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缘聚武夷,茶和天下。16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有关部委、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台湾有关方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隆重开幕。本届茶博会实行会节同办,同期举办武夷山茶节,集茶业展览、  相似文献   

2.
陈德华 《中国茶叶》2005,27(6):47-48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岩茶即为其名产,而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品质优异,并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  相似文献   

3.
周玉璠 《中国茶叶》2007,29(1):43-43
武夷山地处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境内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的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申报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区。武夷山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地处东经117°38′~117°54′,北纬27°43′~27°57′之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多为灰棕壤,pH值5~6,具有动植物生长的优异生态条件。该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面积56527公顷.有2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是地球同一纬度上惟一保存完好的、森林覆盖率达97.3%的一块自然生态“绿洲”。保护区内树种有特针科、樟科、山茶科、杜鹃科、冬青科、金缕梅科等,其中茶树品种多达360余种。  相似文献   

4.
星村镇被誉为“武夷岩茶第一镇”,素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说。地处武夷山景区的中心地带,辖区之213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典型的丹霞地貌,不受污染的九曲溪水形成的独特小环境气候,铸就了星村所产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5.
正武夷山市自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该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以来,随着武夷山双世遗产品牌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武夷岩茶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喜爱。武夷岩茶通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至2018年底全市武夷岩茶种植面积达14.8万亩,分布在全市15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应对入世挑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世界四大茶种之福建中小叶种的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和乌龙茶的鼻祖,也是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文化内涵丰厚,其独具特色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被称为乌龙茶的珍品。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武夷岩茶的影响是重大和深远的。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既有面临“洋茶”的挑战,又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机遇,总的来说是机遇多于挑战。1 武夷岩茶产业现状武夷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品种资源优良等优越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7.
武夷岩茶     
2008年11月中旬,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在福建武夷山召开年会,武夷山是很多爱茶人心中的圣地,更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刊登有关武夷岩茶的文章,敬请关注。另外本文的刊登得到老舍茶馆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8.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据 2 0 0 4年 1月 12日“两院院士评选振邦杯 2 0 0 3年中国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公布 ,“我国科学家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入选 2 0 0 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名列第 2项。这次评选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5 82名院士投票产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育种”项目 ,在湖南省湘潭县、龙山县的 2个基地 6 .7hm2 和 8.5hm2 示范田 ,平均单产分别达到 12 .11和 12 .2 6t hm2 ,为大面积种植超级杂交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  相似文献   

10.
名山茶城相辉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炎 《福建茶叶》2000,(Z1):34-35
“珠藏泽自媚 ,玉蕴山含辉”。武夷山 ,有如一颗深藏在大山川泽的碧玉明珠。在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强劲吹拂下 ,这颗久藏的碧玉明珠 ,日益熠熠生辉 ,更加妩媚动人。自从 1979年 7月经国务院批准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定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接着于 1982年国务院又审定武夷山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后经过较长期的艰苦努力 ,举全市之力 ,加强对保护区、风景区的整治、保护工作 ,向联合国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获得圆满成功。联合国于 1999年 12月 2日正式批准 ,武夷山 (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正>武夷山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名山名茶交相辉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武夷岩茶品质卓越,风格独特,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很多,从茶树品种、茶园栽培管理、鲜叶采摘、加工工艺、制茶器具、设备到拼配包装和贮运,贯穿整个茶叶生产和流通全过程。但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更是影响岩茶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纬27°、46',东经117°、02',既是旅游圣地,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双世遗产地。武夷岩茶被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所喜欢,由于武夷山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所以武夷岩茶的病虫害防治是武夷山茶农最关心的事,关系到千家万户,为了更好地指导广大茶农科学防治茶树病虫害,本文将多年来武夷岩茶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实用枝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双遗产地的影响力带动武夷山茶产业、“三养”产业、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了创新茶养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武夷山市应及早积极谋划,实施茶养旅资产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金骏眉”商标的归属,在历经五年的纷争之后,在武夷山业内终于有了共识。“实际操作中,将由元正公司注册为自然商标,再授权给茶业同业公会来管理,然后同业公会再授权给其他企业使用。”7月6日,福建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说,“通过裁定之后,武夷山区域内有资质的企业,都可以向同业公会申请使用。”  相似文献   

15.
武夷山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武夷山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将武夷的茶文化发扬光大,茶歌将人与茶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茶舞蹈更是优美若仙境舞蹈。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茶舞蹈便是将这种精神用动作和舞姿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将茶文化运用到舞蹈中是舞蹈教学的一大难点与亮点,这要求老师既要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又精通舞蹈编排。本文将针对茶文化内容进行简单阐述,并针对茶舞蹈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岩茶首推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半天腰在武夷岩茶名丛排序中,位列第五。可是,在五大名丛中,半天腰的茶名最复杂了,它一身集数名,弄得不少人对半天腰的认识如云里雾里,莫衷一是。实际上,半天腰这三个字,是武夷山民间极流行的一句俗语,它的意思是处在很高的位置上。半天腰之所以会成为岩茶茶名,是因为这种岩茶的生长环境与特殊的高处相关。半天腰原产于武夷山马头岩的半山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4日,一个值得用一生的时间铭记的日子。一大早,竹叶青茶业公司的员工就开始忙活起来,大家装扮整齐,心里怀揣着满满的期盼和祝福。因为今天,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的祥云火炬将在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峨眉山脚下传  相似文献   

18.
张佳 《茶叶》2012,38(4):256-259
本文实地记录了福建福鼎和武夷茶区的白茶、红茶、乌龙茶考察之旅,重点记录了中国白茶之乡——福鼎、世界红茶发源地——桐木关、茶树品种的“王国”——武夷山的茶业现状及历史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9.
茶事·信息     
《茶叶》2004,(4)
20 0 4茶文化与科学国际大会在日本静冈召开   2 0 0 4茶文化与科学国际大会 ( 2 0 0 4 ICOS)于 2 0 0 4年 1 1月 4~ 6日在日本静冈召开。本次会议由 2 0 0 4 ICOS组委会主办 ,静冈大学和国际科学进步基金会 ( FAIS)协办。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 2 3个国家和地区的 474名代表 ,其中中国代表 5 0名 (含台湾 9名 ) ;会议共收到并发表论文 2 93篇 ,其中涉及“茶与健康”1 2 0篇、“茶叶化学与加工”37篇、“茶叶生产与管理”36篇、“茶叶市场与新产品开发”36篇、“茶树病虫防治及安全”2 4篇、“茶树遗传育种”2 2篇、“茶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武夷茶历史溯源、传播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武夷山是世界著名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我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岩茶为乌龙茶之上品,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当代茶圣吴觉农认为:"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味兼红茶绿茶之长"。岩茶品质要求重味以求香,性和不寒,耐藏耐泡,外形条索紧结,稍扭曲。色泽油润或乌润。汤色橙黄明亮。叶底绿叶红镶边或似蛤蟆背。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醇厚,啜之有骨(物),润滑爽口,饮之齿颊留香,舒适持久,具有独特之"岩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