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 of water distribution in an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 characterized by large time-varying time delays. Time delays may change drastically in an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 as a consequence of variations in its hydraulic operation regime. An original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to design fractional order PI controllers combined with Smith predictors that yield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robust to changes in the process time delay. This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water distribution control in an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 Simulated results of standard PI and PID controllers plus a Smith predictor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ler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when applied to the dynamic model of a real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outperforms standard controller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2.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with which to design a class of robust fractional order controllers - which we denote as FPI controllers since they can be regarded as a generalization of standard PI controllers -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water distribution in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s characterized by time-varying dynamical parameters. The closed loop behavior of the nominal plant is defined by using frequency specifications, which are combined with an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at minimizes the IAE (Integral of Absolute Error) - a cost related to the closed loop time response specifications - in the whole range of plant parameter variations. Interest in such robust fractional order controllers is justified by the fact that dynamical parameters of irrigation main canal pools may change drastically according to their operational regimes. Equivalent FPI, PI and PID controllers - in the sense of their exhibiting the same closed loop dynamics for the nominal plant specifications - were simulated for sever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ir behaviors were compared. Additional issues, such as noise rejection or robustness to unmodelled high frequency dynamics have also been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3.
滴灌是我国尤其是干旱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主要模式,随着滴灌技术规模化应用及提质增效的要求,大力发展应用滴灌自动化技术提升灌溉运行管理水平显得十分迫切。针对目前国内滴灌自动化灌溉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终端控制阀在田间应用过程中存在对灌溉水质和杂物处理运行能力不足等问题,研发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本文利用这一新型自动化灌溉控制技术,在新疆博州灌溉试验站进行了为期2年的技术示范应用。结果表明,①新型节水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田间终端控制阀有明显的结构优势,对现有终端控制阀改进成为较大口径的过水通道,解决了灌溉水质含沙量较大难处理困境;②具有灌溉系统故障自动检测推送功能,保障了灌溉系统及时更换部件,提升了灌溉运行时效性;③对灌溉系统控制器模块断电、太阳能电池、存储器、电机及电缆等故障具有诊断检测推送功能,为自动化灌溉控制系统运行管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灌水量的影响,采用土壤水分概率模型分析了传统灌溉和连续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分布特征与土壤平均水分变化规律,研究了灌溉方式对灌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水分概率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连续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密度极大值出现在s=s*处,传统灌溉的土壤水分概率密度极大值出现在s=sfc处;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连续灌溉使土壤平均水分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当降雨发生时,其土壤能够容纳更多的入渗水量。连续灌溉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损失水量,显著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并降低了灌溉水量,从而提高了农业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农田灌区范围广、数据量大、实时传输难的特点,本设计采用多时段多组合智能自动控制、手动自动双模式安全保障的智能控制器,利用无线方式将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多项环境因子参数传送给无线主机,再由控制终端控制水泵的运行。利用Zigbee模式具有部署灵活、扩展方便等优点,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包括二氧化碳、光照度、空气温湿度和土壤含水率等)的信号采集、传输、接收。  相似文献   

6.
徐迅捷  郑军辉 《北京农业》2012,(21):239-240
目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会使用到渠道,其防渗性能较强,这确保了灌溉的有效防渗,加强了农田灌溉的持久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田灌溉中渠道防渗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单片机为核心,研制了一种节水灌溉自动控制器;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单片机系统主机电路、数据采集处理电路、I/O口的扩展电路、通信接口等以及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设施的供给是农地整治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研究有利于改进其供给机制。基于湖北省钟祥市、团风县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威廉姆森范式和Logistics模型,探讨农地整治对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灌溉组织方式上,采取合作供给的农户占44.6%,在灌溉水源选择上,利用渠道引地表水灌溉的农户占90.3%;67.7%的农户认为农地整治后灌溉设施利用行为有好转。灌溉设施利用行为受到资产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地理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的影响,基准模型中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变量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基准模型的稳健性通过调整控制变量(家庭年收入、家庭劳动力、耕地面积)、替换解释变量(水泵运行、下田交通时间、务农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反事实检验(水泵运行、渠道运行、塘堰运行、田间输水时间、灌溉纠纷调处次数、灌溉次数)等策略得到全面检验。因此,建议农地整治中应确保水泵、渠道、塘堰等设施的高质量供给,关注灌溉设施利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9.
渠首管理处统一管理着青铜峡灌区内10大骨干干渠及卫宁灌区3大干渠的进、退水闸,主要任务以各大闸的调度管理为主,Ⅰ级配水的水量分配和调度均在这里实现,是整个灌区调度管理的核心所在,水量调度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将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的改善劳动条件,真正的体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0.
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第1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2种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用陕西省洛惠渠灌区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可供各自流引水灌区在渠系水量调配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首部枢纽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设备操作繁琐,采用国外控制器成本高,芯片遭国外垄断的问题,设计一套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国产CH32V103微控制器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根据灌溉系统首部枢纽功能,控制系统包含多种模块,支持通信控制和端子控制2种控制方式,具有现场操作界面和网络操作界面2种用户操作界面.控制...  相似文献   

12.
遵义市植烟土壤中存在重金属污染,而烟草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施肥、大气沉降及降雨或灌溉等途径。因此,本文针对可能会引起遵义市烟草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包括施肥和灌溉2种途径进行调查研究。集中采集了遵义市余庆县、凤冈县、湄潭县、务川县、仁怀县、遵义县、桐梓县及道真县8个县市主要种植烟区的572个灌溉水样和21个有机肥肥料样品,通过进一步分析及测定样品中重金属As、Cd、Cr和Pb含量,并与国家相应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灌溉水中重金属As、Cd、Cr、Pb的含量分别为国家限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0~71%、0~2.9%、0~6.6%和0~8.5%。肥料中重金属As、Cd、Cr、Pb的含量分别为国家限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 -有机肥料》的3.87%~64.1%、2.33%~74.7%、6.53%~38.1%和10.9%~59.2%。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遵义主要植烟区灌溉水和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属于安全级别,因此排除了该区域烟草重金属来源于施肥及灌溉两种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滴灌施药防治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的可行性,为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通过室内模拟滴灌施用噻虫胺,测定了噻虫胺在土壤中的分布以及柑橘叶片中含量,研究了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防治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检测分析了柑橘叶片中噻虫胺含量。【结果】在室内条件下,一次滴灌施药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可长达4个月;噻虫胺在土壤中以滴头为起始点在土壤中呈半圆形迁移分布,当柑橘叶片中噻虫胺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时,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80%。田间试验表明,在药后7~63 d柑橘上部叶片中噻虫胺的质量分数大于0.64 mg·kg–1。【结论】滴灌施用噻虫胺能有效防治柑橘木虱,是田间控制柑橘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亏缺灌溉中土壤含水量的试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亏缺灌溉中保持土壤含水量方法的优劣,为亏缺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亏缺灌溉常用的试验方法,分析它们的适用条件。[结果]垂直土柱吸渗法是根据土壤水吸力是随高度变化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分层供水法在保证水分均匀分布的同时,也遇到了土壤通气、封层的泄漏问题,以及根系的不均匀分布的问题等。薄层土壤种植箱法可把土壤维持在低于田间持水量的恒定水势条件下。氯化钠、硝酸钾、蔗糖和甘露糖醇等溶质可以模拟水分胁迫。聚乙二醇是最好溶质。表面灌水法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不同灌水定额法和推迟灌溉法,现在后者利用较多。[结论]在亏缺灌溉中,应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与条件,选择适宜的灌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苏省小型机电灌区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小型机电灌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规范化研究,提出了小型机电灌区的适宜控制面积、泵站-渠系规范化布置、田间渠系布置模式以及衬砌渠道最优横断面,并在江苏省宿豫县进行了试点推广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我国同类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鲁北平原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合理利用微咸水和咸水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淡水滴灌处理为对照,设置不同矿化度咸水滴灌处理,研究全地膜覆盖条件下,咸水滴灌对棉花农田土壤水盐分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出苗水可以明显降低棉田主要根层土壤EC值,降低率在26.8%~29.0%之间。咸水滴灌减少了棉花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影响土层在40~100 cm,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影响越大。与淡水滴灌相比,滴灌补灌矿化度6 g·L-1以下的咸水对棉花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滴灌8 g·L-1的咸水在降水偏少的年份能明显降低棉花产量。从土壤盐分的积累来看,利用滴灌补灌一次6 g·L-1以下的咸水,通过黄河水和夏季降水淋洗土壤盐分,不会造成棉花根系分布层土壤盐分的积累。该研究结果可为鲁北平原区咸水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灌溉的现状,介绍了目前我国农业采取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即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和农艺技术,并对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即加强渠系改造和配套建设、采用信息化管理和先进节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晚熟哈密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伊吾县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1~6]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采用(1)滴灌系统首部设计选型:水源首部采用离心式过滤及网式过滤.施肥罐选择:根据面积大小选用,一般33.33 hm2应选100 L的施肥罐,机井用潜水泵,其流量与扬程均与滴灌系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基本一致;(2)滴灌系统灌水量平均250 m3/667m2,全生育期滴水9次,节水率65.28;;(3)滴施追肥2~3次;(4)膜上行距40~50 cm,株距45~50 cm,株数1 000株/667m2,土地利用率提高25;~30;;(5)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及农药筛选,提出了农药防治方法;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滴灌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分配模型,通过分析氮素调控的小区试验数据,采用统计模型技术建立基于相对生长度日(RDDT)的冬小麦群体和个体地上部相对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和基于分配指数的各器官物质分配动态的模拟模型,运用水分调控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滴灌冬小麦返青后干物质积累(DMA)呈典型的"S"型曲线变化趋势,增加水和氮供应量明显促进群体和个体干物质积累量,且灌水效应大于施氮效应,说明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极端干旱地区保证水分供应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氮肥是促进小麦生长的关键。各处理DMA的变异系数群体为3.45%~5.19%,个体为2.03%~3.91%,表明群体效应大于个体效应。筛选并构建基于归一化的返青后以RDDT为变量的滴灌冬小麦群、个体RDMA预测模型(MMF):GRDMA_i=(0.001 2+1.003 2RDDT~(4.193 6))/(0.012 9+RDDT~(4.193 6))和SRDMA_i=(0.001 2+1.011 3RDDT~(4.691 1))/(0.018 9+RDDT~(4.691 1)),模拟准确度在0.988 4~1.027 4;以及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指数模型,模拟准确度为0.977 5~1.035 4,表明基于RDDT和分配指数的冬小麦群、个体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开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用水状况条件下的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调研.并选取我国典型灌区,进行灌区渠系水(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调研分析.分析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与当地经济、灌区用水状况、作物规模和种类、地下水埋深、气象条件等关系.最后,对我国渠系水(或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尚未达到规定标准,须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