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积极应对干旱天气对黔西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进行了免耕直播覆膜、覆膜移栽、常规等行距移栽3种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覆膜和覆膜移栽有效穗、结实率和产量均高于常规等行距栽培,3种栽培方式有效穗分别为19.7万/667m2、18.6万/667m2、17.1万/667m2,结实率分别为89.3%、84.1%、79.4%,产量分别为663.4kg/667m2、671.2kg/667m2、587.5kg/667m2。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影响,进行了垄直播覆膜、起垄直播不覆膜、起垄移栽覆膜、起垄移栽不覆膜、平土移栽覆膜(CK)5种处理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与不覆膜栽培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起垄移栽覆膜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单产达646.04kg/667m2,与平土移栽覆膜(CK)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杂交油菜黔油28号为材料,在不同轻简栽培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播种方法栽培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机耕移栽(CK)产量最高,为181.5kg/667m2;其次是稻田免耕移栽,为177.8kg/667m2,比对照减产2.03%;第3是稻田免耕稻桩直播,为148.2kg/667m2,比对照减产18.35%;第4是机直播,为142.6kg/667m2,比对照减产21.43%;最低是机耕撒播,为137kg/667m2,比对照减产24.52%,各栽培方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纯收入为稻田免耕移栽(438.8元/667m2)机直播(387.6元/667m2)稻田免耕稻桩直播(351.2元/667m2)机耕撒播(342元/667m2)机耕移栽(281元/667m2)。说明采用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能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糯玉米杂交种黔糯768不同密度和追肥夏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追肥其产量结果是不同的,在密度为2800株/667m2和追肥为30kg/667m2时,其产量最高。这一结论为黔糯768夏播生产进行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起垄覆膜移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新中玉801为试验材料,研究起垄覆膜移栽、起垄移栽、常规拉绳移栽、直播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膜移栽单产达812.26 kg/667m~2,且产量高于其它栽培模式产量,其次起垄移栽产量为702.26kg/667m~2,产量相对较低的是直播处理,为611.03 kg/667m~2,其次常规移栽模式试验产量为665.7 kg/667m~2。说明起垄覆膜移栽有利于玉米生长,适宜在余庆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黔油28号不同种植方式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菜主产区绥阳县比较了黔油28号四种密度下免耕移栽和翻耕移栽两种方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经研究得出:当翻耕移栽、密度为60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达到178.97kg/667m2.当免耕移栽、密度6000株/667m2时,经济效益最好,纯收入为217.6元/667m2.综合得出:选择免耕移栽,密度为6000株/667m2的栽培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节省人力投入,在协调和其它作物的茬口问题上占据优势,此项栽培方式适宜黔油28号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油菜免耕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和效益,采取两因子四水平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移栽平均产量183.11kg/667m2,最高产量203.56kg/667m2,免耕条播平均产量156.45kg/667m2,最高产量169.78kg/667m2,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平均增产17.04%,增产达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比免耕条播纯经济收入平均增加24.24元/667m2,差异不显著;油菜免耕移栽适宜密度为6000株/667m2,免耕直播适宜播种量为0.35kg/667m2。  相似文献   

8.
黔油17号稻田免耕栽培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在贵州8个不同油菜生态区域进行的稻田免耕移栽和稻田翻犁移栽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得出:在稻田免耕移栽种植方式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产量水平与传统的稻田翻犁移栽相当或约高于稻田免耕移栽,其稻田免耕移栽和稻田翻犁移栽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6.74kg/667m2、158.95kg/667m2,单位面积上的纯收益分别为192.52元/667m2、42.27元/667m2,稻田免耕移栽明显地高于传统的稻田翻犁移栽种植方式;同时稻田免耕移栽种植方式可降低黔油17号的植株高度、有效分枝高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缩短生育期,使黔油17号在相同的条件下提早成熟5d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贵州地区酒用高粱产量水平,了解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梁采用膜上种植方式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13.2kg/667m2,与其余方式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不覆膜)增加75.5kg/667m2、增产达22.36%,按高粱价格3.8元/kg计算,共增加收入286.9元/667m2。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探索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在中高肥力大田条件下,通过设置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郑单 958进行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均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 40kg/667m2 与 50kg/667m2 处理、施肥 2 次与施肥 3 次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当地中高产田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施肥总量为 40kg/667m2,分 2 次施入:底肥施 16kg/667m2,8 叶期追肥 24kg/667m2。  相似文献   

11.
雷尊国  夏锦慧 《种子》2007,26(9):97-99
在贵州中部地区设置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配比方式对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会-2产量影响显著,对经济效益无显著影响;施肥配比对会-2产量、商品薯率及经济效益都有极显著影响;增加种植密度、较高的钾肥和适量的氮肥施用量有利于会-2产量的形成;在试验条件下,A3B3处理[种植密度5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10kg/667m2)]获得了最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次为A2B3[种植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10kg/667m2)];产量、效益最低的处理是A1B2;合理的施肥配比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比对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1产量的影响,探索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施比例.结果表明:黔单21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是N11.1 kg/667 m2,P2O57.5 kg/667 m2,K2O 7.5 kg/667 m2,产量达686.11kg/667m2,纯收入选641.80元/667m2.较不施肥处理、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产176.02%、50.88%、50.88%和25.33%.较不施肥、P2K2、N2P2、N2K2处理分别增收525.10、550.10、329.53、265.0元/667 m2.氮磷钾的增产增收效果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氮>钾>磷.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最佳施用时期与施用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不同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对脱毒甘薯1号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60%作移栽底肥施用,40%作团棵肥施用)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083.3kg/667m2,其次以施脱毒甘薯专用配方肥50kg/667m2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820kg/667m2,产量最低以习惯施肥,即土杂肥100kg/667m2用猪粪水拌湿作甘薯移栽底肥施用1286.7kg/667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四因子为研究对象,以苦荞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对优质苦荞黔苦2号的高产、高效和栽培技术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苦荞黔苦2号产量要达到190kg/667 m2以上,栽培模式为:密度8.44万~8.9万株/667 m2,施纯N 5.28~5.77 kg/667 m2,P2O5 3.48~4.48 kg/667 m2,K2O5.14~6.46kg/667 m2;当纯收益达到170元/667 m2以上时,栽培模式为:密度8.88万~9.48万株/667 m2,施纯N 5.03~5.7kg/667 m2,P2O5 2.14~3.45 kg/667 m2,K2O 1.54~2.84kg/667m2.四因子对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P肥>K肥;因子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苦养黔苦2号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黔西北山区马铃薯的产量,以威芋 5 号马铃薯原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白色透明膜垄作、黑膜垄作覆土自动破膜、白膜半膜覆盖集雨、黑膜半膜覆盖集雨 4 种不同覆膜方式及露地栽培不覆膜对马铃薯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有效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覆膜最高能缩短 16d;不同海拔地区覆膜方式也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在海拔为 953m 的地区以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分别达 2079.91kg/667m2、2078.54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5.17%、25.09%;海拔高度 1562m 的地区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马铃薯产量最高,达 2286.12kg/667m2,较露地栽培不覆膜增产 28.99%。4 种不同覆膜方式均较露地栽培不覆膜纯收益增加。因此,推荐在黔西北山区中低海拔 950m 左右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白膜半膜覆盖集雨和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在海拔 1500m 以上地区采用白色透明膜垄作的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冀北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冀北农牧交错区探索生态保护与高效生产兼顾的新的种植结构,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糯玉米品种彩糯1号采用露地直播、露地移栽、地膜直播和地膜移栽4种不同栽培技术,鲜穗产量分别为:6 297kg/hm2、8 653.5kg/hm2、9 696kg/hm2和10054.5kg/hm2.其中,地膜直播和地膜移栽及露地移栽方式都可以在热量不足的冀北农牧交错区安全实现糯玉米适期采收(乳熟期,子粒含水率61%~65%)和高产.证明冀北农牧交错区通过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种植早熟鲜食糯玉米,可以实现农田生态保护与高效生产的二者兼顾,有望在该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胜兵  龙风  刘涛 《耕作与栽培》2014,(2):23+36-23
为探索适宜黔南州节本增效的玉米种植模式,对黔单16号直播和营养球育苗移栽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玉米直播纯收入为474.17元/667m2,高于营养球育苗移栽纯收入高139.72元/667m2.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麦收获后尚有近90d时间的土地闲置情况,进行早熟玉米复种尝试.麦收后复种采取育苗移栽与直播两种措施.复种玉米品种均选择早熟型玉米品种冀承单3号、冀植9831、内早9号.结果表明冀承单3号成熟程度最好,达到85%,如追求籽实产量,复种玉米应首选育苗移栽冀承单3号或更早熟的品种.不论育苗移栽还是直播,每推迟4d和3d,产草量、籽实产量均显著下降,产草量平均分别降低509.5 kg/667m2和218 kg/667m2,籽实产量平均分别降低53.4 kg/667m2和58.4 kg/667m2.采用育苗移栽措施可大大提高产值,如种植晚熟小麦品种采取直播措施.利润也可保持在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邓仕琴  邓毅 《耕作与栽培》2013,(5):39-40,28
为促进绥阳县玉米生产,进行了不同NPK用量对新中玉801、黔单100、金湘369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上黔单100的单产水平均高于新中玉801和金湘369,在施肥方面黔单100在施纯氮12kg/667m2、施P205量12kg/667m2、施K2O量20kg/667m2产量最高,适合在绥阳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14个玉米品种作覆膜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28~135d,株高在262.4~316.0cm,产量变幅在506.8~777.9kg/667m2,参试品种中黔玉5号、贵单8号、中单808和铜玉1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合采用覆膜直播技术,可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