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种子是正常性种子。本文通过电解质渗漏速率、幼苗鲜重、胚轴存活率以压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的测定.阐明了大豆胚轴在脱水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变化情况厦其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为正常性种子和顽拗性种子脱水耐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姜孝成  傅家瑞 《种子》2001,(2):17-18,21
在萌发过程中,黄皮完整种子的干、鲜重变化,干燥处理时的脱水速度和脱水敏感性变化都与其离体胚轴明显不同,子叶树于延缓胚轴耐水性的丧失可能起重要作用,胚根突破种皮的时期不是其耐脱水性丧失的时期,而与正常性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耐脱水性变化模式相区别。  相似文献   

3.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种子成熟采收时含水量高达58.7%,其中子叶含水量为55.3%,胚轴的含水量为73.2%。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0%和0.81。轻度脱水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但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子叶和胚轴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增加,种子活力迅速降低。当子叶和胚轴的含水量分别降至35.5%和28.0%时,种子发芽力完全丧失。枇杷种子脱水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脱水劣变过程中,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使膜脂含量下降,膜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导至种子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4.
顽拗性种子脱水敏感性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松泉  傅家瑞 《种子》1992,(3):39-42,48
顽拗性种子对脱水和低温高度敏感,粒大而重,胚的比例小,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顽拗性三种类型。缓慢干燥时,顽拗性种子的生活力随着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丧失,快速干燥能大大降低离体胚轴的致死含水量。顽拗性种子脱水敏感性的原因是在贮藏中萌发。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最敏感的部位是膜系统。一些糖和多元醇能提高种子的脱水耐性。  相似文献   

5.
枇杷种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种子成熟采收时含水量高达58.7%,其中子叶和胚轴的含水量分别为55.3%和73.2%。新鲜的种子具有轻度的休眠特性,可能主要是由于种皮的阻碍与抑制作用。低温(10℃以下)和高温(32℃以上)均会抑制种子正常萌发,25℃是其最适萌发温度。外加0.1~0.5mmol/L的GA3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而ABA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轻度的脱水(含水量下降3%~5%)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机把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但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种子活力逐渐降低。当子叶胚轴的合水量分别降至35.5%和28.0%时,种子发芽力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6.
脱水敏感的黄皮种子在发育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脱水敏感的黄皮种子发育至生理成熟时淀粉积累达最大值,但其胚轴中淀粉含量远低于子叶且在种子成熟以后明显下降。花后65d子叶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胚轴中可溶性糖随种子发育而一直上升。还原性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随种子发育而逐渐降低.非还原性果糖和蔗糖则逐渐增加。生理成熟期子叶中还含有较多的水苏糖和棉籽糖。外源ABA可提高成熟林子子叶中蔗糖的含量和未成熟种子的淀粉含量、但不能提高种子的耐脱水能力。因此我们认为黄皮种子的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所在组织(子叶和胚轴)的不同代谢模式有关,而不是与种子的脱水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杧果种子是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Seed),刚采收时含水量高达69.2~75.5%(其胚轴含水量为73.8~86.3%),在室温空气中凉干8天后,含水量下降至39.1%(胚轴含水量下降至46.5%),发芽率由100%降至0。胚轴含水量下降比整粒种子慢,这是因为大体积子叶阻碍了胚轴的脱水。杧果种子在室温空气中凉干时,随脱水程度的增加,浸种液导率从2.2μΩ·cm~(-1)·g~(-1)(单位下同)迅速上升至56.7,而胚轴中脱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却迅速下降。用电扇吹风(快速干燥)42小时的杧果种子,含水量由75.5%迅速降至29.9%,浸种液电导率从1.8迅速增加至36.9,发芽率由100%降至10%。脱水损害细胞膜完整性及降低酶活性。快速脱水比慢速脱水有利,因为从电导率变化可以看出,快速脱水对膜完整性的损害不及慢速脱水严重。杧果种子的离体胚轴用硅胶干燥8小时后含水量降至11.8%,在MS+0.2mg/l BA+2.0mg/l、NAA+500mg/lGln+3%蔗糖+0.9%琼脂培养基上还有80%发芽率。将种子用电扇吹风10小时使含水量达到51.0%,将此含水量种子用塑料袋密封于15℃下贮藏7个月,还有65%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增强UV-B辐射对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及种子萌发第(1d,3d,5d,7d)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两种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极显著抑制两种甘草种子萌发期间胚根和下胚轴伸长,降低两种甘草胚根鲜重、干重,下胚轴鲜重、干重。增强UV-B辐射处理初期,两个品种甘草CAT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CAT酶活性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9.
樟树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樟树种子的生育期约210d.在发育过程中,樟树种子的生物学性状(果皮颜色、种子鲜重和干重、含水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果实体积在150 DAA(DAA表示花后天数,下同)时达最大值,直径约为0.98 cm,但种子仍在继续生长,直到210DAA左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果实黑而发亮.成熟种子每1 000粒的鲜、干重分别为186.42g和138.90g,含水量约为0.33 g/g(DW).新鲜种子萌发率很低,只有2.4%左右;种皮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去种皮后,种子萌发率可达到21.0%.干燥脱水处理时,无论硅胶脱水(快干)或室内自然风干(慢干),都使种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但脱水程度使种子萌发率呈现不同的变化:最初的轻度脱水都使种子的萌发率上升,分别达到90.0%和67.0%;随着脱水程度加大,种子萌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在种子脱水至趋于稳定的含水量之前,种子萌发率仍高于未脱水前的水平.结果表明:樟树种子具一定的脱水耐性,但较大程度的脱水会对种子造成伤害,而且慢干比快干对种子的伤害更大.0℃以上低温湿藏是解除樟树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温度较高时,种子达到最高萌发率的时间较短,但此后种子活力下降的速度也较快;0℃以下低温贮藏时,种子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0.
脱水处理对水蜡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蜡树种子成熟后具有很高的含水量(114.7%干重),未经脱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为83.3%.快速脱水处理1 h和2h后(种子含水量分别为87.9%和83.5%),萌发率分别提高到96.7%和87.8%,缓慢脱水处理6 h后(种子含水量为86.6%),萌发率提高到91.1%,此后,两种脱水方法处理种子的活力均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不同脱水处理种子的致死含水量基本一致,快速脱水和缓慢脱水处理的种子分别为16.5%和16.2%.水蜡树种子不能在较低的含水量条件下保持活力反映了其顽拗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以西双版纳地区产的GT 1橡胶种子为材料,通过快速脱水和慢速脱水处理,探讨GT 1种子脱水的敏感性与种子活力.结果表明:新鲜GT 1种子的萌发率并不是最高(72.22%),种子在经过短时脱水(24 h)后,种子的含水量下降一定范围,种子的萌发率明显提高,达到84.0%和86.66%.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含水量关系非常明显,即快速脱水48 h、含水量在16.64%和慢速脱水72 h、含水量在14.3%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种子的萌发率和活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以登海种业提供的5个玉米杂交种登海815、登海720、登海253、登海2511和登海255的新收干种子为试验材料,将其先吸水再脱水至20%~25%、26%~30%和31%~35%3个不同含水量范围后,分别研究3种不同含水量范围的种子在25℃适温和10℃低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适温下,玉米种子吸水再脱水至不同含水量范围时,与干燥种子相比,种子的发芽力指标没有明显差别;生理指标有较明显的差别,当种子吸水后再脱水至20%~25%的含水量区间时,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较其他含水量范围及干燥状态时表现优越,主要表现在苗高、根长、单苗干重的增加。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吸水再脱水至不同含水量范围时,与干燥种子相比,种子的发芽力指标及生理指标均有明显差别,当种子含水量在26%~30%范围内对种子的活力提高最大,主要表现在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苗均干重等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发芽率与脱水忍耐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成熟时不经历脱水干燥过程,成熟采收时种子含水量(fwb)分别达44.6%,42.5%。荔枝和龙眼新鲜种子不经脱水干燥处理即可萌发,并且在所有发育时期均不能忍耐较大程度的脱水。但对部分脱水的忍耐力在发育中有所升高,种子生理成熟时最大,然后略有下降。初步探讨了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脱水忍耐力与顽拗性种子采后生理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龙脑香科植物种子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龙脑香科植物的种子在发育末期不经历成熟脱水,脱落时有较高的含水量,并且对低温和脱水非常敏感,在贮藏特性上属于顽拗性种子.而影响种子脱水耐性的因素,有种子本身的生理生化物质基础,也有种子在母株上所经受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目前,龙脑香科种子在脱水过程中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贮藏条件对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等方面研究得较多.此外,对顽拗性的龙脑香科种子脱水敏感性的机制也有研究.本文对龙脑香科种子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含水量是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B 2772-1999<林木种子检测规程>中规定的低恒温法测定种子含水量的条件为:103℃下烘干(17±1)h.以往的研究发现,很多种子不需要烘干如此长的时间即能达到平衡,且农作物种子含水量的烘干时间只需8 h.本试验对16个树种在正常含水量以及高含水量情况下烘干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烘干7 h时,种子干重即逐渐趋于稳定,但与17h时所测得的含水量相比,16个树种31次的测定结果中,有11次超过了规程规定的允许误差,占总测定次数的35.5%.种子在烘干11 h时,31次的测定结果与17 h时的结果相比,均未超过允许误差.不同种源油松和侧柏的实验结果也表明,烘干11h的测定结果与17 h时所测得结果都未超过允许误差.因此本次所选用树种含水量测定的烘干时间只要达到11h即可.  相似文献   

16.
对336份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15个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甜菜种质资源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叶干重、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一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可代表原始数据信息的75.95%。聚类分析将336份甜菜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其中耐旱性强种质16份,耐旱性较强种质49份,耐旱性中等种质109份,耐旱性较弱种质79份,耐旱性弱种质83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轴直径、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与D值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彭业芳 《种子》1991,(3):74-78
用体外培养大豆种子和子叶的方法研究了其细胞延伸(种子的水分净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在母株上的种子达到生理成熟(种子干重达最大值)之后,生长在含200mol·m~(-3)蔗糖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种子或子叶仍能继续积累干物质达16天以上。种子或子叶含水量在培养期间不断增加,保持在600g·Kg~(-1)鲜重以上。这些结果表明种子干物质积累的终结受到种子的生理环境所控制,而不是种子预先决定的特性。在培养介质中加入600mol·m~(-3)甘露糖引起种子含水量和水分浓度的下降。这种介质中生长的种子在接近550g·Kg~(-1)的水分浓度下就不再积累干物质。由此可见,大豆种子的干物质积累只有在种子吸收水分引起细胞延伸时才能继续进行。如果没有水分净吸收,干物质积累就会导致种子脱水和成熟。  相似文献   

18.
种子贮藏时最佳含水量的确定乃为当今种子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英美种子专家对种子含水量和寿命、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种子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则是问题的焦点。种子中的水份有3种表示方式:MC,aw与Uw,其中aw为水份活化度,Uw为水化学势,taC为种子含水退。种子表面与其周围大气时刻进行着水份的交换过程,即吸水和脱水过程。种子超干贮藏已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贮藏方法[3,4,5,8,10]干燥到何种程度为超千状态和最佳含水量,不同类型的种子要求不同。为此,我们必须了解种子干燥过程中内部的水份散失过程以及含水量对寿命的影响。了种子干燥过程中水份的动态变化种子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过程中,随着水份的散失,含水量不断下降。其下降速度受种子本身和其环境条件以及干燥方法的选择所制约[2],因此它不是匀速的,而是以指数关系下降,类似一种减速运动。表1是原始含水量为8.5%的洋葱种子在硅腔中干燥时的水价变化进程(张云中,未发表)。表1洋葱种子的干燥进程种子本身是由种子的大小、形状、种皮结构和种子的化学成份所决定。而环境条件则受种子周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干燥方法包括风干、冷冻和使用干燥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对脱水处理后三七种子的活力、发芽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抗氧化系统酶活性进行动态测定,研究其种子脱水敏感性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七种子的临界含水量为20%,随着脱水程度的加深,三七种子的活力、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而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总体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膜质的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降低是导致三七种子脱水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100mmol/L NaCl胁迫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NO供体硝普钠(SNP)及副产物NO2-(NaNO2代替)处理对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NP和NaNO2能缓解盐胁迫对甘蓝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甚至完全消除盐胁迫造成的影响,而浓度过高则会加强盐胁迫的抑制作用。试验中NaNO2以0.10mmol/L效果最好,SNP以10μmol/L效果较好,两者均能提高盐胁迫下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下胚轴和胚根的生长,增加幼苗干重和鲜重。试验结果还表明,0.10mmol/LNaNO2处理对提高盐胁迫下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下胚轴伸长、增加幼苗鲜重和干重方面效果好于10μmol/LSNP;而10μmol/LSNP对促进盐胁迫下甘蓝胚根的生长方面效果好于0.10mmol/LNaN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