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近些年来,"文化精神"、"文化视野"、"文化内涵"、"文化素养"、"文化意识"、"文化素质"、"文化心理"、"文化底蕴"、"文化心态"等带"文化"的字眼似乎与语文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稿约     
《古今农业》2008,(2):16-1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谢思炜先生《白居易诗集校注》,是目前为止注释白诗的相对完整的力著。但其间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今就"欲"、"蹇薄"、"澹滟"、"呀呀"、"意气"、"迁次"、"直欲"、"奔迫"、"好是"、"骨竦"、"堆髻"、"老大"、"烟霞侣"、"牵率"、"烂熳"等十五个词汇中的注释问题,采用词汇学、注释学的观点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农业》为大16开、64页,主要设"农业要闻"、"专家指导"、"粮经作物"、"蔬菜世界"、"种子世界"、"土肥植保"、"林果园艺"、"三农论坛"等栏目。该杂志旨在解读农业新政策、传递农业新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农民朋  相似文献   

5.
稿约     
正一、《古今农业》是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二十四节气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农业》为大16开、64页,主要设"农业要闻"、"专家指导"、"粮经作物"、"蔬菜世界"、"种子世界"、"土肥植保"、"林果园艺"、"三农论坛"等栏目。该杂志旨在解读农业新政策、传递农业新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农民朋友、农技人员、基层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农业》为大16开、64页,主要设"农业要闻"、"专家指导"、"粮经作物"、"蔬菜世界"、"种子世界"、"土肥植保"、"林果园艺"、"三农论坛"等栏目。该杂志旨在解读农业新政策、传递农业新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农民朋友、农技人员、基层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稿约     
正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耕文化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稿约     
<正>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耕文化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武陟县职业教育中心是河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实训基地"、河南省劳动厅"农民工进城务工培训基地"、焦作市"幼儿教育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武陟县"阳光工程"、"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暑期中学生社会实践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和"武陵县企业领导干部和技术工人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1.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推广虹鳟"水科1号"、禾花鲤"乳源1号"、翘嘴鳜"广清1号"、建鲤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三角帆蚌"申浙3号"、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皱纹盘鲍"寻山1号"、文蛤"科浙2号"、海带"中宝1号"、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等11个水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稿约     
《古今农业》2015,(1):36
<正>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二、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流畅。篇幅最好不  相似文献   

13.
张春秀 《农业考古》2012,(1):154-156
枷同"耞",是我国农家常用的农具之一,一种手工脱粒工具。始见于先秦。汉代有"佥"、"摄殳"、"度"、"棓"、"柫"、"柍"、"桲"等称呼。晋代前后称"连枷"(或"连架")、"连耞"。明代何孟春《余冬序录》卷50:"打稻具,古谓之拂,今吴人谓之连枷,楚人谓之掉花"。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古今农业》2019,(2):30-30
一、《古今农业》是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的战"疫"主阵地在课堂,围绕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传统体系向现代体系转化的教学目标,文章提出以"认知、认可、认同"理念探索线上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认知、认可、认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既要重视线上教学知识和方法的"认知"获得,也要注重基于"学"而设计"教"的"认可"获得,更要努力探索"认同"获得,让学生将个人的"小我"与国家的"大爱"有机融合,才能够做到学习有"热度"、教学有"温度"、分析有"深度"、建设有"力度",才能做到"真心喜爱、终生受用"。  相似文献   

16.
稿约     
《古今农业》2008,(1):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农业历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和"农业遗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动物称谓是每种语言中必不可少的,古汉语中关于雌性动物称谓的词语较多,如"雌"、"母"、"牝"、"草"、"骒"、"(牛字)"、"女"、"羭"、"牂"、"羠"、"沙"、"牯"、"阴"、"娄"等。这些词语体现了汉语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这些词语的用法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以此探讨汉语雌性动物称谓词的更替情况。下面具体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广西栽培的中果型西瓜品种,于2018年春引进21个中果型西瓜新品种在广西开展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为广西中果型西瓜生产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参试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筛选出"小富"、"翠玲"、"速丽"、"绿裳"、"金品甜王"、"超级甜王"、"虎美人"、"鸿利黑超人"、"翠蜜"、"嘉年华五号"、"热研黑宝"11个西瓜品种,推荐其进行生产推广。其中"速丽"、"绿裳"、"鸿利黑超人"3个品种推荐露地生产重点推广;"小富"、"翠玲"、"金品甜王"、"超级甜王"、"虎美人"、"翠蜜"6个品种推荐露地生产推广;"嘉年华五号"和"热研黑宝"在参试品种中品质最好,但产量略低,建议设施保护地作为精品西瓜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及3年大面积生产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区域,"淮稻9号"、"连粳6号"、"连粳7号"、"盐稻8号"、"盐粳7号"、"徐稻4号"、"徐稻3号"、"扬幅粳8号"、"武连粳1号"等品种耐病性较好,可根据生产需要择优种植。"武陵粳1号"、"淮稻5号"、"淮稻6号"、"华粳6号"、"特优559"、"武运粳21号"等品种较易感病,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郫县农科村位于成都市西部近郊,是"中国农家旅游发源地"、国家级"AAAA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文明镇".农科村具有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传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科村逐步形成集"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城市文明、乡村生活"于一体的独一无二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处处体现出"古蜀文化之乡、川西民居风格"的特色和气息,营造出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洁净优美的"世外桃源"意境.农科村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和"鲜花盛开的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