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梯田建设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不同阶段梯田建设的特点、机制转换措施与做法,总结了近年来张家川县在梯田建设的投入模式、工程规模、奖惩机制、施工管理方式和落实措施等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探索了大规模机修梯田的建设机制。张家川县梯田建设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调动了农民大规模机修梯田的积极性,为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维护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彭阳县自建县以来狠抓机修梯田建设,截至2008年底机修梯田面积已达到4.4万hm2,人均新增机修梯田面积0.174 hm2。机修梯田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地蓄集了降雨径流,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介绍了机修梯田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管理经验,并提出了机修梯田建设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3.
梯田、坝地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土高原梯田、淤地坝建设规模、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梯田、淤地坝在黄土高原粮食安全、生态恢复重建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梯田和坝地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突破口和根本保障。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带动和促进退耕还林草工程,进而保障国家西部“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建设恢复成果,使得黄土高原走上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梯田建设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泾川县始终坚持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泾川县梯田建设管理机制,包括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开发,综合配套、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监管、规范运行程序等。泾川县梯田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加快梯田建设步伐,注重产业配套开发,加强项目整合力度,充分利用惠民政策等。  相似文献   

5.
陇西县多年来坚持梯田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介绍陇西县开展梯田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效,提出了对梯田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认为只有确立梯田的基础地位,加快坡耕地改造步伐;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加大机修梯田建设投入;立足产业开发,建立梯田建设长效发展机制;加强领导与协调,建立切实可行的协作运行机制,才能使梯田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旱作梯田是陕北丘陵沟壑区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功能、促进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分析现状旱作梯田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探讨了新时期旱作梯田建管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旱作梯田的粮食生产、水土保持等传统作用,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  相似文献   

7.
秦州区梯田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州区坚持以水利水保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秦州区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探讨坡改梯工程对高标准梯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趋势和潜力,可为黄土丘陵区探索低投入、高效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在庄浪县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生态经济学方法,界定了黄土区高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选取土壤肥力保持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土壤水分涵养功能3类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了高标准梯田生态功能的物质量模型和价值量模型,评估了高标准梯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结果表明:每公顷高标准梯田每年为人类提供了约119 667.00 kg的总物质量和114 046.53元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其生态功能价值可观;庄浪县坡耕地和高标准梯田的水土流失量分别为82.76,0.05 t/(hm~2·a),高标准梯田的水土保持量为82.71 t/(hm~2·a),坡耕地改造成高标准梯田对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有显著影响;高标准梯田单位面积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为3 831.67元/(hm~2·a),远低于土壤肥力保持功能价值(88 869.52元/(hm~2·a))和土壤水分涵养功能的价值(24 239.20元/(hm~2·a)),高标准梯田水土保持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升值潜力,应通过梯田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合适的经营发展模式,提高梯田单位面积收益,最大限度发挥高标准梯田的水土保持功能。黄土区高标准梯田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特征,文中为高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价值核算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法,研究结果有利于完善黄土区高标准梯田建设过程中生态功能的价值核算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挖掘潜在的生态功能和价值,从而实现高标准梯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紫鹊界、云南元阳及广西龙脊古梯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紫鹊界古梯田、云南元阳哈尼古梯田及广西龙脊古梯田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从梯田文化、梯田水文化及梯田景区旅游开发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这三大古梯田研究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梯田储流节水灌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山西省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坡耕地360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2%.坡改梯是建设基本农田、改善农田条件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我省已修成水平梯田98.1万hm~2,这对我省农业的发展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省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加之大部分梯田都分布在山梁上,水低地高,没有灌溉条件,在正常年景梯田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能力,但遇到久旱不雨的持续干旱,其抗旱能力就明显下降.如何将山坡上的雨洪径流储存起来,高储高用,发展一些梯田的应急灌溉,提高梯田的抗旱减灾能力,是我省坡地修梯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是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1 发展梯田灌溉的必要性水平梯田一般拦蓄径流80%以上,减少冲刷90%以上,是山丘地区保水保土的基本农田.但坡地修成梯田之后,随着几何形状的变化,地表蒸发增强.特别是陡坡地修梯田,坡度越陡,梯田田面越窄,田坎越高,基侧向蒸发越大,保墒能力也随之下降.我省位于半干旱气候区,地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2~3倍,土壤水分入不敷出,严重影响着梯田的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秦安县是甘肃中东部的干旱贫困县,人多地少,山多川少,不断增长的人口环境和贫乏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该县坚持修梯田、治流域、调结构,以梯田工程为基础,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介绍了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1 汝阳县的梯田现状1.1 发展速度较快河南省汝阳县的梯田建设历史可追溯到新中国建立以前,但真正进入大规模持续发展阶段是1965年以后.1965~1977年主要发展的是旱作梯田,出现了以登山村为代表的修造石坎梯田的典型,丘陵区出现了不少修建人造小平原的典型,这12年间全县共修造土、石坎梯田2600多hm~2.从1982年开始,汝阳把旱作梯田建设纳入到了小流域治理规划,由此推动了旱作梯田的又一次发展,此后又围绕各类灌区渠系的土地平整发展起了水浇梯田,这15年间共新修土、石坎梯田3300多hm~2,到1996年底,全县的梯田面积累计达到了6000hm~2,占总坡耕地面积1.53万hm~2的39.1%.  相似文献   

13.
紫花苜蓿在梯田埂坎生态空间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连片机修梯田是坡改梯项目的主要工程措施,在提高梯田机械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闲置并蕴藏巨大生产潜力的埂坎土地资源。通渭县经过多年的梯田建设实践,将紫花苜蓿作为护埂植物,不仅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证新修梯田埂坎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优化山区土地利用结构、发展舍饲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不懈兴修梯田改善生态开发产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定西市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梯田建设始终摆在农业基础产业的突出位置,坚持常抓不懈,为促进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打造了基础平台。总结了梯田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梯田化建设的目标、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渭源县把机修梯田与马铃薯产业相结合,使二者同促进共发展,形成了“贷款—修梯田—种马铃薯—增收益—还贷款”的梯田建设模式,收到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梯田对河道径流及生态基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娟  高建恩  张元星  邵辉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5):106-110,116
[目的]定量分析泾河流域梯田建设对河道径流、生态基流的影响程度,为流域梯田建设提供一定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合作开发的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河道径流量。[结果]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模型在模拟河道径流时可满足模型模拟精度的要求;随着梯田面积增加,河道年径流量减少,生态基流保障程度提高,年、月生态基流不满足天数降低;梯田的年平均减流量为4.25×104 m3/(km2·a);梯田具有蓄洪补枯作用,且对丰水期的调控效果高于枯水期,对河道生态基流的影响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结论]嵌入梯田模块的SWAT模型在该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高流域内梯田面积是滞洪补枯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河道生态基流。  相似文献   

17.
梯田地形具有独特的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而现有梯田地形分类无法准确反映梯田地形的平面形态特征,导致其难以满足未来构建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的需求.以黄土高原旱梯田地形为切入点,对梯田地形的总体特征、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及几何量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梯田平面形态特征的梯田地形分类,并在结合现有梯田地形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梯田地形综合数字分类.与传统梯田地形分类相比,该分类综合考虑梯田的总体特征和平面及剖面形态,能更好地反映梯田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几何量测特征.研究结果为未来构建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探讨利用DEM实现梯田地形的有效数字表达与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秦州区依托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等项目,大力开展梯田建设,目前全区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3.18万hm2,人均0.09hm2。秦州区梯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建立机修梯田长效机制,实现梯田建设机械化;注重建设规模,创建精品工程;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完善管理运行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提高工程质量。提出了该区梯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清水县机修梯田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清水县机修梯田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成效,针对机修梯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认为在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协作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将机修梯田建设与发展产业相结合,能够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20.
晋东南地区的石坎梯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晋东南地区石坎梯田面积较广,长治市石坎梯田约占梯田面积的12%,其中土石山区绝大部分梯田都是石坎梯田。作者通过调查,论述了该区梯田石坎的型式、损毁情况及原因、石坎梯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要点,认为石坎梯田的石坎是加在田面外侧的挡土墙,在设计中石坎与田面应分别计算,并对梯田的设计及干砌石坎的稳定进行了分析、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