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阐明湘桂走廊白背飞虱早期虫源及大气背景在其北迁过程中的影响,利用HYSPLIT软件模拟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高峰期、始见期后向轨迹,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分析湘桂走廊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结果表明:(1)1991—2014年湘桂走廊白背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分别为0.9 d/10 a、1.6 d/10 a;(2)西南路径是湘桂走廊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的主要路径,永福站、兴安站和全州站虫源西南路径占比分别为54%、50%、72%;(3)中南半岛白背飞虱借助微弱上升气流完成起飞,850 hPa高度上的强劲的西南气流、丰富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北迁,降水是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大气动力机制。研究结果为白背飞虱的异地监测及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8年广西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原因简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稻纵卷叶螟是广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 年发生6~8代,其中第2、3代是早稻主害代。2008年,受虫源、气候因子和种植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广西第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呈现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成虫峰次多、峰期持续长、蛾量大、虫口密度高、为害期长、田间虫态复杂等特点,发生面积75.6万hm2,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大发生年。作者分析,其主要原因为:5月下旬到6月中旬,第3代发生期气候适宜;第2代残留基数大,外地迁入数量多,第3代成虫滞留量多;水稻生育期推后、插花田增多,稻纵卷叶螟食料充足;由于雨日多,劳动力紧张,以及应急防治农药缺乏,造成应急防治实施难度大等。  相似文献   

3.
在农三师小海子垦区利用性诱剂监测桃潜叶蛾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桃潜叶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在4月上旬,终见期在10月下旬,全年共发生6代,在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基本上都有成虫发生,约每月发生1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全年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尤以7月、8月成虫发生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各测报点、监测点对美国白蛾越冬蛹死亡率和虫口基数及成虫始见期的调查监测结果,结合全省去冬今春的气候情况,经综合分析,辽宁省林检局预测今年全省第一代美国白蛾呈轻度发生趋势,发生面积在160万亩左右,但全省中部及南部个别地区的个别地块仍有偏重发生的趋势。一、发生期预测进入4月份以来,全省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异常的气候造成第一代美国白蛾的成虫始见期较去年滞后。据各测报点性诱和灯诱监测,今年第一代美国白蛾成虫始见期最早为4月23日,出现在沈阳市苏家屯区,较去年推迟11天。其它大部分地区于4月25日至5月3日始见成虫。成虫始见期大多数地区较  相似文献   

5.
《农药市场信息》2006,(23):28-30
褐飞虱是通州市水稻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2005年在沿江、沿海地区大发生,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成片倒伏枯死2006年又是特大发生,其虫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成为又一个暴发成灾之年。其发生特点屉:灯下迁入峰期偏早,迁入量特大;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数量多:后期稻田虫卵量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适时、连续施药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和用药到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四代褐飞虱的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是通州市水稻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2005年在沿江、沿海地区大发生,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成片倒伏枯死;2006年又是特大发生,其虫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成为又一个暴发成灾之年。其发生特点是:灯下迁入峰期偏早,迁入量特大;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数量多;后期稻田虫卵量高,为害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 据浙江省农业厅植保总站预测,今年该省单季晚稻病虫有重发趋势,特别是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期早、峰次多、迁入量大,当前田间虫口基数高,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在浙中南部丘陵山区和浙西地区大发生,褐飞虱已具备后期大发生的虫源基数;今年台风活动频繁,多雷阵雨天气,虫害危害期长,加上主治药剂吡虫啉产生抗药性,如不抓好防治,极易造成晚稻中后期水稻病虫的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江淮和黄淮麦区一代粘虫成虫数量高,东北大部和华北部分地区迁入量大,且东北多地见二代卵高峰,部分地区查见低龄幼虫,结合天气条件,预计二代粘虫总体偏重发生,东北局部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为害程度轻于重发的2012年和2013年,重于2014~2016年,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亩,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一、江淮和黄淮麦区一代成虫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998—2007年稻飞虱迁入和气象资料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背飞虱迁入占种群绝对优势:迁入动力是气流辐合上升—气流运动—气流辐散下沉,迁入量与降雨日数正相关;当地气象条件是发生严重程度的主要制约因素,品种、栽培水平、天敌均是控制因子。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面积与严重程度相当迅速,这是迁入量、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天敌和气候变暧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中国草地螟轻发年份的新特点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娟  姜玉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73-281
为揭示草地螟在中国北方农牧区发生危害的年度间变化规律,探明轻发年份的成因和警示意义,通过10个主发省份多个监测点规范连续、广泛系统的测报调查及历史数据比对,得出以下结论:2010年草地螟发生面积是第三个暴发周期以来最小的一年,在这一轻发年份中,出现了山西北部一代成虫集中迁入、二代幼虫局部成灾,新疆阿勒泰地区首见二代幼虫和越冬茧等新的特点。分析讨论了2010年北方大部农牧区草地螟轻发的主要原因有:2009年境内越冬虫源量少,2010年春季无大规模境外虫源迁入,且大部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不适于草地螟的发生。重点指出了境外虫源和小生境条件对山西等地草地螟异常发生的影响,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二代幼虫和越冬茧的意义,虫源保留地对草地螟种群延续的作用以及在轻发年份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 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 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相似文献   

12.
<正>4月中旬,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南京农业大学及海南、广西、广东省(自治区)植保站有关专家对"两迁"害虫国内虫源地开展了"两迁"害虫发生情况调查并进行了会商分析。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稻飞虱境外虫源地虫源基数较高,国内灯下迁入峰期早、迁入虫量大,田间虫量高,且白背飞虱带毒率高,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形势较为严峻。  相似文献   

13.
草地螟迁飞,发生区与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地螟在我国表现为长周期的间歇猖獗,主要发生于北纬37°以北,由东经108°至118°,斜向东北至北纬50°的地区。北纬39°~43°与东经110°~116°之间为主要越冬区,其它为扩散发生区。根据滞育与光照和温度的关系,阐明了主要越冬区形成大量滞育越冬种群的机制。雷达观测证实了草地螟的迁飞现象。主要越冬区秋季世代形成大量越冬种群,春季成虫迁飞构成大范围发生的虫源,扩散发生区春季迁入的成虫峰期、蛾量与主要越冬区相近,一代幼虫危害后虫量骤减,幼虫仅形成少量越冬种群。  相似文献   

14.
正6月份以来,白背飞虱、水稻纵卷叶螟、褐飞虱陆续迁入上海市。当前,水稻处于分蘖盛期,田间白背飞虱虫卵量较高,局部早栽田块纹枯病发生普遍,稻纵卷叶螟田间蛾量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卵量大。为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求各区(县)加强水稻病虫害监测工作,根据病虫发生特点,认真做好病虫的防治指导工作。1.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杂草地6月1日始见,与去年相同,早于常年(6月10日)。7月17日开始田间蛾量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经省植保站调查,今年一代成虫迁入范围、迁入蛾量和诱卵量均超过去年,为提前预警,6月28日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黏虫普查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黑农委函〔2013〕260号)文件,要求各地做好二代和三代黏虫的普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立芬 《种子科技》2010,28(4):32-33
<正>1发病原因与规律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传毒发病,蚜虫、叶蝉、摩擦、种子和土壤均不能传毒。在淮河以北,灰飞虱一般以三、四龄若虫在麦田、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三四月间羽化为成虫,在越冬寄主上继续繁殖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麦收之时,第一代成虫羽化形成迁飞高峰,麦收之时迁入玉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地区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的调整和气候的变化,引起棉铃虫发生规律的改变。通过3年定点、定量、定时用杀虫灯、杨枝把、性诱剂诱集,以及喷雾法进行化学药剂田间药效比较,研究了棉铃虫在石河子的发生规律,比较了3种诱集技术对棉铃虫的诱集效果,筛选了适宜本地大田使用的药剂,为当地棉铃虫及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地区,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上旬,高峰期在5月下旬。一代成虫6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高峰期为6月22日—7月2日,二代成虫羽化期在7月中下旬,羽化高峰期7月22日—8月3日。通过3种诱集法比较,越冬代性诱剂监测、1代成虫用性诱剂监测用杨枝把防治,2代成虫用杨枝把监测,杨枝把和灯光诱集防治效果更好。田间化学药剂比较试验结果显示美除及NPV等生物制剂对棉铃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黑刺粉虱 ,近几年已在全市茶园中普遍发生 ,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它传播快、危害重。以幼虫在叶片背面刺吸茶树汁液 ,其分泌物招引煤病发生 ,使茶树叶片正面乌黑 ,阻碍光合作用 ,导致芽叶稀瘦 ,树势衰弱 ,抗冻能力下降。为了减轻黑刺粉虱的危害 ,近年我们观测了其发生规律 ,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 :1 .发生规律根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 ,黑刺粉虱一年发生 4代。以卵或幼虫在叶背越冬 ,翌年 4月下旬 ,越冬代成虫大量羽化 ,1~ 3代成虫分别在 6月中、下旬 ,8月上、中旬 ,9月下旬盛发 ;盛卵期 5月中、下旬 ,7月中旬 ,8月中旬 ,1 0月上旬 …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全省有关测报点监测情况,结合气象条件综合分析,辽宁省植物保护站预计今年全省大豆食心虫将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各地成虫始见期参差不齐,大部分地区较常年晚1~7天不等,成虫防治适期为8月中下旬,幼虫防治适期在成虫发生盛期后5~7天。  相似文献   

20.
<正>一、橘小实蝇春季的活动规律橘小实蝇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7代,以第7代成虫在果园中过冬。1~2月份为明显的过冬期(平均气温在13.7~14.4℃)。成虫在过冬期内活动明显减弱、很少取食,也极少产卵。3月下旬,天气回暖后(20~22℃),成虫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