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木栽培木耳,经常会碰到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的情况.这可能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关.为此,笔者从1990~1991年进行了栽培种培养基不同配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 菌种引自华中农大的黑人901.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为竹签培养基,先将无霉变的干竹签放在水中(100kg水 10g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煮沸1小时,沥于后再与木屑培养基(木屑78%,麸皮20%,糖和石膏各1%)拌匀,装瓶、灭菌.(二)试验方法①栽培种配方:A. 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B.木屑90%,麸皮8%,糖、石膏各1%;C.杂木屑89%,麸皮10%,石膏1%;D.杂木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与方法(一)亲本的筛选 供试菌种CrO_2、HO_3等14个品种,菌袋生产,荫棚下出菇,记录菌丝长速、产质量.(二)培养基制备 袋栽培养基为木屑55%,棉子壳、麦麸各20%,糖1%,磷肥、石膏粉各2%,多菌灵0.1%.单孢分离用PDA培养基和GMY培养基(葡萄糖、麦芽糖各10g,酵母膏4g.琼脂20g,水1000ml).拮抗试验用PDA培养基.单孢出菇用杏实促成培养基(杏实50g,菇木碎屑50g,蔗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琼脂20g,VB_1微量,水1000ml,PH5.4~5,6).  相似文献   

3.
斜面培养基的制作,是食用菌制种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对斜面培养基pH 值灭菌前后的变化,常被人们所忽视。为此,作者进行了这个小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选用了PDA(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水1000ml)和PSA(以蔗糖代替葡萄糖,其它同PDA)两种培养基,分装试管,重复2次,并分别以2%、pH7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20g 糖  相似文献   

4.
(一)母种的制作 ①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白糖2%,阔叶树木屑7%,蛋白胨0.2%,硫酸镁0.015%,磷酸二氢钾0.03%,麸皮5%,琼脂2%,水100ml。②培养基制作: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与木屑、麸皮混合,加水煮沸10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其它配料,煮沸至琼脂溶化后装试管、灭菌(1.5kg/cm~230分钟)趁热摆成斜面,冷却备用。③接种培养:在无菌箱内,蜜环菌种接入斜面培养基,每支母种可转接20~30支试管,接种后置24~26℃下培养10天左右,即可使用或保藏。 (二)原种的制作 ①培养基配方:木屑77%,白糖2%,麸皮20%,石膏粉1%,水130%,pH值自然。  相似文献   

5.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6.
褐褶边小奥德蘑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自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褐褶边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brunneomarginata)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探究.试验结果表明,褐褶边小奥德蘑在阔叶树木屑加富培养基(配方4:200 g马铃薯,200 g阏叶木屑,20 g葡萄糖,3 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15 g琼脂,1000 mL蒸馏水,pH自然)上生长较好,适宜碳、氮源分别是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胨,适宜pH为7;在3种供试培养料中均能形成子实体,其中在阔叶树木屑培养料中(78%阔叶树木屑,20%麸皮,1%石灰,1%白砂糖,60%左右含水量)发菌最快,形成原基最早、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黄文国  周跃勤 《食用菌》1997,19(2):25-25
大多数食用菌不宜利用松木屑栽培,而松木资源十分丰富,仅我市每年就有数千吨松木屑被烧掉或自然腐烂,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松木屑栽培猴头菇试验,获得成功,并选择最佳配方在全市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 猴头菇Ha菌株,永安市菌种试验场提供。 (二)试验配方 ①杂木屑98%,蔗糖、石膏各1%;②松木屑98%,蔗糖、石膏各1%;③杂木屑75%,麸皮20%,蔗糖、石膏各1.5%,过磷酸钙2%;④松木屑75%,麸皮20%,蔗糖、石膏各1.5%,过磷酸钙2%;⑤杂木屑55%,棉子壳20%,麸皮20%,蔗  相似文献   

8.
牛肝菌驯化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肝菌是一种著名的药、食用真菌,据报道,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体液免疫,降低机体耗氧量,增加血红蛋白载氧能力,降血脂,提取物对肉瘤S-180抑制率为8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70%。国内外市场很畅销,但由于栽培难度大,目前还未能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获得子实体。本文是笔者对牛肝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特征的初步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丝培养 取新鲜健壮子实体,表面用0.1%升汞液消毒,挑取菌柄顶端内部组织,接入PDA斜面培养基上,在20~25℃培养箱中培养,20天后长满斜面,再转接于完全培养基(蛋白胨2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葡萄糖20g,水1000ml)斜面上,置20~25℃的培养箱内培养,15天左右长满斜面。 (二)菌核培养 采用10种培养料配方进行培养试验。①松木屑78%,米糠20%;②杂木屑78%,米糠20%;③稻草78%,米糠20%;④半腐叶39%,杂木屑39%,米糠20%;⑤松木屑39%,腐殖土39%,米糠20%;⑥杂木  相似文献   

9.
凤尾菇母种转管培养时,接种块上常形成子实体。甘肃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刘祖贵曾报道这一现象:主要与储藏期散射光和低温能抑制光刺激有关(见《食用菌》1984.1)。本试验用不同的培养基和正、反接种方式,研究了凤尾菇试管内子实体的成因,结果如下。 (一) 培养基:试验用的1号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g,蔗糖15g、琼脂25g,水1000ml,灭菌前pH值为7;2号培养基是在1号培养基里添加KH_2PO_42g、MgSO_4lg;3号培养基则在2号培养基里再添加可溶性淀粉5g、酵母浸膏2g、维生素B_10.5g。3月31日用2号和3号培养基各接62支  相似文献   

10.
菌糠是指经生产了几批菇后的下床料。据分析,菌糠含的营养与麸皮、米糠相近。含粗蛋白7.1~9.5,粗脂肪2.7~6.8,粗纤维15~28,无氮浸出物30~50,粗灰分3.7~5.2,以及钙、磷等无机物。为此,我们进行了菌糠代替麸皮的制种试验。 (一)培养基质:①麸皮培养基——麸皮加量为5%、10%、15%,20%四种配方,分别再加白糖和石灰各1%,其余为木屑加量。②菌糠培养基——榆黄蘑、凤尾菇、平菇三种菌糠的加量均分别为5%、10%、15%、20%,白糖和石灰各1%,其余为木屑加量.按常规拌料、装瓶、高压灭菌和接种。  相似文献   

11.
韦党扬  赵琦 《食用菌》1994,16(5):22-22
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成本低,效益好,特别是南方盛产水稻,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我们经过两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一套稻草栽培金针菇的高产技术,生物效率在95%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 金针菇属低温型菌类,子实体形成需要较低的温度。我所位于罗甸县城郊,该县素有贵州“天然温室”之称,年均温19.6℃,1月份平均气温10℃。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每年11月中旬至1月下旬为制栽培袋的适期,1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出菇期。 (二)菌种选用及制备 经试验,罗甸地区以杂交19金针菇(引白天津市农科院情报所)为好,产量高,出菇整齐。用综合培养基(小麦、阔叫木屑各100g,土豆200g,蔗糖、琼脂各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VB_1、四环素各1片,水1000ml,pH自然)制备母种,菌丝满管后即制备原种或直接制备栽培种。原种、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玉米粒97%,石膏、过磷酸钙、蔗糖各1%。先将玉米粒浸泡24小时,然后煮至九成  相似文献   

12.
高温平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5~2007年时高温平菇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原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粉4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3 g,水1 000 mL最好;原种培养基配方以棉籽皮45%、木屑35%、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芯8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培养料配方以棉籽皮88%、麸皮10%、蔗糖1%、石膏1%最好.  相似文献   

13.
蚕砂又称蚕粪,在江南桑蚕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目前大多仅用作饲料或农田肥料,未能充分利用。蚕砂中除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以外,据报道蚕砂中还含有较丰富的腐植质,腐植质具有一定的刺激菌丝生长效应的活性官能团。本文报道以蚕砂替代部分木屑进行金针菇栽培的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株:金针菇。②蚕砂:要求干燥清香无霉变。③培养基: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陈木屑78%,细米糠25%,蔗糖1%,石膏1%;栽培种,在原种培养基基础上分别以0、20%、40%和60%的蚕砂替代陈木屑,含水量60%。 (二)试验方法 10月制作原种,成熟后分别接入几组不同处理的栽培袋中,于23℃下培养。观察栽培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比较各处理组之间的现蕾、产菇率和产菇批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服务于一家大陆与台商合资的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其香菇生产主要依托台湾太空包栽培法。现将有别于大陆袋栽香菇的一些技术要点阐述如下。 一、母种培养基配方与制作 除大陆常用的PDA培养基外,还有以下几种。 (一)麦片培养基 麦片20g,琼脂20g,葡萄糖10g,水1000ml。将麦片加水煮沸30~40分钟,过滤加琼脂及葡萄糖,再加水1000ml,调整pH6~6.5后分装注入试管中灭菌备用(注:麦片为一种食品,用燕麦或大麦粒压成的小片)。 (二)锯屑琼脂培养基 锯屑1kg,葡萄糖10g,琼脂粉20g。将柯类锯屑1kg加水煮沸40~60分钟,取汁液1000ml,加入葡萄糖及琼脂粉,加温溶解后,分装注入试管杀菌备用。 (三)完全培养基 硫酸镁0.5g,亚磷酸钾1g,次亚磷酸钾0.5g,蛋白胨0.5g,葡萄糖20g,维生素B_1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将以上药品依次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取其滤液加入琼脂,溶化后再  相似文献   

15.
柑桔皮渣干物质含有44%的糖、33%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20%的果胶和木质素等猴头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1989年春季进行了“柑桔皮渣碎粒瓶栽猴头”试验。将加工柑桔果汁后所废弃的甜橙皮渣,经清洗后绞碎。按不同配比的皮渣碎粒、木屑、米糠、蔗糖、石膏粉,加自来水拌匀(含水量65%)作为处理。另按78%木屑、20%米糠、1%的蔗糖、1%的石膏粉,加自来水拌匀(含水量同上)作为对照。分别装入玻璃罐头瓶,用牛皮纸封封口进行高压灭菌,冷却后接猴头菌种。用木箱分层放置,表面用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6.
用芦苇、芒萁等野草袋料栽培毛木耳,成本低,效益好,原料来源广。笔者经过两年的栽培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生物学效率达180%以上。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 (一)栽培季节 根据我地的气候条件,每年可栽培三季,即4~6月、7~9月、11~翌年3月。生产周期为130~150天。 (二)制备菌种 母种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用PDA培养基转管一次,菌丝满管2天后转接原种。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0%,麦麸26%,蔗糖2%,石膏粉1.5%,硫酸镁0.5%,用1%的石灰水拌料至含水量60%左右。按常规装瓶、灭菌、接种和培养。 (三)培养料处理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野草,粉碎成木屑状。培养料配方:①芒萁40%,五节芒38%,麦  相似文献   

17.
杨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常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这与培养基的配方有关.为此.我们进行了杨树木屑不同配方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黑木耳菌种为省农科院提供的黑9208,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7%浸泡煮熟,将石膏1.5%,蔗糖1%,碳酸钙0.5%拌匀,装瓶,灭菌).  相似文献   

18.
种桑养蚕每年剪伐大量的桑枝,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有利于保持森林资源,促进“蚕、菌、林”的良性循环,同时又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桑枝粉栽培金针菇试验,现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母种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原种按常规配方自行制作。 1.2 栽培配方 A.桑枝粉、棉子壳各40%。B.桑枝粉、杂木屑各40%。C.桑枝粉80%。D.杂木屑、棉子壳各40%。各配方均加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pH值自然,含水量65%。 1.3 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20袋,随机排列,每袋装干料300g,塑料袋为17×38×0.04cm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8小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主料的营养成份 从灰分、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等主要营养成分来看,桑枝粉的营养成分与棉子壳相近,明显高于杂木屑(表1)。  相似文献   

19.
干巴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源  张玲琪 《食用菌》1998,20(1):16-17
野生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产量有限,探索其人工或半人工栽培方法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干巴菌菌种的分离则是研究其生活史及人工栽培的前提条件之一,对干巴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在于探索分离干巴菌菌种的合适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子实体 采集于昆明小哨的成熟新鲜子实体(灰白或褐色,帚状小分枝明显,顶端小枝片达5cm以上)和幼嫩子实体(鲜黄色,未见珊瑚状分枝,直径0.5~2cm)。 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0.25g,硫胺素30μg,琼脂20g,水1000mL,121℃灭菌30分钟制成斜面。A培养基:将上述灭菌培养基熔化,稍冷却后在无菌室内加链霉素50μg/mL,摇匀,倒入灭菌培养皿,每皿1O~15mL,厚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食用菌斜面培养基习惯用马铃薯作为主料,但我地区马铃薯种植不多,而各县盛产玉米、黄豆、蔗糖.为此,笔者从1985~1989年试用黄豆芽、玉米粉代马铃薯制作食用菌斜面培养基,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一)材料配比①玉米粉培养基:新鲜玉米粉(过筛)30g,琼脂20g,蔗糖20g,水1000ml,pH值自然.②黄豆芽培养基:黄豆芽(芽长约1cm)200g,琼脂20g,蔗糖20g,水1000ml,pH值自然.③马铃薯培养基(对照):马铃薯(不发芽)200g,琼脂20g,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