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秸秆生物质能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前景,而气化燃烧是秸秆生物质能利用的一种形式。针对小型家用生物质气化炉在使用中存在气化气中焦油、灰分含量多,物料连续添加工艺复杂,而物料间断供给使用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多体式秸秆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通过3个气化燃烧炉体且内炉体可拆卸,空气气化剂预热、均布供给,焦油及灰尘杂质二级净化处置等结构设计,可使得生物质物料装填工况满足家用炊事需求、保证气化反应工艺要求、有效去除气化气中焦油及灰尘杂质。多体式秸秆生物质气化炉的使用推广,可实现对秸秆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也有助于解决秸秆生物质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浅谈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在我国广大农村中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如何合理利用秸秆这一类生物质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务院已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列入重点科研项目,要求“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资节约,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以及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切有生命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它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秸秆气化),将蕴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全部或部分释放出来,以满足人类对能源(不是指食物)的需求,这种能源就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
一切有生命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它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秸秆气化),将蕴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全部或部分释放出来,以满足人类对能源(不是指食物)的需求,这种能源就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5.
陈新  崔军 《当代农机》2009,(12):16-17
秸秆气化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范畴。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以化学能的彤式,储存在各种有机体内,包括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能量。显而易见,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生物质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一切有生命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它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秸秆气化),将蕴藏在生物质中的化学能全部或部分释放出来,以满足人类对能源(不是指食物)的需求,这种能源就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可以再生的能源,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秸秆生物质能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前景,而粉碎是对秸秆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的必要环节。为此,在分析秸秆生物质粉碎机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进行组合式秸秆生物质粉碎机总体结构设计,并对动刀及定刀的间隙、锤片与齿板的间隙、锤片与筛网的间隙、动刀及锤片形状、动刀排列、锤片排列,以及锯齿板排列等参数进行设计。组合式秸秆生物质粉碎机的使用推广,可实现对秸秆生物质能源有效利用,有助于解决秸秆生物质资源浪费及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性、丰富性、清洁性、可替代性等特点,推广生物质能利用对于改善青岛市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青岛市主要通过在农村实施"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四位一体"的沼气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秸秆固化成型生物质炉建设等农村生态能源模式建设项目实现生物质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青岛市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虽然具有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政策环境,但也存在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后续服务不到位等困难。应通过制定长远规划、完善投资机制,加大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力量培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推进青岛市生物质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目前,生物质发电量已占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以美国、瑞典和丹麦三国为例,生物质能源分别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6%和24%,而我国生物质发电尚处于起步阶段。秸秆发电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分为生物质锅炉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煤混合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三类。  相似文献   

10.
ND-600型生物质气化干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D-600型生物质气化干燥系统中国农机院能源所杨安,陈坤生物质能包括除矿物燃料以外的所有有机质,如农林业残余物、食品加工和木材加工业的副产品以及城市废弃物等,是一种相对稳定且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其能量品位低,直接利用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我国生物质资源储量巨大但能源化利用率较低,若能有效合理地开发,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针对浙江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的现状,以安吉县为例,通过已有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地区的生物质种类,并在现有的一些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并分析了该地区生物质资源适用的发电技术及其优缺点,为该地区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典型生物质能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战略性问题,发展环境友好生物质能源及其生物基产品产业技术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保障生态链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沼气利用、生物质成型固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模式.文章在比较分析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阶段发展模式和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3.
葛慧  郭志强  杨林 《农业工程》2016,6(5):44-48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然而大量、粗放式的应用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城镇煤炭重要的替代能源。其中,农林生物质能具有资源丰富和刚性处理需求等特点,对替代城镇煤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林生物质替代城镇煤炭供热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近期将重点发展的两种生物质供热技术,并介绍了典型案例,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供热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秸秆资源短缺与过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为此,在我国秸秆资源总量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资源地区性短缺问题比较严重的现状,指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南区秸秆资源仍较短缺;阐述了在未来农村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和农副产品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秸秆资源数量的有限性;最后,论述了我国秸秆资源的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秸秆燃料乙醇废渣的材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资源的消耗大幅度上升,化石能源短缺危机已迫在眉睫,对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渐成热点,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究开发备受各国关注。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向液体燃料转化水平及经济性,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的秸秆燃料乙醇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秸秆的收储运、原料预处理、酶水解和戊糖发酵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但是对生产过程中富含木质素的残渣还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对这种富含木质素的残渣进行开发利用,可从根本上提高秸秆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将是一项融节能、环保及自然资源充分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生物质颗粒燃料应用及设备的研究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病虫与杂草等影响农业生产力,导致作物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而农药的长期使用以及人工不均匀施撒,给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带来了巨大污染。该文以火焰杀虫旋耕机和生物质颗粒燃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火焰消毒旋耕机进行创新理论设计,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综合利用潜力。为此,分析了秸秆的利用价值,对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总量和分布进行了介绍,并从燃料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5个角度阐述了秸秆利用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艾平  彭宇志  金柯达  康霜  徐文勇  李冰峰 《农业机械学报》2023,54(S2):350-358,399
为促进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低碳村镇的新时期建设目标,以湖北省新星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农村用能需求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分析,提出了一种风、光、生物质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系统。以最低成本与最低平均电价为系统目标函数,以热电覆盖率及生物质利用率为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HOMER Pro仿真系统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供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与容量优化获得了新星村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构建方案,即由功率674kW的光伏、功率200kW的风力发电机和功率500kW的CHP热电联供机组及外部热源构成最佳系统框架,此时最低系统成本与电价分别为2.30×107元/a和0.986元/(kW·h)。进一步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电力负荷提高会导致系统成本及电价上升,名义折现率提高会降低成本但导致电价上涨,生物质日输入量对经济指标无影响。减排评估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供能方式,系统年减排量达410.77t,相当于新星村传统供能方式下年排放量的28.19%,减排效益明显。该可再生能源供能系统整体经济性与实用性良好,可为农村地区能源转型与低碳村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源林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将促进生物质能源林的大面积种植,加快化石能源利用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转变步伐,带动我国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生物质能源林的综合利用能力。该文着重介绍了在积极开发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背景下,国内外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我国生物质能源林收获机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区域农村能源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系统分析了1992—2017年西南高原山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08年达到最高),至2017年分别较1992年增加了3.64%和65.13%。煤、秸秆和薪材是农村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费种类。随时间的推进,沼气、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和太阳能消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商品能源比例由1992年的30.05%增加到2017年的57.60%,体现出能源结构由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向多元化、优质化和商品化方向转变。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分布基本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能源消费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采取商品、非商品能源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发展模式,重点推进秸秆、薪材等生物质能及太阳能的高效、清洁化利用,是促进西南高原山区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