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4,(8):16-19
在杭州的怡然园的盆景藏品中,松柏类是一个大项目,而这一颗树是柏树盆景中的佼佼,它在2001年苏州“中国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中荣获金奖,当时给观众们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藏品斋     
《花木盆景》2003,(11):57-57
藏品斋是一个自荐作品、交流藏品的园地,凡愿意出售转让盆景、奇石、根艺的读均可参加。具体细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杭州怡然园园主鲍世骐先生,十年痴迷盆景,不仅制作、收藏了大量佳作,还邀请台湾盆景艺术大师郑诚恭到怡然园进行“柏树丝雕”示范表演,这给杭州乃至浙江的盆景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深受盆景爱好欢迎。贵刊2004年3期,介绍了怡然园对一盆台湾真柏的成功改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7,(6):8-38
鲍家盆景园(又名怡然园)于1993年创建,位于杭州市北面。园主鲍世骐先生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是知名的盆景收藏家和企业家。鲍家盆景园的盆景作品如《叠翠》(桧柏)、《顶天立地》(水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或省市级的大型盆景展览活动十分频繁,这是我国盆景事业兴旺发展的表现,是件大好事。各类不同档次的盆景展览,有利于盆景艺术的交流切磋以提高盆景爱好的造型技艺与欣赏水平,有利于我国盆景艺术的普及与提高。而每次展览,大都进行了评比,依次评出金,银,铜和其它奖项,旨在让后学学有  相似文献   

6.
200年9月,在湖南岳阳市举办的中国盆景学术讨论会上,从各地挑选出来的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在会上同时展出,使到会盆景界人士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闭幕式上,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以他八十岁高龄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要求我们从十个方面去研讨中国盆景。后来图刊于《花木盆景》2002第11期B版中。当我读到“如何创立‘既具中国民族特色,又弘扬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中旬,浙江宁波茂松园园主黄敖训受杭州怡然园之托,精心改作了一棵圆柏盆景。黄敖训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创作态度折服现场众多的观,今将改作过程刊出,以期让广大盆景爱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朱勇 《花木盆景》2004,(8):28-29
近年来黑松日益受到专业和业余盆景爱好者的偏爱,主要原因一是受到日本盆栽和台湾盆景的影响;二是黑松盆景具有区别于其他杂木类盆景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三是黑松盆景管理比较粗放,随着岁月的流逝,树龄越老,越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
96岁的徐晓白先生,是中国当代盆景艺术的带头人,是德艺双馨的名盆景艺术家。然而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诗人。在他新近付梓的《徐晓白诗集》中,共收录诗词1600余首,我在拜读之后发现,其中竟有100多首诗词是与盆景有关的。这些诗词,有的是对盆景艺术的热情歌咏,有  相似文献   

10.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03,(10):27-28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历史悠久,西周时代已是宋国国都,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名城,商丘盆景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州盆景界,自古就在“商”家、民间流传。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盆景爱好者李成端、白源欣先生和专业盆景工作者唐庆安先生但倡导成立了商丘市花卉盆景协会。在协会的指  相似文献   

11.
盆景源于中国唐代,已有1300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广大专业盆景工作和业余爱好对中国盆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中国盆景的存在。数十年来他们一直受到日本盆栽的影响,搞不明白盆景和盆栽之间的关系,还误以为二是截然不同的。自从香港伍宜孙先生捐赠了  相似文献   

12.
在盆景这个大家庭中,树木盆景的地们是相当重要的,树木的品种极为丰富,树木的自然生命对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其原始的姿态和各具的风韵给了盆景创作者丰富的遐想的创作加工的广阔天地。除了纯粹的树木盆景而外,在山水盆景、水旱盆景以及其它各类盆景中,往往都少不了树木,都需要对树木进行加工。这就说明,任何一个希望跨进盆景艺术殿堂的爱好者,都必须学会树木盆景加工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14.
瓜子黄杨是很受盆景人士喜爱的盆景素材,因为它符台盆景树木所有的特殊要求,它被视为是杂木盐景传统的最佳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盆景艺术欣赏水平和享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盆景出口量不断增长,因而拓展盆景创作思路,提高盆景档次已成为盆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汉时就有了盆景,可说是历史悠久。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至今出现了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动式盆景等各类盆景。各类盆景又有许多艺术形式,而又以树木盆景出现的艺术形式最多,诸如云片式、游龙式、三台式、掉拐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风吹式……以上诸式,现在称为“规则式”。另有不可名状的“自然式”。  相似文献   

18.
这次我们是专程来观摩、学习以探讨韩学年先生山松盆景艺术为主的岭南山松盆景研讨会。山松盆景的成功,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喜悦,韩先生不愧为岭南山松盆景开拓创新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14,(5):18-18
朱宝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通派盆景代表人物,江苏南通人,生于1914年,因病于1994年9月13日在南通逝世。享年81岁。朱宝祥自12岁开始学艺,在盆景艺术领域辛勤耕耘近70个春秋,一生致力于通派盆景艺术发展,并在传统“两弯半”造型上,总结出“满、残、清、奇、古、怪”的选材六字诀,推出独树一帜的“贴骨棕”棕法。在盆景创作中,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敢于创新,创作出《源远流长》、《听涛》、《金蛇狂舞》、《五本同源》、《峰峦叠翠》等盆景精品。他还十分注重通派盆景艺术理论研究,对通派盆景艺术特色与剪扎技艺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1989年,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园林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联合授予朱宝祥先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与现状 山水盆景是中国独特的盆景艺术品种,国外很少有山水盆景。山水盆景早在我国的唐代初年就已有文物可考,唐代章怀太子墓墓道壁画,绘有侍仆平托水盘、内缀山石的“山水盆景”写照,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