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加快玉米品质育种进程,在作物育种中往往将种子横切为两半,用带胚的半粒种子进行繁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于品质分析,便于优质品种选育.研究以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将部分种子横切,以整粒玉米种子及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分别为对照1(CK1)和对照2(CK2),对半粒种子分别覆砂1cm,2cm,3cm,4cm,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等发芽特性,研究覆砂厚度对半粒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最高;半粒玉米种子覆砂1cm的各项发芽特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覆砂3cm以上,发芽特性明显降低.说明采用玉米半粒种子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为了保证出苗率,覆砂不宜过厚.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玉米品质育种进程,在作物育种中往往将种子横切为两半,用带胚的半粒种子进行繁殖,不带胚的半粒种子用于品质分析,便于优质品种选育。研究以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将部分种子横切,以整粒玉米种子及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分别为对照1(CK 1)和对照2(CK2),对半粒种子分别覆砂1cm,2cm,3cm,4cm,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等发芽特性,研究覆砂厚度对半粒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粒玉米种子不覆砂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峰值、平均发芽率、发芽值最高;半粒玉米种子覆砂1cm的各项发芽特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覆砂3cm以上,发芽特性明显降低。说明采用玉米半粒种子进行繁殖是可行的,但为了保证出苗率,覆砂不宜过厚。  相似文献   

3.
目前所使用的种子发芽方法有常规发芽法和快速发芽法。常规发芽法的特点是准确,但所需时间较长。而快速发芽法可以在30~35℃的温度下,做各种作物种子的发芽试验,且省时、准确,具体操作如下。一、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方法1.试样。从净度检验后的种子中随机取样4份,大粒种子每份50粒,中小粒种子每份100粒。2.大粒种子用毛巾卷发芽法。将毛巾煮沸消毒后,沥去多余水分,将种子均匀的摆放在浸湿的毛巾卷里,放在30~  相似文献   

4.
以10个大豆品种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1cm、1~2cm、2~3cm和≥3cm。同时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并将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标准发芽试验结果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3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1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新种子、老化种子的发芽势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的相关性则未达到显著水平。可见,半粒种子发芽法稍优于标准发芽法,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半粒种子发芽法在大豆种子活力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个大豆品种的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小于1 cm、1~2 cm、2~3 cm和大于3 cm,再将半粒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大于3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最高,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小于1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 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储藏年限对南瓜种子活力的影响程度,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从多方面综合比较南瓜种子活力的大小。结果表明,储藏1 a的南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100%、85.33%、46.19粒/d;储藏5 a的南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100%、78%、44.29粒/d,与储藏1 a的南瓜种子相比无显著差异;储藏9、10 a的南瓜种子活力逐年下降,尤其储藏10 a的南瓜种子发芽率仅为40.66%,发芽势仅为12%,发芽指数为7.97粒/d,与储藏1 a的南瓜种子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初步表明,储存1~5 a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整齐、整体活力较强,而常温储存10 a以上的种子活力较低,几乎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药用植物五指毛桃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质量、种子发芽和贮藏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五指毛桃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宜的发芽温度30℃,高温抑制其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种子小,千粒质量为0.445~0.521 g。种子寿命短,常温保存约9个月其发芽率下降为0。不同成熟度榕果所得的种子质量不一,以新鲜成熟榕果的种子质量最佳。不同产地的种子间质量差异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对烟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常规栽培品种K326裸种为材料,就不同温度对烟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在6℃、8℃、10℃、12℃、14℃、28℃(CK)条件下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烟草种子在温度低于14℃时,前17d不会发芽,随着温度的降低,烟草种子发芽所需时间延长;当温度低至10℃时,烟草裸种发芽时间需要34d;温度低至8℃时,烟草种子不再发芽。与对照组相比,低温对烟草裸种的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烟草种子的发芽指数也降低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油松种源的遗传变异,确定种子调拨区划,为开展高世代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广泛且品质优良的育种群体。从油松分布区5个种子区内的种子园、母树林和人工林(对照)收集种源30份,分析了不同种源种子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在长、宽、千粒质量、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和圃地发芽率间差异均显著;种子的长宽、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速度基本符合地理变异规律;发芽指数与饱满率、发芽率、发芽势及圃地发芽率均相关,千粒质量仅与种子长和种子宽正相关;根据油松种源种子的发芽指数,河北平泉(种子园、母树林、人工林)、甘肃省正宁县、河北阜平县和山西隰县人工林种源的萌发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0.
王新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56-156,158
简要介绍种子发芽对水分要求的几种特殊情况,分别包括不同类型的玉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要求、水稻种子发芽对水分的要求、花生种子发芽对水分的要求、大豆种子发芽对水分的要求等内容,从而指导农民必须考虑种子的特征特性进行水分调节,以确保种子正常发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 ℃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 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6-BA和GA3对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用浓度5、10、20、1000μmol/L的6-BA和GA3分别浸湿滤纸发芽床,每组30粒蒺藜状苜蓿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蒸馏水同样处理为对照,设3个重复,统计平均发芽率、平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指数。[结果]6-BA和GA3处理均未提高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只有20μmol/L6-BA和GA3处理,种子发芽势有显著提高,分别比对照提高3.0倍和2.6倍。[结论]6-BA和GA3对蒺藜状苜蓿种子发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矮牵牛种子丸粒化包衣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制配方进行了丸粒化包衣处理,研究了不同包衣倍数和添加生物菌剂对矮牵牛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种子单籽率>95%,有籽率>98%,整齐度>96%,单粒抗压强度>3 N.丸粒化处理对该批次矮牵牛种子发芽和出苗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幼苗鲜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纸床、土壤床和沙床对短甜菜单粒丸化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纸床发芽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是理想发芽床。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选择发芽方式是确保发芽率准确性的关键 1.发芽床的选择 发芽床分3种:纸床、纸卷、砂床,其中纸卷透气、透水性更好,种子不容易霉烂,尤其  相似文献   

16.
农民朋友购种后,都要做发芽试验。多数人都将种子用水浸泡很长时间再做发芽,特别是粉质型种子,不需要浸泡。如浸泡或时间过长。种子骤然间吸收大量水分,发芽温度又过高,种子就会变色、腐烂变质,发芽常常失败。对此,向您介绍一种简易发芽方法:取一干净毛巾,用温水浸湿拧半干。平展开。将事先数好的100粒种子平放于毛巾一端。然后从这端开始紧紧地卷成卷,装入塑料袋中,放在18-20℃的恒温地方。这样经过三天后即可发芽。  相似文献   

17.
凤党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芽、不同温度的温水处理种子、将种子置不同光照条件下发芽以及测定种子不同贮存条件下的发芽情况等对党参种子的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党参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5~20℃,光对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低温(0~7℃)或干燥保存可延长种子寿命,春季解冻后浅播并覆盖保墒出苗整齐健壮。  相似文献   

18.
茄种衣剂1号对茄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研制的“茄种衣剂1号”包衣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20.0%,195.2%和78.6%,平均发芽天数缩短2.5d,且种子包衣利于幼苗生长。用人工快速老化测定种子的耐藏性表明,人工老化处理不仅不降低包衣种子发芽,反而极明显地加速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庆庆  丁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2-12864
[目的]研究不同浸种措施对紫萼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浸种(包括不同温度与不同时间的处理)和间歇浸种2种方式对紫萼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观察各处理浸种后发芽情况,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温度为15℃,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6.58%、42.86%和22.30%;紫萼种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8 h,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比CK增加10.53%、9.52%和2.70%;与间歇浸种相比,连续浸种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减少3.90%、33.33%、18.30%,间歇浸种以间歇浸种1h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结论]紫萼种子萌发适宜的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分别为15℃和18 h.间歇浸种较之连续浸种更能提高紫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以间歇浸种1h对紫萼种子的萌发最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