灌水方式相结合研究辣椒常规沟灌和隔沟灌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对不同灌水方式条件下灌溉制度模拟所需的各项参数进行了预处理和验证,分析评价了辣椒2个试验处理的实际灌溉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辣椒的需水特性进行了多组合灌水方案设计,分别得到了现状供水状况下和不受灌水日期约束时的优选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温室辣椒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日光温室条件下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辣椒生长、光合与产量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肥气热影响主次顺序、显著性、各因素影响趋势及最优组合。【结果】4因素影响产量的顺序为灌水定额>施肥定额>溶解氧>地热管水温;灌水定额影响极显著,施肥定额影响显著,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影响不显著。综合水、肥、气、热4因素耦合对辣椒光合和产量的影响,这种组合模式下辣椒产量最高,达58 597.40 kg/hm^2。最优处理比对照CK增产45.17%。【结论】确定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灌水定额210 m^3/hm^2、施肥定额75 kg/hm^2、溶解氧7.5 mg/L、地热管水温37℃,总灌水次数36次。  相似文献   

18.
渗灌条件下水分胁迫对青椒的节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求日光温室渗灌条件下青椒适宜的土壤水分控制下限,采用温室小区试验的方法在青椒全生育期内采用土壤体积含水率作为控制指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青椒的长势、叶绿素、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对青椒株高无显著影响,对茎粗的影响是5%显著水平和1%极显著水平。相同生育阶段青椒叶绿素含量随土壤水分控制范围降低而增加。在(55%~65%)θf处理下青椒的产量最高,而且水分生产率分别为(65%~75%)θf和(75%~85%)θf处理下的1.2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起垄覆膜栽培应用广泛。提出了一种新型起垄覆膜栽培方式——起垄内嵌式基质栽培(Ridge substrate-embedded cultivation,RSC),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两种形式的起垄覆膜方式,即土壤嵌槽覆膜(RSC-P)和嵌膜覆膜(RSC-W),并研究了包括土垄覆膜(SR)和基质栽培槽覆膜(PEG)在内的4种起垄覆膜方式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SR,RSC-P、RSC-W和PEG 3种起垄覆膜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甜椒幼苗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其中株高分别比SR栽培垄的甜椒幼苗高26%、27.5%和32%,叶片比SR甜椒幼苗多4片,叶绿素含量更是显著高于SR栽培的甜椒幼苗。试验表明,设置的3种起垄覆膜方式都能显著促进甜椒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温室生产中常用的蔬菜品种—茄子、辣椒、生菜在不同气候状况下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并进行比较,然后以辣椒的净光合速率为指标,建立其与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并进行分析。从获得的光合生产函数解析的结果表明:3种蔬菜在不同气候光合作用日变化呈特定规律,各环境因子之间互作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