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养好种公猪在高速发展养猪生产中意义重大.在实行常年产仔的生产中,如采用本交配种,1头成年公猪1年可负担20~4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1头成年种公猪可负担200头以上母猪配种.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某猪场从一公司引进种猪155头(其中母猪150头,公猪5头),同时从另一种猪场引进种公猪3头.引进的种猪全部进行了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的预防注射,但未进行其他疫苗,特别是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疫苗的注射.种猪引入后不久开始配种,共配种母猪132头,8头母猪未配种,另有母猪10头、公猪2头因不发情、跛行、不配种而被淘汰.配种后5个月该场有12头母猪产仔,共产仔93头,其中死胎、木乃伊胎42头,畸形胎、病弱胎6头.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促进品种的改良。1头公猪本交1次的精液,采用常温人工授精可配10—20头母猪,而采用冷冻精液人工授配可配40—50头母猪。猪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用于生产。进行猪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主要抓好以下3个关键:  相似文献   

4.
公母比:在自然交配情况下,1头公猪配25-30头母猪。而人工授精成功的合格水平是,1头公猪可配100—150头母猪,全场的公母比应在1:100以上。如果水平达到良好,1头公猪应配150—250头母猪,优秀的水平应达到1头公猪配250—350头母猪。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授精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节省人力、物力。一般采用自然交配,25~30头生产母猪要配置1头种公猪。而人工授精1头种公猪则对应300~500头母猪。在同期发情生产中,更减少公猪饲养的头数。人工授精有利于品种改良,优良公猪得到最大限度使用,从而提高良种利用率。人工授精可以克服公母猪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必因为公母猪体况不同所造成的交配困难。人工授精可控制疾病,减少疾  相似文献   

6.
1提高母猪受胎率 重复配(纯繁):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交配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8~12h以上,受胎率高。双重配(杂交):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2头公猪间隔10~15h各配1次,受胎率高,产仔多,效果好。多次配:母猪1个发情期内用同1头公猪先后配3次或3次以上,受胎率高,产仔多,效果极佳,在养猪生产上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某商品猪场 1996年建场 ,建于松花江边荒坡上 ,荒坡下是沿江沼泽地 ,是猪场放牧地。猪场有基础繁殖母猪 10 4头 ,种公猪 12头 ,后备母猪 37头 ,后备公猪 4头 ,育成猪 14 5头。2 0 0 1年 7~ 8月 ,在 4 4头初产母猪中 ,有 17头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产畸形胎现象 ,占开产母猪的 39%。 2 7头产仔母猪共产仔 186头 ,产后仔猪陆续急性死亡 5 2头 ,发病隔离治疗17头 ,占仔猪 34%。疫情发生后 ,该猪场兽医定性为非典型猪瘟、副伤寒、猪丹毒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 ,症状有所缓解。但8月 15~ 2 5日 ,该场又有 36头仔猪急性发病 ,死亡 2 2头。根据流行…  相似文献   

8.
我省某畜牧场于1984年由法国引进大约克种公猪两头、种母猪5头。其中有两头母猪流产期先后各产仔两窝,每窝仔猪12—13头,全部为死胎。胎儿发育正常,外表无明显变化。因怀疑为乙脑或布病,曾被淘汰处理。另外3头母猪产仔三窝,共37头,其中死胎10头,存活27头,将其培育成二代母猪14头。14头二代母猪有6头每窝均产死胎,多者11—13头仔猪全为死胎,少者每窝2—3  相似文献   

9.
仔猪场提高养猪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县仔猪场位于县城北郊 4公里处民安村 ,占地约1 4 7hm2 ,1994年以来 ,运用滇西南综合开发与上海对口帮扶及实施普洱县出栏 10万头商品猪基地建设发展机遇。建有种公猪舍 70m2 ,采精室 2 0m2 ,种母猪舍 3 5幢 ,高床笼养现代化产仔舍 1间 ,可供 5 6头种母猪同时产仔 ,设有自动饮水器、保温室、护仔栏 ;每幢种母猪舍可饲养母猪 10 0头 ,建有保育舍 10 0 0m2 ,可饲养 10 0 0余头仔猪。现饲养经产母猪 30 0余头 ,后备种母猪 10 0余头 ,种公猪 7头 ,形成了年生产销售种仔猪 16 0 0多头 ,商品仔猪 4 0 0 0多头 ,年销售收入 10 0余万元 ,纯收入…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11日,沈阳市苏家屯区,黑林台村田某某,饲养野猪31头。其中母猪3头,公猪1头。3月25日开始,3头母猪相继产仔,共产仔27头。4月25日,仔猪出现死亡。到5月11日,35日龄至40日龄的仔猪共死亡8头,到我咨询部诊治。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猪的品质,多生产瘦肉型猪,主要还是利用外来良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改良成三元杂交猪,为了摸索总结经验,现将我们在三个品改点上的效果观察整理如下:本站从5月至6月调教了一头杜洛克、四头大约克公诸进行人工授精,抽查7月份配种受孕的32头母猪,产仔331头,窝均10.37头,均无劣子,窝初生均重0.85公斤,随机取样17头本交母猪和人工授精母猪的产仔数比较。17头本交母猪共产仔148头.平均每窝产仔87头;(一15)头,人工授精母猪共产仔176头,平均Ic.37头(8—16)头。人工授精与本交母猪产仔初生重见表。从表中看出,本…  相似文献   

12.
<正>公猪在养猪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行常年产仔的情况下,用本交的方式,一头成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每头母猪年产两胎,一年内可以繁殖5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一头成年公猪每年可以繁殖上万头猪仔。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种公猪的好坏,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一头母猪一年内最多繁殖20-30头仔猪,可见养好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1选用优良种猪 俗话说:“公猪好,好~坡;母猪好,好一窝”。选择饲养优良种公猪,是提高母猪产仔性能的关键。目前,一般选择杜洛克作种公猪,“长大”或“大长”作为种母猪,这类“二元”母猪,母性良好,窝产仔数可达10头以上,其杂种优势率可达20%~40%。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有效控制疾病、增强公猪配种能力,我们对猪采用人工授精,现代人工授精为传统受精的弊端提供解决方案,除了大幅度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情况,现代人工授精的操作与管理要更简便、更符合现代养猪的需要。1人工授精成功的指标我们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人工授精成功与否。1.1公母比即公猪与母猪的配应比例.排除不自然交配情景,1头公猪需要30头左右的母猪,而我们认定1头公猪配应一百头母猪才算达到合格.如果达到良好的水准,150~250头母猪应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化条件下,必须精确地组织畜群的繁殖,完成受胎和产仔任务,使其在达到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均衡地生产猪肉。因此,公猪精子的品质就有重要的意义。在养猪联合企业中,一头公猪用人工授精方法可配500—700头母猪。统计表明,由于利用质量低的公猪一年要损失13—16万卢布,因此根据后裔的质量来评定公猪甚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养猪》1993,(4)
1992年11月引到场内的新型苏白原种猪公猪20头、母猪148头,参加测试公猪18头、母猪144头,至1993年7月31日测试结果;1.种公猪精液质量好,性欲旺盛,精力充沛,情期受胎率达88.28%;母猪发情规律,发情征状比其他引入品种猪表现明显,易于鉴别。2.144头测试母猪初产平均窝产仔9.24  相似文献   

17.
<正>种公猪的饲养,是养猪场实现多胎高产的重要生产环节之一。一个猪场的公猪头数很少,但作用却很大。猪是多胎动物,繁殖特别快,在本交的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1年可繁殖500~600头仔猪。若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1年可负担400头母猪的配种,繁殖仔猪可达万头。因此,养好公猪,可提高配种受胎率,对繁殖更多更好的仔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种公猪的基本要求是体质健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青山乡某猪场饲养母猪120头、公猪10头,存栏800头。母猪先后产仔300多头,出生后不久80%的1~5日龄仔猪相继出现无名高热,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9.
2001年9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个体养猪场9头母猪产仔86头。在2~3日龄时新生仔猪全部发病,死亡82头。该场送检10头死亡仔猪,及我们到猪场采妊娠母猪、种公猪、育肥猪血共60头份,均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用PR弱毒疫苗紧急接种,并实施综合防制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和平息。  相似文献   

20.
临沂市瘦肉猪母本新品系长沂合成系1995年春制定培育实施方案,10~11月用从杭州市种猪场试验场引进的6个血统的长白公猪与沂蒙黑母猪配种。1996年春繁殖出长沂杂交一代仔猪,从中选出后备公猪8头、母猪50头进行培育,为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秋配时进行横交固定。按培育实施方案要求,每年繁育1个世代,1997~1999年已分别繁育出零、一、二世代。为了检验一世代种公猪的后裔肉用性能,于1999年6~10月进行了1次肉用性能测定试验。1 试验设计1.1 供试猪选择与分组原则要求每个血统种公猪的后裔都要参加测定,但因一个血统的种公猪所配母猪产仔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