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功能大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选用3个优质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割苗对再生大麦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及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割苗提高了干麦苗产量,但显著影响了再生麦的农艺和产量性状。除旗叶宽和茎粗外,割苗降低了再生麦的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穗长,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再生麦的秸秆与籽粒产量以1叶1心和3叶1心两个阶段割苗最高,5叶1心期割苗最低,但5叶1心期割苗的干麦苗产量最高。在3叶1心前割苗,再生麦的籽粒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大麦是典型的粮、经、饲"三元"作物,我国饲用传统主要是利用其籽粒,对其绿色植株用作饲料了解甚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草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迅速发展,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大麦青饲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归纳介绍了利用大麦绿植体放牧、青刈、青贮及干草制作等饲用方法,以期为草食畜禽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12个秋播大麦品种春季麦苗刈割产量的比较、抽穗后剑叶及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测定、单株籽粒产量及有关性状的考种,初步确定适宜本地区叶用、籽粒用价值的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适宜于高寒区青稞多元化利用最佳刈割留茬高度,以昆仑14号、昆仑18号和柴青1号为试验材料,以未刈割为对照(CK),于分蘖盛期开展不同留茬高度的刈割处理,探究留茬高度对青稞农艺性状、籽粒产量、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留茬高度的降低,各青稞品种青苗饲草产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青苗中粗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纤维类物质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使青苗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降低。各青稞品种秸秆饲草产量随刈割留茬高度的降低而降低,且降幅随留茬高度的降低而增大。刈割使青稞秸秆中粗蛋白含量增多,纤维类物质含量减少,相对饲喂价值升高。留茬8 cm有助于促进青稞穗部、茎部和根系的生长发育,使籽粒产量升高;留茬5 cm会抑制青稞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使籽粒产量锐减。各品种在留茬8 cm时综合经济产值最高,其中昆仑14号综合经济产值最高,为2.86×104元·hm-2。参试材料中,昆仑14号为高寒区最适用于粮饲兼用的青稞品种,8 cm为适宜于青稞饲草与籽粒兼收的最佳刈割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麦割青与收获籽粒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青割大麦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籽粒的价值 ,就粗蛋白含量而言 ,1hm2 的青割大麦相当于 4~ 5hm2 收获籽粒的营养价值。不同品种其绿色营养体产量有显著差异 ,但其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别。发展青割大麦生产 ,能大大提高大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麦割青与收获籽粒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割大麦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籽粒的价值,就粗蛋白含量而言,lhm2的青割大麦相当于4~5hm2收获籽粒的营养价值。不同品种其绿色营养体产量有显著差异,但其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别。发展青割大麦生产,能大大提高大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饲用甜高粱海牛品种为试材,以不同刈割频率为处理:年刈割1茬T_(1-1)、年刈割2茬第1次T_(2-1)和第2次T_(2-2),研究刈割频率对甜高粱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适度的刈割频率有利于分蘖,会降低株高、主茎粗和节数;(2)刈割2茬较刈割1茬鲜草产量增加10.66%;(3)营养成分方面,刈割有利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可溶性糖的积累,却降低了含水量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而粗纤维变化无明显规律;(4)营养价值T_(2-1)和T_(2-2)分别较T_(1-1)增加13.54%和8.23%;饲用价值由高到低依次是T_(2-2)T_(2-1)T_(1-1),T_(2-2)和T_(2-1)的饲用价值分别较T_(1-1)增加5.62%和1.89%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茶园间作高杆绿肥对茶树光合特征的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茶园间作茶肥1号进行不同刈割处理后茶树光合的日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6个处理:CK(不间种处理)、D1(不刈割处理)、D2(刈割与不刈割为1∶1)、D3(不刈割与刈割为1∶2)、D4(不刈割与刈割处理为1∶3)及D5(全部进行刈割)。结果表明,D1、D2、D3、和D4处理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而对照CK和D5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绿肥的不同刈割处理下茶树叶片净光合总量随遮光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适度调控光照强度,有利于茶树净光合速率的提高,这是促进茶树生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刈割间隔时间对饲用型甜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饲用型甜高粱刈割两茬不同刈割间隔时间(72d和94d)对其产量、茎秆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间隔72d二茬刈割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饲用型甜高粱产量和茎秆品质,促进甜高粱饲用和糖用价值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