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渐皮3号(原名86-16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春用79-1050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择,于1986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4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干粒重高而稳、易脱芒脱粒。品质优良。主要特点:(1)届春性,成熟早,产量高。在我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62天,与沪麦4号相仿,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定口搭配种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23—273公斤,最高可达40O公斤以上。(2)穗型中等,千粒重高而稳。穗长5.2—5.5厘米,每穗可结实20-23粒,…  相似文献   

2.
鄂大麦7号(原代号24631)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1995年和1996两年参加了湖北省大麦区域试验。1997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大麦7号,成为我省自己培育的第一个饲料大麦新品种。1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鄂大麦7号平均亩产478.3kg,比对照鄂大麦2号增93.9kg,增24.22%,增幅为16.7%~38.个如,达极显著。1996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411.6kg,比对照增14.9%,极显著,2年平均增19.6%,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襄北点,亩产达677.4kg,其次是武昌点,亩产…  相似文献   

3.
浙皮2号(83—12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8年春用78—843为母本,78—932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选择,于1983年育成。1990年3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列为优良大麦品种。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亩产240公斤,比早熟3号增产。1986、1987年两年省大麦区域试验,折亩产217.2、237.3公斤,比早熟3号分别增产5.6%、5.93%。其中1987年省区试浙北片(包括杭加湖宁绍地区)10个点试验,折亩产282.46公斤,比早熟3号增产9.87%,达显  相似文献   

4.
秀麦 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其组合为秀 82— 16 4 /秀麦 1号。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的显著特点 ,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 ,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起秀麦 3号在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冬种面积稳定在 3.33万 hm2 左右 ,占大麦面积的 2 5 %~ 30 %,浙北地区的湖州市、嘉兴市种植比例高达 5 0 %~ 6 0 %,已成为我省大麦的主栽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992~ 1994年嘉兴市区试 ,秀麦 3号产量连续 3年位居第一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4918.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  相似文献   

5.
乐啤一号系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1986年用盐75-21作父本,与自育四棱皮麦中间材料H0475作母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1992年育成,代号为92鉴H85。1993、1994年所内品比表现优异,经1995、1996年2年四)11省市地农科所大麦新品种(系)联合区域试验和1997年省内外不同生态区多点生产试验,1998年1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乐啤一号。至产量表现1.11995年联合区域试验,在Jll西、Jll南、)旧【等3大生态区均表现增产,亩产变幅250.8~335.Zkg,平均亩产285.gkgf比对照浙农大3号(下同)增产9.1%;1996年亩产变幅…  相似文献   

6.
盐引一号1989年由盐城市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交与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作亲本材料,1990年经大麦黄花叶病圃鉴定,并在1992年盐城市大麦区试中因表现突出推选参加省区试。1993~1995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试并予以通过。1996年通过省大麦生产试验,现已审定定名。1产量表现1.1产量:1994年和1995年省大麦区试平均亩产336.35kg和369.7kg,分别比对照苏引麦二号增产5.11%和3.75%均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353.02kg,比对照苏引表二号增产4.39%。1996年省大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1.41kg,其中在淮海农场试点亩产达510kg,比对照苏引麦二…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作物遗传育种理论的实践不断深化时,必将设计出比现有栽培品种更具高产潜力的新品种。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冬大麦区域内的育种单位先后育成一批二棱大麦新品种,如盐辐矮早三、苏啤1号、沪麦4号、沪麦6号、沪麦10号。浙皮1号、浙皮2号、浙皮3号、浙农大2号、浙农大3号、黄大麦4号、莆大麦5号,这些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都超过了生产上原有的品种。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及啤酒工业、麦芽工业、畜牧业的发展,期望在大麦的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的目标性状上比现有品种有所突破,为此需采取相应的对策,首先要拓宽育种途径,在…  相似文献   

8.
南方冬大麦区啤酒大麦品种区试,在7省1市9个点上进行,二年结果,以82—1(浙农大选育)居首位,平均亩产259.3公斤,比对照早熟3号增产10.7%,有的省份已经过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9.
嘉善地处浙江北部,主产粮食。近代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水稻茬面积50%左右,年产大麦5万多吨,是浙江省大麦生产大县。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全县现有麦芽厂5座,生产的大麦全部用于啤酒原料,因而,品种的选择以优质啤大麦为重点。优质啤酒大麦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嘉善从1990年冬少量引进,经多点,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到1996年冬播面积推广到15.78万亩,占全县大麦总面积的75.68%,已成为名符其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1996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  相似文献   

10.
湘皮1号是湖南农学院麦类研究室以沪麦4号为亲本,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二棱春性皮大麦品种。1991年3月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湘皮1号(原名系84-2)于1987~1990年参加湖南省大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6.5kg,比对照矮早三增产5.83%~  相似文献   

11.
1 选育经过大麦新品种浙皮 6号系浙江省农科院用92 0 34与浙皮 4号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1 990年配置杂交组合 ,1 996年定系 ,编号浙96 - 1 1 3。 1 997~ 1 998年参加品比和多点试验 ,1 999~ 2 0 0 1年参加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 ,2 0 0 2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鉴 (审 )定。已在海盐累计示范推广近 1万公顷。2 品比表现1 997~ 1 998年连续两年参加浙江省农科院品比试验 ,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分别为350 4 0kg和 32 85 0kg ,分别比对照品种浙农大 3号增产 1 6 34%和 7 6 % ,增产显著。 1 998年嘉兴市区试比对照种秀麦 3号增产 2 59%。3 …  相似文献   

12.
浙皮2号(原名83—1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一个大麦新品种,具有生育期短,分蘖性强,矮杆抗倒和耐迟播的特点。1984年引入我市试种并参加市大麦品试,1985年进行繁殖,1986—1989年全市累计种植面积2360亩。据1984—1985年度5个试点汇总:浙皮2号平均亩产313.5公斤,比对照浙皮1号增产4.29%,仅次于秀麦1号和浙农大3号,据11个参试材料的第三位;1987年市原种场种植浙皮2号146.8亩,在生育中后期屡遭冷害的不  相似文献   

13.
1选育经过黑啤二号(原代号黑交90-1)系黑河农科所1985年以Harr为母本与父本白玉四号经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5个世代的选择,于1990年决选的优良稳定品系。1993~1994年参加品比试验,1995~199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1997年参加生产试验,1998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黑啤二号。2产量表现该品种1993~1994年2年所内品比试验手均亩产229.7kg比对照红日啤麦1号增产9.9%。1994年3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亩产248.gkg,比红日啤麦1号增产力.1%。1995~1996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7点次平均亩产248.外g,比红日啤麦…  相似文献   

14.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15.
如东七号原编91-305,是我们从87-47(自育中间材料)×冈2组合中选育成。1987年更繁、1990年田间鉴定白粉病免疫,更繁、1991年稳定。1991~1992年鉴定,3重复平均亩产382.5kg,比如东3号增产7.22%,显著。1992~1993年如东县大麦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亩产402kg,比苏引麦2号增产9.72%,极显著。增幅为6.83%~11.77%。1993~1994年参加上海市区域试验居6个参试品种(系)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6%,1994~1995年上海市区试亦为首位.平均比沪麦8号增产174%,2年平均增产17.5%。1996年上海市审定定名为如东七号,准备代替…  相似文献   

16.
大麦新品种浙原18系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用伽玛射线辐照(朝日19/G11)杂交当代种子的方法育成。1991年秋引进我市,经二年区试和二年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259.55kg和225kg,比对照浙农大3号增产9.2%和8.7%。王家井镇种粮大户俞德的攻关田2.8亩,平均亩产高达对7kg。1995年冬种面积扩大到万余亩,并将成为我市的主栽品种。据各地试种,该品种表现耐肥抗倒,生长清秀,分美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高,皮薄色淡,适应性广,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是一个较受农户欢迎的大麦新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浙原18为二棱…  相似文献   

17.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8.
川农大 4号 (原代号为 177)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杂交育成的啤饲兼用的高产二棱大麦品种 ,母本为 89- 2 1(威 2 4/渝裸 12 3∥渝裸 12 3) ,父本为 89- 0 915 (上海市农科院黄培忠先生提供 )。1991年进行杂交 ,1995年参加区试 ,1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1994年品比中 ,川农大 4号小区折合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5 6 2 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8.8%。 1995年川农大 4号参加省院、校大麦育种协作组的区试 ,5点平均单产 46 3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10 .2 %,居全试验之首。 1996年区试中 ,因低温…  相似文献   

19.
闽诱3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秋水仙素处理浙皮1号大麦品种.经过4年5代选育而成的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籽粒淡黄色.千粒重历年平均39.4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10.7%,16种氨基酸含量为9.2283%.适合酿造啤酒和作为猪饲料.经过1992年和1993年福建省区域试验,表现早熟、秆矮、抗倒、生长整齐等特点,亩产两年分别比莆大麦4号增产9.4%和5.8%.其生长速度快、营养体繁茂、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适作为草食动物的优良青饲料以及人类特殊营养保健品“麦绿素”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0.
1996年5月13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组合)有9个,即皖稻61号、皖稻59号、皖稻28号、皖稻30号、皖稻32号、皖稻34号、皖稻36号、皖稻38号和皖稻40号。(1)晚稻61号(原名213选):系安徽省巢湖地区农科所从早籼213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籼水稻品种。经1992~1994年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浙辐802、二九丰、早籼213和8B40)增产4.7%~10.6%。一般单产约6000kg/hm2。该品种茎秆粗壮,株形紧凑,株高约86cm。每穗总粒数近110粒,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4g,米质中等偏上,腹白较大。全生育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