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展舍饲养羊首先必须根据本地区养羊发展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生产技术水平,资金投入情况,饲草饲料资源等特点确定生产方向.养羊生产方向一般包括肉羊生产,奶山羊生产.毛用羊生产,绒山羊生产等,但不管从事哪一种生产都包括种羊生产、繁殖母羊生产和育肥羊生产这三个类型.因此在发展舍饲养羊时既要考虑生产的方向,又要确定生产的类型,但在确定具体生产的方向和类型时,都要符合当地养羊发展规划和生产方向,以便利用形成的规模和已有的产区优势和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是集食药用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生产规模较大,但生产中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生产的各个环节不规范,给杏鲍菇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从生产原料、菇房及生产用具、生产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杏鲍菇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西省部分地区252份问卷调查数据,以低碳生产感知、生产态度、生产满意度、生产意识及生产意愿为潜变量,利用SEM模型对农户认知进行测度,研究双碳背景下农户认知对农业碳减排意愿的影响。研究得出:(1)农户认知的4个潜变量均对农户的低碳生产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态度对农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生产意识,而生产满意度和生产感知的影响较小;(2)应加强低碳农业生产宣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积极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同时完善低碳生产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4.
四、作好生产记录要管理好鸡群,就必须做好鸡群的生产记录,因为生产记录反映了鸡群的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的各种情况,通过它可及时了解生产、指导生产。生产记录也是考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同其它生产产业一样,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无疑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性,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有利的推动了"三农"工作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模式仍然是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因此,便出现了农业生产各家各户个自为战,种植结构过于松散,农业生产很难统筹兼顾,无序的生产现象非常普遍,再加上农业生产模式集约化生产程度很低,生产规模小,形不成规模效益,不能吸引大批量固定的客户。而在流通领  相似文献   

6.
气象灾害是影响济宁市兖州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生产环节、生产活动和农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缓解气象灾害对兖州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应结合兖州区当地工业生产建设现状,加强缓解管理制度的完善,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行为的管理,以促进兖州区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分析气象灾害对兖州区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建设规划和工业生产管理措施,并提出完善的应对策略,以促使兖州区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结合西北地区羊肚菌设施栽培的生产实际,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制定了西北地区羊肚菌设施栽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营养袋生产、生产管理、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生产档案管理等内容,为羊肚菌设施栽培绿色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机茶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活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98-1100
以4家获得有机(转换期)产品认证的茶叶生产企业为例,分析了在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条件下企业有机茶生产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与建设方法,提出编制完整的有机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文件,做好生产全程控制资料记录,整理与保存相关的凭证资料;构建有机生产管理人员控制体系,建立与各生产环节衔接的有机生产管理岗位,确定有机产品生产负责人与内部检查人员,是有机茶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黄磊  徐德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8-49,60
直播水稻生产省去了育秧与插秧环节,直接通过规范化流程将稻种播散于生产大田.该文介绍了宣州区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该区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工成本高、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发展前景,为解决水稻直播生产难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及稳定本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烟叶生产资源整合的角度探讨生产组织建设,阐述了生产组织建设应重点从生产资源组织方式上来确定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并根据当前情况,提出了尊重烟农主体地位,适度控制经营规模,逐步配套管理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烟叶生产组织建设思想,为正确指导烟叶生产组织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蔗叶、蔗梢富含纤维素,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维生素等牛可利用的营养物质,作牛饲料的利用价值很大.蔗区养役牛是传统经营模式,现代甘蔗生产区中役牛逐渐消失.根据市场需求,在蔗区发展肉奶牛养殖业,可使蔗区有机物质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蔗区生产能力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不同养殖模式及存栏规模牛场奶牛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86家奶牛群体改良(DHI)参测牛场的生产性能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探究了养殖模式(规模化牧场和小区)及饲养规模对牛只生产性能是否存在影响,同时比较了近年来不同规模奶牛场生产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DHI参测奶牛场以规模化牧场为主,牧场的存栏规模以300~600头最多,其次为300头以下、600~1000头、1000头以上。不同养殖模式和养殖规模牛场之间在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牧场养殖模式下牛群平均胎次、生奶产量和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小区模式;不同养殖规模牛场生产性能比较显示,日产奶量、校正奶量和305天奶量均以300头以下牛场为最高(P<0.05),乳脂率以1000头以上牛场为最高(P<0.05),乳蛋白率以600~1000头存栏规模的牛场最高(P<0.05)。从近7年校正奶量变化情况看,存栏600~1000头的奶牛场校正奶量上升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江西肉牛生产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省肉牛生产现状、饲料资源存量、种草养牛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种草养牛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显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855-1856
在介绍宋代牧牛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耕牛饲养技术的提高、耕牛疫病防治技术的发展和相牛技术的进步几方面对宋代耕牛牧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陇县唐家庄乡畜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的实际,建立了以种植紫花苜蓿为突破口,以奶山羊等草食家畜生产为转化器,以乳品加工为龙头的林草-家畜-粮食生产相协调、牧工商一体化的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是在肉牛体内进行人工培植牛黄试验,进一步探讨牛黄形成的机理,正确施牛胆囊手术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相应的采取提高人工培植牛黄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从而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突出标准化规模饲养小区建设,是提升现代畜牧科技推广,强化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品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一条有效措施。应把转变养殖观念,提高经营者素质,改变人畜混居的肉牛经营模式,发展现代新型健康养殖模式当作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秦川牛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研发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运用Visual Basic6.0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结合SQL Server 2000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技术,采用耳标与分割肉号码及对应的EAN/UCC条码技术等动物标识方法,对秦川牛高中档牛肉饲养及加工、销售进行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确保肉牛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建立快捷有效的反应机制,对牛肉生产、销售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快速追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国牛肉安全生产国际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婆罗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效果研究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4年开始进行以婆罗门品种为父本与闽南黄牛杂交研宄。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婆闽牛体型好、长得快、产肉量多,在农家饲养条件下,20月龄屠宰胴体重为120.6kg,净肉重为98.3kg,比闽南黄牛分别提高61.8%和70.1%,产奶性能比闽南黄牛高1~2倍,且役力强,役用综合性能提高40.3%。耐热、耐粗和抗焦虫病,能较好地适应我省亚热带生态环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对肉牛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选择55头西门达尔杂交肉牛分5组进行试验,研究不同日粮组合对杂交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肉牛代谢体重干物质采食量与日粮粗蛋白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日增重随代谢体重采食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经济效益随肉牛日增重的增加呈直线增加。以秸秆+野草+0.7kg玉米面、秸秆+野草+0.5kg肉牛浓缩料、秸秆+牧草+0.5kg肉牛浓缩料、秸秆+野草+2kg肉牛精料补充料和秸秆+牧草+2kg肉牛精料补充料5种日粮组合分别饲喂西杂肉牛63~75d,日增重分别为0.14,0.32,0.63,0.90和1.08kg,体况评分分别增加0.10,0.17,0.33,0.48和0.77分,日盈利分别为-0.36,0.76,3.07,5.74和6.13元。结果表明,在传统饲养模式下,改善粗饲料品质、补充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精料可显著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